家長的期望範文

  家長在對孩子有所期望之時,不妨先評估一下孩子的智慧特點、興趣範圍、個性特徵,來符合孩子的自身情況;下面是有家長的期望,歡迎參閱。

  家長的期望

  我們曾經有過很多教育的失敗是因為教育的不一致,父母們抱怨教師,教師抱怨家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學校與家度相互做了很多“無用功”,究竟誰該承擔更多的責任?這裡,我們蒐集了一些教師對家長的建議和期望:

  一、瞭解學校裡孩子的“真面目”也許父母們眼中的孩子和教師眼中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形像,這也是家長與教師溝通時的困難所在。家長不相信教師的話,教師不信任家長的話,而每一方都自認為了解孩子。教師希望家長可以理智接受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並從家庭的角度予以幫助,不能盲目地偏袒,也不能隨意地否定。

  二、不要在孩子面前攻擊教師很多父母都有不滿意教師行為的時候,他們會在孩子面前談論教師,甚至對教師有攻擊性言辭,如果孩子受父母的影響,就會抑制教師的教育。教師自身也許是不完美的,我們可以向教師建議或商討,但卻不可以去損毀教師的形像。

  三、過問孩子的功課。檢查孩子的功課或過問孩子的功課是一個家長和孩子瞭解溝通的好機會,教師希望家長可以通過過問孩子的功課來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不致於看到分數就生氣,分數雖不是唯一的標準,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多家長“痛恨”教師留的的“簽字”功課,教師卻說:為什麼家長不把“簽字”看成一次機會,一段可以和位於共處的時間?難道作為父母不應留給孩子一點時間嗎?

  四、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很多父母並不管教孩子,有的孩子和祖父母在一起,有的位於生活在奇宿學校,有的父母忙到無法顧及家庭,有的家庭破裂沒人管教孩子,這使教師無法找到可以討論孩子問題的對像,使得教育失掉了家庭配合這一環。教師極其頭痛這樣的孩於,因為他們什往也是問題兒童,希望家長不要忘記管教孩於是為人父母的重要責任,不可以推給別人,更不可放任。

  五、正確評價孩子孩子是一個複雜的個體,完整而全面地評價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和家長往往因為彼此和孩子的接觸面不同而對孩、有不同的認識,這並不是一件矛盾的事,反而更有利於認識一、個孩子、教師要公正、寬容而開放地接納父母的評價,也請父母和老帥。一起去認識孩子,正確評價孩子。

  六、做孩子的支持者學校裡有很多活動,但有時候並不能吸引孩子,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家長的不支援,家長們總是將自己的意志和判斷強加給孩了,列舉活動的種種弊端,阻止孩子參加。教師提醒父母們:要給孩子以選擇的權利,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支援孩子參加活動,這同樣是一次教育的機會。

  七、耐心對待孩子的落後正如落後不是一天形成,要想改變也需要時間。父母們切不可粗暴對待,或聽之任之。越是這樣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關愛和幫助,教師希望父母能多一、些時間來陪伴。幫助這樣的孩子。

  八、談談學校裡的故事很多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會發現,父母們對孩子的校園生活非常陌生,家長們則抱怨孩子根

  本不和他們談論學校裡的事,這使得父母失去了瞭解孩子的一一個機會。教師建議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談論一些學校裡的事情,討論家庭作業或其他的活動情況,有些時間檢查孩子完成的家庭作業。

  九、積極面對教師的懲罰在學校裡,教師有時會懲罰學生,這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如亂畫牆壁的孩子會被留下來清理自己的“作品”,上課淘氣的孩子會被減少遊戲時間補做功課。事實上,對孩子而言,受到懲罰也是一個寶貴的學習經驗。但很多父母卻責備教師或學校對孩子實施懲罰,甚至告訴孩子這種懲罰是多麼不合理、不應該。教師希望家長能夠積極面對教師的懲罰,在孩子受罰時可以與學校配合,而不是因為孩子受罰,感到自己受到打擊,被激怒。

  十、主動與教師溝通很多父母打怵見教師,因為每次見面教師都會“告狀”:原來孩子在學校有“這麼多的問題。也有的父母認為教師沒有約見家長就意味著孩子在學校沒什麼問題。而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尤其,當你的孩子是一個“問題”兒童或需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作為父母就應該積極與教師溝通,不要被動地等教師來找你,教師喜歡與關心孩子的家長合作。

