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與教育心得

  中華文明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學點國學,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有所瞭解,是大有好處的。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中華文明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學點國學,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有所瞭解,是大有好處的。

  一、為什麼要學國學

  看過一部電影《土婆婆PK洋媳婦》,那位土裡土氣的婆婆身上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善良正直慈愛勤勞節儉,最終贏得了洋媳婦的尊敬和依賴。從某種意義上說,土婆婆是學習國學和運用國學的典範,如果她一味依照洋媳婦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讓自己去適應洋媳婦,她一定會輸掉這場PK賽。

  我們學習國學,就是為了汲取先賢們的知慧和經驗。父母教育子女,閨女出嫁時母親的叮囑,很多話其實都源於國學經典。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送楊氏女》:“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託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詩中韋應物對即將嫁到楊家去的女兒,灑淚送別之餘,再三囑咐她要勤儉,孝順,遵守婦道。今人讀到“孝恭遵婦道”時往往橫加指責,認為這是封建思想,其實這就是國學,很好的傳統文化。沒有哪位母親希望自己的女兒紅杏出牆吧?

  深入學習國學,能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使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合乎規範。

  對於普通百姓,我們學國學不要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夢想成為國學大師,這樣的理想雖然遠大,卻永遠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國學經典浩如煙海,我們窮畢生精力,也只能略知一二,所以不能貪多求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又曰:朝聞道,夕可死矣。

  學國學,樂國學。

  二、學國學學什麼

  當下重慶的教師們學國學熱情高潮,因為這是教育主管部門硬性規定的,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科目之一。《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書有以下章節:論語、學記、大學、韓愈作品、傳習錄、黃宗羲作品、孟子、荀子、樂記、中庸、對賢良策、顏氏家訓、朱子語類、習性諸論、梁啟超作品,全是選讀。也就是斷章取義,把上述經典書籍裡的教條羅列出來,再加上註釋和學習提示。可能網考的時候,就是考查大家的背功,看誰記住的教條多。《論語》學習提示要點如下:

  ***一***《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促進個體發展的作用

  2.倡導培養志道弘毅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3.實施以道德教育為重心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4.主張“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物件

  ***二***《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修養

  1.立志有恆,加強修養

  2.自省自克,改過遷善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6.相信學生,鼓勵學生

  7.不斷學習,努力創新

  ***三***《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學藝術

  1.因材施教

  2.啟發誘導

  3.學思結合

  4.學以致用

  5.學而時習

  6.誠實謙虛

  個人以為,學國學是接受薰陶,不是被學習,不是為學國學而學國學。學國學就是要學習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什麼是國學精髓呢?國學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話來講就叫:順天理、盡人心。什麼意思呢?外應天理***宇宙的自然執行規律***,內應良心。外,順從自然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內,盡到良心的責任和義務。是誰在外應自然規律?是誰能盡到人心?不是國學,而是人自己、是人本身、本心。所以,脫離人心談國學就是一具殭屍。學國學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修身養性。

  將內涵無比豐富的國學精髓以條款的形式機械地灌輸到讀者頭腦裡,結果只能是記住一些散亂的詞句。就好像文學名著中的名言,離開了主人公和故事情節,再經典也會令人索然無味。反對解構,反對導讀。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國學經典理應讓讀者自己去感悟,每個人閱讀時會不有同的情感體驗。在一個國學經典網站上,看到這裡開列出的書目種類繁多,分經、史、子、集、其他五大類,在其他一類裡,又列出四庫全書。每個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取喜歡的書目來學習。這樣的收穫想必更大,閱讀時也會有快感產生,而不是痛苦得像受罪。

  九月學國學,十月考國學,教師們的本事真是不小!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現在的情形讓我想起一本小說裡的人物對話,某書記對女部下說:“來,我把精髓傳給你!”呵呵~~

  三、怎樣學國學

  學國學,首先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了應付考試而學,急功近利肯定學不好,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逐步培養對國學的興趣,學思結合,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學習的不二法門。

