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媽媽要怎麼照顧小寶寶

  對所有家長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的。尤其是嬰幼兒,他們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弱,往往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顧。但是很多父母並不知道要怎麼照顧孩子,容易做錯事,從而導致孩子生病。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嬰幼兒健康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正確照顧寶寶

  1、吃飯

  寶寶吐奶是寶寶吃飯時最常見的現象,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到寶貝3-4個月大,當賁門的收縮功能發育成熟,吐奶的次數就會逐漸減少。為了防止寶貝吐奶,每次喂完奶後應該豎著抱起寶貝,讓寶貝的小腦袋靠在媽咪的肩膀上,然後輕輕地拍打寶貝背部,直到聽到寶貝打嗝為止,如果寶貝一直不打嗝,還可以按摩寶貝的後背。

  2、喝水

  純母乳餵養的寶貝在4個月之前不需要再額外喂水。如果寶貝吃配方奶,那麼應該在兩頓奶之間喂一次白開水。在夏季,寶貝需要補充的水分更多,要注意多給寶貝喝水。對於寶貝來說,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當然也可以給寶貝喝一些新鮮果汁,不過儘量不要給寶貝喝太甜的水。

  3、洗澡

  寶貝的新陳代謝比較快,所以應該給寶貝每天都洗澡,冬天出生的寶貝也不例外。給寶貝洗澡的水溫不能太高,應該保證在38℃-40℃之間。最好準備一個專用的水溫計,能準確地測量水溫。或者媽咪用肘部試一下水溫,因為用手測量水溫不準確,可能會燙到寶貝。

  4、指甲

  寶貝的指甲可能生下來就已經很長,有些媽咪怕寶貝抓傷自己,給寶貝戴上小手套,這樣是不對的。應該為寶貝準備一把專用的嬰兒指甲剪刀,在寶貝睡覺的時候就可以很細心地為寶貝剪指甲了。剪完之後要檢查一下是否有方角或者尖銳的地方,如果有要修剪打磨光滑,這樣寶貝再揮舞小手的時候就不會再抓傷自己了。新媽咪還要注意,寶貝的腳趾甲也要經常剪喲。

  5、肚臍

  寶貝的臍帶應該在出生後7-10天脫落。臍部護理的關鍵是清潔和保持乾燥,所以在臍帶脫落前,注意不要把寶貝的排洩物接觸到臍部,而且每次洗澡後都要及時進行臍部護理。方法是,用消毒棉籤蘸75%的酒精清潔臍部,注意要從臍根部呈螺旋動作向四周擦拭,不能無規則地亂擦,那樣容易把周圍面板上的細菌帶入臍部,引發感染。臍帶脫落後,臍部清潔步驟最好仍堅持一段時間。

  6、眼睛

  為了促進寶貝的視覺發育,可以在寶貝的小床周圍掛一些色彩鮮豔的床掛。剛出生的寶貝對黑、白、紅三色比較敏感。一些規則的、對比強烈的圖案比較能吸引寶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條紋、同心圓都可以促進寶貝視覺的分辨能力。還有紅色的球寶貝也很喜歡,可以每天訓練寶貝做追視訓練,方法是,把球放在離寶貝20釐米左右遠的地方讓寶貝看,然後慢慢移動,讓寶貝的目光隨著球移動。這個訓練還能訓練寶貝的注意力。

  7、鼻子

  新生寶貝的鼻腔狹窄,鼻竇還沒有發育成熟,鼻腔黏膜又特別敏感,每天都會有分泌物,所以容易出現流鼻涕、鼻塞的現象。如果寶貝的鼻腔有鼻痂,千萬不能使勁摳,因為寶貝的鼻腔黏膜很脆弱,極易受傷害。如果需要清理寶貝的小鼻子,可以使用吸鼻器,或者先給寶貝鼻子裡噴上嬰兒專用滴鼻劑或者滴一滴植物油,等鼻痂軟化後再輕輕用棉籤擦出。

  8、耳朵

  要充分利用寶貝難得的醒著的時候,可以給寶貝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或者柔和地和寶貝說說話,幫寶貝儘快適應這個新鮮世界。也可以用帶響聲的玩具,比如搖鈴、撥浪鼓,各種能發出聲響的懸掛玩具等逗引寶貝,引導寶貝轉頭尋找聲源。不過要注意,新生寶貝的聽覺很敏感,所以逗引寶貝的聲音一定要輕柔,以免影響寶貝的聽力。

  如何照顧嬰幼兒

  餵養:無需定時定點。寶寶此時吮吸力氣不大,吃奶時會因為疲勞而睡著,所以按需餵給最科學。

  睡覺:新生兒寶寶每天睡眠20小時,室內儘量安靜。儘量不要抱著寶寶睡,培養寶寶獨自睡覺的好習慣。

  溫度:室內保持在20-22°,相對溼度保持在60%。

  洗澡:每天給寶寶洗澡一次,室溫保持在26°。堵上寶寶的耳道口,防止水進入引起中耳炎。儘量不用沐浴液,隔天用一次嬰兒香皂,以免破壞寶寶的面板天然屏障。

  臀部:及時更換尿不溼,清洗或溼紙巾擦拭寶寶的小屁屁,塗抹護臀軟膏,防止紅臀發生。

  照顧嬰幼兒的注意事項

  1、不要讓幼兒一個人呆著。因為他們有了自我意識,充滿好奇心,就會動手觸碰一些危險品,如:電,水,火等,會受到傷害。

  2、在思想上正確引導。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大人是孩子模仿的物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父母在生活的每時每刻都要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3、在吃飯時,不要讓幼兒挑食。挑食,會使幼兒營養不良,阻礙幼兒的身體健康成長。

  4、讓幼兒養成早起早睡的好習慣。從上幼兒園開始,因為良好的睡眠既讓孩子有很好的精神狀態,又能促進孩子生長。

  5、充分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否有遺傳病史,是否有過敏性的藥物,是否有過敏性的食物,等等。

  6、讓幼兒多接觸室外的環境。晒晒太陽,接受日光浴,促進鈣吸收;多讓幼兒與人交流,讓孩子有一個開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