  十一、你要和教師談什麼教師常常會碰到沉悶的家長會面,家長只是悶在…一邊,既不詢問自己關心的問題,也不提供有代價的資料,更不參與討論,使得教師束手無策。教師希望家長面前可以列出自己想了解的有關孩子在校的某些問題,如孩子最強和最弱的科的資料,如孩子花多久時間在功課上,他的課餘活動是什麼,他最喜歡的功課是什麼,等等。

  十二、確定幫助孩子的具體計劃當家長會面以後,雖然在會面中教師與家長清楚地討論了孩子的問題及相應對策,但事後並未收到什麼顯著成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們並未具體地去實施這些對策,或者缺乏與教師的溝通,或者缺乏堅持性。教師希望家長可以在家長會面以後,針對孩子的問題設定出幫助孩子的家庭計劃,徵求教師和孩子的建議和意見,並儘量地實施,與學校的教育保持一致,經常溝通。

  十三、父母的溝通教師在與父親或母親溝通時,會發現迎然不同的對待孩子問題的意見和管教方式,如果教師與父親取得了聯絡而沒有同母親取得聯絡,或與母親取得了聯絡而沒有同父親取得了聯絡,所收到的效果存在很大差異。還有的孩子只堅持讓父親或母親與教師會面,而不是任意一個都可以。教師希望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可以達成共識。而教師與任何一、方的會面,這一方都有責任與另一方溝通。

  十四、積極的夥伴關係家長與教師間保持一種愉快而積極的夥伴關係。當你與老師溝通時應保持理智,避免對教師發火,將責任歸罪於老師,應與老師共同尋求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你應該想到班級中還有其他許多孩子,要理解老師工作的繁雜。另外,你如果認為教師做得很好,則應將自己的看法告訴他,誇獎他的付出,如果孩子有進步,你也要真誠地表示感激。

  家長的期望和建議

  有這樣一個比喻,老師好比醫生,父母好比護士,醫生開藥後,護士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永遠離不開正確的家庭教育,假如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師、再好的學校也不可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家庭教育的失敗,往往導致學校教育艱難。

  學校教育的形式是群體性的,一個老師至少要負責幾十個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育的物件集中在某一個學生身上,從教育的全過程來看,無論是在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上,還是在教育的物件和情感上,家庭教育始終佔有特殊的優勢地位,其潛在能力是巨大的。

  八點建議

  ***1***、多給孩子一些尊重,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你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的他們不會再簡單地服從和遵守你的命令。多鼓勵孩子,哪怕是件很小的事。

  ***2***、給你的孩子有發表意見和觀點的權利。不要粗暴、武斷的奪取孩子的話語權。

  ***3***、請儘可能理解你的孩子。青春期畢竟只是通向成年的橋樑,而不是真正的成年,他們的意見、判斷很可能經常是不妥當甚至是荒唐的。身為家長當然可以不同意乃至反對,但在否決孩子意見的同時,你完全可以同時表達出你對他的理解__雖然家長不能接受,但是家長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4***、做一個榜樣型的家長。

  配合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自己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好子女的表率,和子女一起互相監督、勉勵,共同進步。

  ***5***、做一個監督型的家長。

  作業督促: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無力指導,看對錯,看是否改正,相關的作業通過家校聯絡本瞭解,睡覺前督促收拾好作業,早上起來督促早到校早讀。注意孩子是否有迷戀小說漫畫,玩網路遊戲的情況,

  ***6***、做一個細心型的家長。

  學生的喜怒哀樂常常表現在臉上,行為上、家長應從一系列的變化中探索子女在校的表現情況。以下情況屬不正常現象,沒有作業,經常打電話,作業普遍較少等!家長髮現後應及時瞭解真-相,對症教育;並將情況通報班主任。

  ***7***、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需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不要讓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干擾影響到孩子;讀書需要心靜,做家長的有時就得做出犧牲。比如一些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儘量不要玩麻將、打牌等嚴重干擾孩子學習的事情。