  解決了為什麼學和學什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學國學的問題了。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上中學的時候,在某一堂自己不喜歡的課上,就偷偷拿出小說書來看,教師的話充耳不聞,甚至教師走到你跟前來伸手取出你放到課本下面的小說時,你才如夢方醒,這可能算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你沉浸在小說描繪的世界裡,如痴如醉,心潮澎湃。我讀師範校的時候,一次上馬基課***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時,偷看《射鵰英雄傳》,也被高度近視的老師發現過,當他走到身邊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把一本《讀者文摘》主動奉上,金庸先生才逃過一劫。到現在我也這樣認為,金庸先生的小說裡講述了宋、明、清的歷史,詮釋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成為金庸迷們瞭解歷史、提高政治素養和文學修養的一條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你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就欲罷不能了。去書店選購一本你喜歡的國學經典,或者到國學經典網站下載幾本好書到自己的文件裡,最好是打印出來,先通讀瀏覽,再慢慢讀,這樣每天讀一小段,沏一壺茶,放上音樂,應該是一樁賞心悅目的事。

  我輸入“國學經典”,搜尋引擎自動將“國學經典書庫”首頁頭條顯示,說明該網權威,受到網友追捧,在這裡每個國學愛好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諸子百家,二十五史,全唐詩全宋詞自不必說,連孫子兵法,周髀算經亦在其中。至於國學經典中與教育相關的,在教師研修網《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書中所羅列的文段,在該網站上一定能找到原文出處。如果你去找了,一定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你。但是,這裡沒有學習指要,大音希聲的緣故吧。

  篇二

  讀國學學經典,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穫和體會。收穫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國學經典裡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後利用業餘時間粗略地《論語》,現在,在工作的環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濟濟,讀中師出來的她們基本功非常紮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都懂。而且教學多年的她們經驗非常豐富,面對問題學生都能輕鬆應對。原本認為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應付自如,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並利用假期練習書法,爭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練得更紮實。收效還挺不錯,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裡說:“因材施教。”真是經久不衰的真理。剛參加工作時,由於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自認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實卻是違背學生髮展規律的。由於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理想。事後,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徵詢建議。最後得出結論: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我教畢業的幾個孩子有什麼問題經常跑來和我說。例如,到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樣,要求她們必須死記硬背文化知識。而是建議一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孩子朝體育方面去發展,一個愛繪畫並且很有天賦的孩子朝美術方面去發展、、、、、、使她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篇三

  2010年學年度,重慶市教委組織全市教師開展了學習《國學經典與教育》這門繼續教育公共課,它分為四個教學視訊。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深層次的知道了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使我受益匪淺。

  一、深層次的領悟了古代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指人們對人類特有的教育活動現象的一種理解和認識,這種理解和認識常常以某種方式加以組織並表達出來,其主旨是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國學從教育作用、教育物件、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原則等多方面給我們認述的地十分精闢。如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很多篇章都中對師德修養的相關論述,帶給後世為師者莫大的啟示:立志有恆,加強修養;自省自克,改過遷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愛護學生,無私無隱;相信學生,鼓勵學生;不斷學習,努力創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教師,就應該吸取國學之精華,結合今天的先進教育理念,不繼充實自己,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當今教育趨勢。

  二,深層次的揣摩了古代的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指教師培養人才,傳播知識、技能的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又指學校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傳授知識和技能給學生,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活動。通過此次學習,教授為我們講授了中國古代教學藝術的五個原則: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的教學原則、“問對”***問答對話***啟發式的教學原則、相機而授,適時而教的教學原則、寓理於事,寓義於趣的形象化教學原則、師生相諧,美善相悅的教學原則。讓我明白了啟發式是教學的核心,因材施教是啟發的前提,問對是啟發的主要形式,相機而授是把握啟發的最佳時機,形象化是使啟發取得良好效果的手段,師生相諧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易接受啟發的一種和睦協調的師生關係。要求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做到學與思辯證統一,學與行緊密結合,學與教相通相長。教師在教學中,起到是一個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於引導,善於鼓舞,善於啟發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走去,而不是要拖著學生,壓抑學生走路,更不是要代替學生學習,一定要學生保有積極上進的情緒。教學不應拘於單一的形式,而應形象生動,有張有弛;教學的生動性並不影響教學內容的思想性。今天重溫中國古代的教學藝術,也不禁讓我心潮澎湃,用今天的眼光看,我們甚至可以認為,中國古代大師們的視角是極富現代意識的。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繼承中國古代教育家的教學藝術,去認真研究,認真揣摩,作為今天指引我們教育教學的財富。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裡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的吟誦中成長。通過此次學習,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正確的運用國學中的教育思想與教學藝術,結合當今社會的先進教學經驗與教學方法,努力工作,為農村教育貢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