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婆住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所以和公婆住在一起,把孩子託付給老人來照顧,但是住在一起由於兩代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也就少不了引發家庭矛盾,該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和公婆住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和公婆住教育孩子的方法

  1首先要理解,孩子是老人愛的延續,不要指責老人。

  “隔代親”,是一種十分深厚、細膩而又難以言表的感情。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多數老人簡直樂糊塗了,別說孫子要玩具,就是星星月亮,如果能摘下來,他們都願意給!有的老人年輕時光顧著生計,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較少,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有書念就已經很滿足了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清閒了,就產生了補償心理,要把對子女欠缺的愛在孫子身上補回來,會額外地疼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甚至用“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也不為過。長期如此,確實容易把孩子慣壞。

  如果父母因為老人教養孩子的方式不正確而進行指責,或者很武斷的直接提出我們的教養方式,老人一下子會覺得很難以接受,也會傷了老人的心。在中國大部分老人都很少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年輕時把照顧自己的孩子當作生活的重心;孩子長大了,自己年紀也大了,就把照顧孫子孫女當作自己生活的重心。我們貿然的去改變或者指責老人的教育,會傷了老人的心。老人也是愛孩子的,年輕父母不要指責老人。

  2和老人多溝通 全家建立統一戰線

  年輕父母應該和家裡的老人多溝通,多聊一些關於教育的方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父輩和祖輩的教養理念在一個家庭中一定要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能知道哪些行為是可以的,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否則孩子會困惑。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庭所有成員要形成統一戰線,千萬不能年輕的父母忙著管教,老人跟著拆臺。

  年輕的父母和老人要協商一致,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最好不插手,並努力維護年輕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這樣,孩子就不會惟我獨尊,而學會尊重父母。即使雙方有分歧,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暴露出來,這樣只會讓孩子在犯錯的時候還抱有一絲僥倖。

  3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妥協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妥協。即使老人出面干涉,父母也要勇敢地堅持自己的觀點,讓他明白不要觸犯底線。不要因為對方是老人就中斷正常的教育,這樣只能讓孩子覺得不管犯什麼錯都有靠山。當然,為了避免惡化家庭矛盾,父母可以在事後避開孩子主動和老人溝通,儘量減少正面衝突。父母儘量不要當著老人的面管教孩子,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避開老人。

  但切記,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全盤否定老人的做法,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老人教育孩子的優勢

  優勢1:耳濡目染+耐心、細心

  婆婆一生勤勞,可可也非常勤快:看到奶奶洗碗或洗衣服,就會過去幫忙;很小就開始自己吃飯;爺爺奶奶累了,她會幫著捶捶背、揉揉肩……

  婆婆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非常有心。她買了好多貼畫貼在牆上,有人物的、水果蔬菜的、數字的、生肖的……每天無數次地教可可認讀。婆婆還給可可買了許多書,每天在可可睡覺前陪她看上一遍,早上起來後再看一會兒,現在可可已經養成了早晚都要看一會書的習慣。

  我常常感嘆:要是我自己獨立帶孩子的話,可可不會像現在這樣懂事、聰明。

  可可的衣服,婆婆都是手洗,洗淨後用熱水燙一下,放到太陽底下晒。過季的衣服全部都要洗一遍,然後把以後還能穿的和不能穿的區分開來打包收好。就連可可那些毛茸茸的玩具、拼圖甚至積木都是經常清洗。***可口可樂3333***

  優勢2:豐富經驗+靈活

  老人的一些經驗並不過時,而且很有用。我經常從網上、書上去看很多科學育兒的方法,有時候這些方法特別有效,但有時候就不能照搬了。比如很多育兒資料上說要給孩子比成人少穿一件衣服,因為孩子總在活動,很容易出汗。這話理論上一點不錯,但是並不是什麼時候都適用。記得有一次我們要帶孩子出去玩,那會兒正換季,丫丫的姥姥就多給孩子穿了一件衣服。我開始還不以為然,甚至想反對。出去後發現老人是對的。那時候丫丫還不太會走路,我本想讓她出去後多走走,誰知那天她卻說什麼也不肯下地,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車裡。而那天外面雖然溫度不低,但風卻有些涼,給她多穿一件衣服真是明智之舉。***顏澀***

  優勢3:樸素理念+時間

  楠楠剛一出生,母親就和我們約法三章,其中一條就是“要放養不要圈養”。母親認為,讓孩子在自然界中去認識事物比在書本中認識更有效。因此,楠楠40天的時候,母親就鼓勵我帶他外出,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他大一些後,就跟著姥姥、姥爺到處玩。雖然我們有時間也會帶他去,但是平時我們一上班,更多的時間裡還是由姥姥、姥爺帶他去見識廣袤無邊的新天地。威海的所有公園和海邊、榮成的成山頭、西霞口野生動物園、石島海灣、文登的昆嵛山、乳山的銀灘、蓬萊的海底世界……總之,膠東半島的山和海他幾乎都去玩過。這對他開朗的性格和強健的體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教育孩子的建議

  01放下強勢,多反思

  在親子關係中,作為強勢群體的父母親,若能在親子衝突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責任,孩子也許就會更加體諒你的難處,更容易依賴你,從而也就更樂於接受你的教誨。相反,如果只是高高在上不分青紅皁白地指責,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02學會鼓勵孩子

  家長一定要記住,一個心理受到打擊的孩子必然會變成一個毫無作為的人。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一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因此,除了對孩子的錯誤提出指責,也要給他們相應的鼓勵。

  03重視孩子的失意

  當一個孩子告訴父母“我感到難受”、“我很失望”時,粗心的父母往往會一笑了之。他們會說:“小孩子嘛,能有什麼失意的感受呢?”“別淘氣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麼,孩子也有。

  因為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難道孩子就不需要嗎?當然也需要!

  0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長。

1.好父母應該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2.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好父母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

4.父母在家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5.好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