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困惑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雖然都是小問題,但處理不好會影響孩子一生,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長教育小孩的十大困惑

  困惑一【是無條件的愛,還是為愛附加條件?】

  我們愛孩子不是因為他漂亮,也不是因為他可愛,僅僅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正因為如此,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當看到孩子理所當然地享受愛,甚至無休止地索取愛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無條件的愛 ”與“無條件的溺愛 ”的分界在哪裡?我們不禁常為愛附加條件:“你乖我才愛你!”、“你考了100分我才愛你!”……

  困惑二【該不該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

  我也知道比較不好,但是忍不住,不比較孩子能自覺追求上進嗎?別人家的孩子有出息,總要激勵他不甘落後,不比較怎麼激勵?其實,我們逃避不了比較:考試就有比較;孩子也跟同學比較誰的球鞋是名牌、誰家的汽車最高檔、誰爸爸的官最大……雖然我拿他與別人比,他很不高興。比較確很傷人的自尊,但除了比較,我怎樣激勵他?難道由著他沉淪?

  困惑三【有不良行為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嗎? 】

  孩子似乎有點不良行為,如:偷同學的文具、撒謊、打架、逃學等等。他們是壞孩子嗎?怎樣轉化他們呢?說教已經沒用了,打罵也用過了,孩子沒有效果。我們怎樣教?

  困惑四【我看到孩子不吃飯就發愁】

  現在物質豐富了,孩子吃飯卻成了問題。正常吃飯磨磨蹭蹭,吃飯就像受刑。不該吃的卻興高采烈,不準吃還偷著自己買來吃。有人建議孩子吃不下,就不要硬逼他吃。但不吃營養夠嗎?好歹逼他吃點,還不至於缺乏營養。這吃飯怎麼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困惑五【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孩子不愛學習,將來就沒有希望。為了孩子愛學習,好話說盡、家教請遍、重金擇校,但孩子對學習總是無精打采,成績總是榜上無名,家長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困惑六【夫妻之間教養孩子的方法不一致怎麼辦?】

  夫妻倆學歷都很高,也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是教育理念和方法各持己見。書上也說,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夫妻要保持一致,但看到愛人在“毒害”孩子,就忍不住要出手干涉,夫妻倆為教育孩子沒少吵架,甚至還鬧過離婚。有沒有辦法化解這個矛盾呢?

  困惑七【要避免孩子受各種傷害,除了擔心家長還能怎樣做? 】

  現在社會上傷害孩子的因素很多,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拐賣欺騙、黑色網咖、校園暴力等等,讓家長對孩子安全提心吊膽。我們也要工作,不可能老盯著孩子,學校也不管校外的事。但除了擔心和焦慮,我們還能怎樣?

  困惑八【孩子為何與我們對著幹? 】

  孩子小時候你講十句他才動一下;大了以後你講一句他頂你十句;再大一點你問十句他不答一句……孩子到底怎麼啦?我們該如何跟孩子溝通?現在的孩子懂得比大人還多,特別是在新科技、新產品上。我既為孩子的長大高興,又為自己的“失勢”擔心。孩子會不會瞧不起我?我的話還管用嗎?我還憑什麼來管教他?我已經發現,對孩子的教育,自己越來越無能為力了。我該怎麼辦呢?

  困惑九【該不該讓祖輩帶孩子? 】

  隔代教育一直頗受爭議,我是想自己帶孩子,但工作確實忙,根本沒時間與孩子溝通遊戲。就算知道祖輩帶孩子有問題,我也不好出聲,免得得罪老的、苦了小的。這孩子與事業不可兼得,也只好將就吧。一些問題等他大一點再來糾正,但是,到時候糾得過來嗎?我很擔心。

  困惑十【什麼才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 】

  如今教育孩子,古今理論各持一詞,中外觀點互不相讓。美國出了個“虎媽”,其實就是中國式典型媽媽。這樣的媽媽放在美國,世人稱奇,放在中國,熟視無睹。試問,中國媽媽,誰沒“虎媽”的影子?我不想當“虎媽”,可是我沒辦法。孩子發展路子已經定在那裡了,名園—名校—好工作—好生活。在好生活之前,哪一步少得了考試?哪一段不看成績?說是素質教育,彈鋼琴也是要過級的,哪一級不需要勤學苦練?電視裡,歐美兒童成天玩,身體棒棒,笑容滿面,我心裡很苦澀。讓自家的孩子脫離中國式兒童發展模式?我有膽量試一試嗎?我輸得起嗎?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請謹言慎行。童言無忌的孩子才能保持自由探索的天性。父母和教師要寬容孩子的胡說八道,要有足夠的肚量和理解力。如果孩子的做法跟你預想的不同,哪怕你認為他是在闖禍,開口的時候不妨慢一點,想想這是不是在干預他。

  2.小家變大家,獨養變群養。一個小區的獨生子女家庭可以考慮組成互助組,3個以上但不要多於5個,讓他們一起吃飯一起遊戲,甚至在一張床上睡覺,孩子們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家長不要參與。如果是兩個孩子在一起,出現矛盾很容易誰都不理誰,家長又不得不干預,而3個孩子在一起對他們來說要複雜一些,他們必須動腦筋“找朋友”。

  3.兒童時代是延遲滿足訓練的最佳時期。不要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要讓他們學會等待,懂得節制,沒有延遲滿足的訓練就難以有自制力,而沒有自制力就難以有幸福的人生。教育的奇蹟是靠父母的精神引導實現的,而非物質滿足。

  4.關注孩子的成績不能不關注他們的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是由感覺動作、聽知覺和視知覺三大功能決定的。明智的父母會讓孩子多運動多遊戲,並以此帶動孩子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5.培養孩子發展某種特長必須以潛能和興趣為前提,無潛能則無基礎,無興趣則無動力。父母的興趣未必是孩子的興趣,父母的特長未必是孩子的特長。逼迫沒有音樂耳朵的孩子成為音樂天才,就像要讓石頭開花一樣難以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