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考現代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現代文閱讀一直是西安中考語文中重點考察的一個考點,為了幫助大家提高現代文的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西安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玄奘和慧能兩位大師都是唐代人,他們分別是法相唯識宗和禪宗的祖師,被視為漢傳佛教史上的兩座高峰。

  玄奘法師,是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法相唯識宗的創始人,其佛學修養舉世無雙。他出身於名門望族,儒學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後又遊歷西域,在公元642年召開的辯論大法會上,得到了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極大地震驚了印度佛教界。它不僅標誌著中華佛學已超越印度,還標誌著玄奘法師已成為世界佛學發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從西域取經回國後,玄奘法師又在唐王朝的支援下,主持譯經無數,尤其對唯識宗的精妙玄理,複雜的邏輯思辨,有著透徹的研究。他的才華和精神氣質,可以說古今罕見。

  慧能,出身寒微,從小以砍柴賣柴為生。在青年時代幾乎沒有接觸過佛經,也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不要說熟悉梵文,連漢字的水平也極低,甚至可以說大字不識。他生長於偏僻的嶺南鄉村,在去參禮五祖弘忍之前,只是零星地聽別人講述過一些佛經,如《金剛經》,但也僅僅是隻言片語。他既沒有留過洋,也沒有譯過經,是個地地道道的“土鱉”。

  不可思議的是,玄奘大師創立的法相唯識宗,在中國經過了短期的輝煌後,很快就被束之高閣,唐末即走向衰落,宋元以後幾成絕響。而慧能大師創立的禪宗,卻風行海內,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成為李唐以來獨步天下、歷久不衰的中國佛學思想的主體,祖國文化的各個領域,無不因其熔鑄而生機勃發。他的《壇經》,穿越千年,發揚光大,世代流傳,甚至已經成為中國佛教的代名詞。

  如何解釋這一令人困惑的現象?這難道僅僅是一種偶然?

  實事求是地說,慧能的確有過人之處。他最大的過人之處,而在於他實現了佛教的平民化。這是佛教在中國的一場革命。

  比如他的“人人都有佛性”的思想非常鮮明,第一次見弘忍時,他就明確表白:“人有南北,而佛性無南北。”比如他的“明心見性,自修自悟”的禪法理論,認為“菩提須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比如他的“頓悟”說,認為瞬間覺悟,把成佛的時間、過程都簡單化。比如說他將坐禪修行寓於日常生活,所謂“行住坐臥,無非是禪”,“運水搬柴,無非是道”,不講外在形式,只強調內心的“無念、無住、無相”,非常為平民和大眾所喜愛。

  慧能對禪宗的最大貢獻,就是頓悟成佛說,這一學說否定了自身以外的外部權威存在,使個體心性獲得瞭解脫,主體的存在高於一切。頓悟成佛說使繁瑣的儀軌和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失去了意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使佛教簡單化,適應了平民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慧能的禪宗並沒有要求在精舍裡結跏趺坐,也沒有要求在書房裡凝神玄思,他的頓悟是在腰間繫石臼米中完成的,是在勞作中的頓悟。這顯然迎合了最廣大的百姓民眾,成為千千萬萬辛勤老百姓的梵音。應該說,慧能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把佛性拉回到人性,也把佛教從高高在上的天堂拉回到了人間。

  在歷史上,往往越是深刻的思想,越是複雜的理論,越難抵禦現實主義狂潮。

  西安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玄奘是法相唯識宗的祖師,曾到西域取經,回國後主持譯經無數,是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他的才華和精神氣質,為古今罕見。

  B.玄奘法師的佛學修養天下無雙,他被視為漢傳佛教史上的一座高峰,還得到了印度佛教徒的推崇,為中華佛學超越印度做出了卓越貢獻。

  C.禪宗祖師慧能生長於偏僻的嶺南鄉村,他的一生,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幾乎沒有接觸過佛經,不要說熟悉梵文,連漢字的水平也極低。

  D.玄奘法師創立的法相唯識宗,在中國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後繼乏力,很快就被束之高閣,沒能發揚光大,到了宋元以後就成了絕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慧能認為“人人都有佛性”“佛性無南北”。沒有階級限制,也沒有地域差別,從而大大地拓寬了成佛的群體,最終實現了佛教的平民化。

  B.在慧能的觀念裡,砍柴擔水可以修行,住行坐臥也是修行,不一定要在書房裡凝神玄思。這種修行方式很適合勞動大眾,因而廣受歡迎。

  C.頓悟成佛說把成佛的時間、過程都簡單化。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識字,讀不懂佛教經典的人,在勞作中也能頓悟,降低了成佛的門檻。

  D.慧能認為主體的存在高於一切,否定自身以外的外部權威存在。他把佛教從高高在上的天堂拉回了平平凡凡的人間,把佛性拉回到人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玄奘出身名門,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慧能出身寒微,從小以砍柴賣柴為生。他們的出身和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自的思想理論。

  B.法相唯識宗的興衰與唐王朝息息相關。它的興盛關鍵在於唐王朝的強力支援,一旦王朝衰落,失去朝廷的支援,法相唯識宗就大勢已去。

  C.玄奘曾遊歷西域,並取回真經;慧能沒留過洋,是個“土鱉”。但慧能卻勇於改革創新,讓自己的學說擁有廣闊的土地和持久的生命力。

  D.玄奘擅長精妙玄理和複雜的邏輯思辨,但他深刻的思想和複雜的理論卻未必適合大眾,其宗派難以抵禦現實主義狂潮,未能長盛不衰。

  西安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B***A.“最偉大的譯經師”錯。C.“他的一生”錯。D.“成了絕響”與原文“幾成絕響”不符***

  2.D***“慧能認為主體的存在高於一切”錯,原文是作者對慧能學說的意義的解讀***

  3.B***這個推斷不正確。它的興衰與唐王朝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