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遇到的問題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孩子在接受教育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庭教育孩子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攀比心理作怪,興趣班多多益善

  看到別的孩子每次考試都第一,虎媽不服氣,堅持讓茜茜報了三個班,每天督促她學習,自己也是累得精疲力盡,換來的卻是孩子的煩躁、厭惡。

  支招:家庭教育,首先要把孩子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來看待。為孩子報培訓班,首先從興趣出發,還要看年齡和心理特點,通過更多的溝通了解孩子內心,因材施教,切忌拔苗助長。

  2、一切向“分”看齊,萬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虎式精英教育,惹得追劇的觀眾們連連嘆息“很真實一點兒也不誇張”。為了讓女兒茜茜上重點小學,畢勝男可謂煞費苦心。利用各種人際關係,與招生老師拼酒喝得爛醉如泥,揹著巨大的經濟壓力貸款買房、為教育女兒辭職當起家庭主婦。可以說,她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更顯生動。

  支招:很多觀眾都從虎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並非所有家庭都有能力如此一擲千金為孩子教育投資。家長們應該看長遠些,經過多年發展,基礎尤其是義務教育,基本已經均衡,家長不一定非要選擇名校。學得如何,成長效果是多元因素決定的。

  3、“獨裁”的教育方式,命令便是最高指令

  虎媽每天綁著茜茜和自己一起跑步,完全不顧孩子小,還有哮喘病;不管是讓孩子吃蔬菜、還是彈琴,都愛用自己的大道理逼迫著。以至,到最後,孩子心中積攢的壓力與不滿終於爆發了,茜茜哭著大叫道:“我討厭你,你是個壞媽媽!”。在那一刻,畢勝男既生氣又失落,而劇中的狼爸更是“獨裁”者的典型之一。

  支招:控制與獨裁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容易消極、被動、依賴、懦弱,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徵。父母應使用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並積極引導。

  4、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

  棍棒衛士“獅子姥爺”,他堅信“棍棒底下出成績,制定的加強版學習計劃強度之大令人咋舌。他會把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強加給孩子,如果孩子的某些行為或想法偏離了最初設計的軌道,就會絞盡腦汁地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支招:家長一旦拿起“武器”,就破壞了和孩子間的平等關係,不僅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更是在心裡留下了陰影。體罰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應該充分尊重孩子,儘量以理服人!

  5、教育靠父母個人而非家庭氛圍

  經過幾番周折,茜茜終於如願進入第一小學。為了專心培養孩子,虎媽果斷選擇辭職,一心只想怎麼照顧孩子,卻忽略了老公,而且經常當著茜茜的面責罵貓爸。使得家庭關係一度變得很緊張。

  支招:即便有爭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不能一有問題就大發雷霆,多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考慮。如果一直以強勢的方式教育孩子,終有一天這個家庭會出現更多嚴重的問題。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他信任、鼓勵、包容。而不是一味地責罵、嚴厲。對於家長來說,要把孩子當朋友,走進孩子的心裡,用情、用心、用愛去關愛教育孩子。各位家長如果能很好地進行融合教育,各取所長,那就再好不過了。

  孩子學習中的幾大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貪玩厭學

  孩子一直貪玩不喜歡學習怎麼辦?

  對學習總是維持三分鐘熱度,難以保持長久的熱情,比如,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容易的學習內容,就學的很有勁頭;遇到不感興趣的、有難度的內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因此有不少家長這樣抱怨:我孩子不比別的孩子笨,就是沒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問題表現:

  喜歡做小動作,如抖腿、轉筆等

  缺乏耐力與毅力,不能靜下心寫作業

  學習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原因分析: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任性、貪玩,意志未能從小煉

  在學習上怕吃苦,總希望能投機取巧走捷

  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幹擾

  解決方案:

  樹立學習榜樣,塑造學習典範

  興趣教學,培養對學習長久的熱情

  創設疑難情境,在磨礪中培養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

  二、粗心大意

  孩子很聰明但學習就是粗心大意,怎麼辦?