  ***8***、隨時與學校保持聯絡,互通情況,尋找教育孩子的最好辦法,電話號碼如有變動,請及時轉告,如果能常到學校檢視,效果會更好。歡迎家長來校交流。

  十條建議:

  一、經常給孩子制訂幾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感覺到能夠做到,樹立孩子自信心,從而有利於孩子發揮出潛能。

  二、刺激孩子的學習慾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練習。特別是做人的道理。教孩子做人處事的原則方法和技巧

  1. 不在同學間、師生間傳播一些製造矛盾不利團結的話,更不能傳無根據、添枝加葉的話,讓孩子做一個光明正大、誠實的人。

  2. 胸懷大度、心胸寬廣,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告訴孩子一個斤斤計較,小雞肚腸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三、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學生學會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盡到自己的那份責任。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評。先讓孩子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幫孩子說話,不然會縱容孩子的缺點。受到老師批評時,要讓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師為什麼批評你,是老師找自己的茬嗎?自己有哪些不對的地方?任何時候嚴格要求都對學生有利,老師的批評教育是對孩子負責,表揚是愛,批評更是一種愛。如果真的不管了,那就可怕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說的話有時並不一定是真實可信的,要相信老師的話,並請家長能主動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交流,瞭解真實情況,相信很多誤解通過溝通是完全可以消除的,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四、學著感恩,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學校,感謝自己能健康的生活著。

  五、孩子面前做表率。孩子學習,你也學習,孩子不學習,你要帶動孩子來學習。

  六、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要與老師坦誠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學校只能承擔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長如果把教育責任全推給老師,是一種失職。尤其是品德教育、習慣養成、性格培養等重要教育任務,更需要家長與教師的合作,才能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家長與老師要坦誠相待,相互交流、相互包容。作為家長,要正確對待教師的不足,人無完人,希望家長與老師進行溝通來解決分歧和看法。作為老師,我們也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們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來,教好書,育好人,叫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

  七、養成說到做到的習慣,心裡有數,每天上學去做什麼,養成雷厲風行的習慣,做到責任在心中。

  八、要使孩子重視上學,儘量避免孩子遲到,缺課、逃課情況發生。讓孩子有吃苦的精神。督促好學生的常規.***校服、不留長髮、長指甲、染髮等***

  以上是我對家長們在教育子女上提出的幾點建議和方法, 總之,初中三年裡,初一是關鍵。在這一年裡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勤奮、踏實、嚴謹的學習好習慣。這是最後兩年乃至於到高中學習的基矗所以,我個人認為,身為家長有必要在初一這一年多抽出一些時間,監督孩子學習。如果孩子在您的監督和嚴格要求下,學習習慣養成了,以後再也不用操心了,包括以後離開您上高中,上大學。

  希望你們根據孩子的差異性積極的配合學校和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讓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從小學到初中,看著你一點點長高,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我沒有多少期望,希望兒子健康成長,將來長大成人,成為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才。

  目前是初二階段,家長看到你早起晚睡,週六週日,穿插補習,覺得孩子你確實很辛苦,人這一輩子苦和甜各半,前半生吃苦,後半生享福,前半生享福,後半生吃苦,我期望你在初二關鍵時期,認真學習新的知識,複習基礎知識,爭取考上你所認為的好高中,為自己人生路上找準位置。

  初二階段,也是兒童向青年人轉折階段,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注意自身道德思想的培養。在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在家裡尊老愛幼,在社會上向思想高尚的人學習,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把自己培養成適應社會素養高尚、德性良好之人。

  初二階段,正是身體劇烈發育階段,在飲食上不要偏食,不要暴食,從習慣上養成早起早睡,合理鍛鍊,平時活動注意安全,人這一輩子,沒有好的身體是不會幸福的,沒有好的身體是幹不了大事業的。

  追求愉快是人們的共性,但社會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順應社會從而改變社會,而不是一味抱怨、憤恨、敵對報復,平時要多觀察社會,發現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真、善、美,結交素養高尚的朋友,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而愉快生活。

  總之,家長期望孩子素養良好,德性高尚,熟練掌握所學知識,身體健康,愉快成長。

看過的人還: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怎樣寫

2.家長的期望怎麼寫

3.家長教育心得範文

4.家長給孩子的一封信範文

5.二年級家長評語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