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孩子和同學相處

  擁有朋友是人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大多數孩子都會找到一二個幫助自己理解生活,共享歡樂和痛苦的夥伴。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和同學相處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和同學相處方法1

  ●告訴孩子怎樣成為別人喜歡的朋友。和善、熱情,懂得分享別人的痛苦和歡樂,注意傾聽別人說話,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別人,這樣的人別人樂意交往。

  ●鼓勵孩子主動交往。父母應鼓勵孩子主動與同學交往,有時還可為孩子“牽線搭橋”,如:父母可請孩子的同學或鄰居家的孩子到家裡來玩,或陪著孩子一起到樓下與同學、小朋友們玩。當孩子與小朋友混熟了,他交往的膽子就會大一些。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增強自信心。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興趣基礎上的。一個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愛畫畫,不愛活動的孩子是不會有朋友的。努力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使他們在參加各種各樣活動中和同學建立友誼。

  ●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孩子也有自己不同的社會需要,因而也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擇友權。儘管成人可以指導,但應該讓他們自己作決定。

  ●教育孩子多注意同學的優點。不善於交朋友的孩子,常對他人進行消極評價,這是孩子為求得心理平衡,釋放心中焦慮不安的一種方式。此時,父母不可迎合孩子而指責別的孩子,而是勸導孩子:“他今天罵你,是他不對,但昨天他給你機器人玩了,對嗎?”這樣可幫助孩子學會寬容待人,發現別人的優點,從而為廣交朋友打基礎。

  ●為孩子作榜樣。父母要以自己的言行告訴孩子該如何建立友誼,珍惜友誼,在充滿愛和溫馨的氛圍裡讓孩子學會交朋友的方法。

  教育孩子和同學相處方法2

  1、不吵架

  作為一個學生,自身的素質的培養很重要,和同學吵架是不文明的現象,所以有事情的時候想辦法解決,千萬不要以吵架而使同學之間鬧得不愉快。影響之間的感情。

  2、幫助同學

  同學有了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因這隻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有困難的時候得到同學的幫助。

  3、多交朋友

  在同學中找一些合得來的同學做自己的朋友,那麼就可以相互討論學習,有了心事可以相互傾訴。

  4、不小氣

  對待同學千萬不要小氣,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同學,相信你一定會得到同學的尊敬。

  5、互相鼓勵

  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就應該相互鼓勵,這樣才可能共同進步,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的過程。

  6、相互促進

  同學之間就要有一種你追我趕的勁頭,這樣不僅可以在學習上相互促進,而且還可以使學習之間相處融洽。

  7、與同學交往,最應注意的原則是遵守集體規範。

  集體規範是集體成員合理的行為標準。一個集體,成員情況多種多樣,各有自己的愛好、興趣、動機。集體規範是使不同的成員得以交往的基礎,它可以統一成員的行動,保持集體的凝聚力,同時也使每個遵守規範的人得到有效的幫助。

  教育孩子和同學相處方法3

  第一,寬容是一種忍耐。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相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家長要告訴孩子學會包容和忍耐別人的缺點。因為,自己也可能有別人討厭的缺點,多一點包容也就是多給自己機會與別人好好地相處。還要告訴孩子,就算他以後長大了,身邊也可能有這樣的人。忍耐意味著理解,也伴隨著寬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所以要學會容忍。

  第二,寬容其實是簡單。

  家長要教會孩子簡單的思維模式,有的時候不能把事情想得那麼複雜。如果家長能讓孩子學會在和同學之間的關係當中把複雜的事弄簡單了,他就快樂了。

  如果一個孩子性格特別執拗,在與他人相處時總是表現得斤斤計較,在和其他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就難免經常會出現一些矛盾,他也就非常不受同學們的喜歡。同學們大都不會認為是因為他執拗的性格導致了矛盾的產生,而極其可能對他的品質產生質疑。

  其實,跟這樣的孩子相處要看到他沒有別的毛病,只是性格太執拗。要想包容他,你就必須把問題想得簡單一點,否則的話衝突會越來越激烈。所以,寬容就是簡單化。

  第三,寬容是諒解。

  有一句話要讓孩子記住:“仇恨是什麼?仇恨就是你心裡長的一個毒瘤,它會隨著仇恨的增長而在你的體內長大。”孩子面對他們不喜歡的人會說:“我恨死他了。”其實,恨一個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對方都沒有任何好處,要消除仇恨則需要諒解。

  現代社會強調以人為本,家長首先要學會包容孩子,對孩子的某些行為,你可以不讚賞,但要做到接納。儘管你不同意孩子的某些做法,但要首先試著包容,並努力以示範來引導孩子學會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