  有的家長常說:我孩子挺聰明的,哪樣都行,就是有點粗心。粗心馬虎不是學習應有的態度,有不少學生就是粗心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錯失了理想學校。粗心馬虎,歸根結底是習慣養成的問題。如果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時心裡一緊張,粗心、馬虎的問題又升級了,考試分數當然大受影響。即使是再聰明的孩子,也會因為粗心大意而丟分數,影響到學習成績。

  問題表現:

  寫作、做題、閱讀時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平時寫作業不認真,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考試時焦慮急躁,經常漏題、做錯題

  做事沒有計劃性,經常一邊學習,一邊想著其他的事

  原因分析:

  缺乏興趣,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思想渙散,思維跳躍幅度大

  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責任心

  解決方案:

  激發學習興趣,在快樂的氛圍裡學習

  定製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

  專項注意力訓練,培養認真細緻的學習習慣

  端正學習態度,增強課業責任感

  三、苦學無效

  孩子一直刻苦學習,但效果就是不明顯。

  無效是學習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很多學生把大量時間花在學習上,但學習效果卻不佳,似乎學習的努力程度與學習效果並不成正比。這種現象長時間得不到解決,慢慢的會使本來勤奮刻苦的學生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從“不會學”變得“不愛學”或“厭學”。

  事實上,真正影響學習效率的並不是學習時間的長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針對長、中、短期學習的週末計劃,缺乏對學習時間的精細管理,甚至正是因為不善於休息,不會勞逸結合而導致了效率低下。

  問題表現:

  對知識生搬硬套,不能變通運用

  習慣機械記憶,不重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在課外花的功夫不少,但考試分數始終不上不下

  原因分析:

  無計劃:學習盲目、漫無目的,沒有詳細的規劃,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學到哪就是哪,興趣來了就學,沒了就不學,想學什麼就什麼,完全沒計劃。

  無方法:不會安排時間,不會利用黃金時間,不會合理的分配時間,不懂得勞逸結合,造成學習上過多的無效勞動。

  無規律:學習僅憑一時的熱情和興趣,導致時間上的無謂浪費。

  解決方案:

  制訂計劃,使學習目標清晰可見,學習時間有章可循。

  掌握方法,把握學習的黃金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利用有效的時間有效的學習。

  形成規律,固定學習時間,勞逸結合。

  四、過分偏科

  孩子偏科該怎麼幫助他?

  偏科指在學習學校文化課程中,某一門或者幾門學科成績特別好或一般,另外的學科成績特別差或較差,這種情況可以稱為“偏科”。其實偏科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並不可怕,同學們對各門課程的興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績難免存在差別。一旦這個差別比較大,被人意識到了,便成了偏科。偏科現象出現的高峰期在初中,這與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課程的加重有關。學生一旦出現偏科現象,如果得不到及時引導,往往會造成煩躁和厭倦,進而產生對學習的厭煩情緒,很可能波及其他學科。

  問題表現:

  一科突出,其他平平

  文科或理科突出,另一方面較弱

  一科較弱,其他都較強

  原因分析:

  受教師影響,喪失對這一學科學好的信心,導致惡性迴圈

  家長的愛好以及職業差異也會誘發學生偏科

  學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解決方案:

  正確認識障礙,排解不愉悅的心理體驗

  激發“弱科”興趣,鍛鍊學習意志

  發揮“強科”之長,以長促長,取長補短

  五、學習盲目

  怎樣解決孩子盲目的學習

  這類孩子往往是沒有別人的安排就不知所措的“乖孩子”。從小在家長的權威中長大。家長讓學什麼就學什麼,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來沒有違反的可能。漸漸不知道該如何計劃自己的學習,感覺學習只是完成學校的作業,此類學生一般成績還可以,但是很難進步。

  問題表現:

  課堂上不知道要幹什麼,只是隨了別人在學習。

  老師叫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自主意識。

  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計劃,很少能完成學習任務。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讓孩子自主意識缺失。

  教學中學生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

  解決方案:

  激發學習興趣。

  重塑學習動力。

  培養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

  六、應試緊張

  教您控制孩子學習上的情緒波動

  情緒波動是學生當中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自己的情緒比較難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所以,一旦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階段心情低落,學習成績也就因此起伏不定。這類學生大多數平時學習不錯,做練習也答的不錯,但往往一到考試就出狀況,考試成績與自己估計的分數出入很大。事實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出在學習心理和應試技巧上。

  問題表現:

  興趣和情緒容易變換,不喜歡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學習

  考了高分後,驕傲自滿;考了低分後,焦慮不安、自卑、迷茫

  自怨自艾,沉浸在學習失敗中不能自拔

  原因分析:

  思想壓力過大,導致在考場上過於緊張,發揮失常

  缺少應變能力,遇到生疏的難題時束手無策

  學習心態不佳,太過於看重考試分數

  學習中遇到困難不善尋求幫助,總是自己鑽牛角尖

  解決方案:

  釋放壓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穩定情緒,正常發揮知識水平

  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學習困境

  把握節奏,從此告別學習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