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研組計劃

  計劃制定出來後還需要認真地實施。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以教研室教研活動計劃和教務處工作計劃為工作指導思想,明確要求全組要嚴格教學常規管理,深化開展優化教學全過程活動,努力開展教學策略研究,抓好優化課堂教學,注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教研,突出課堂管理,加強聽課互評活動,確實能從課堂要效益,落實學校、教務處、備課組的各種工作要求,促進教師個人業務素質提高

  提高本教研組整體教學效果。

  一、本組成員自然情況分析

  化學教研組一共有教師12人,初中3人、高中9人,王豔同志擔任化學實驗員;本組共有高階教師4人***初中1人、高中3人***一級教師一人,二級教師3人,新畢業教師2人;其中 教改標兵教師教師3人,教改推進教師2人。

  二、具體工作內容

  1、加強集體備課活動,結合新課改研究,課的針對性、實效性。針對課堂教學和總複習的研究指導,組織教師總結經驗。

  2、加強對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開展相互聽課,組內多討論,多交流。撰寫教學論文,教學經驗和總結。

  3、教師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學習現代教學理論,現代教學技術。通過舉行化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課、新課程教學案例評比、新程教學理論的學習、優質課評比、校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活動,使教師更早、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教學工作,推動我校化學教師的專業成長。

  4、加強高中學年學分管理,以學分促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緊迫性。

  三、教研活動目標

  1、教研活動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全員全程參加,保證活動效率。

  2、教學常規 無教學事故,全組人員保證提前一週備好課,按新課改模式上好課,課堂安排合理,當堂檢測有針對性、實效性並能及時完成教學隨筆。

  3、認真聽評課 以聽評課促進教師發展,最終目標是全組成員能熟練掌握新課程教學模式,能在全校展示,並能總結出具有化學組特色的教學模式。

  4、教學科研 以科研課題為指導促進教師成長,全組成員每人都有科研課題並能按計劃及時交流、總結,本學期能完成第一階段總結形成文字材料。

  ***二***

  教研組情況分析 化學教研組是一支有朝氣、有創新精神、團結奮進的集體。化學教研組現有教師人數14人,其中教師14人,實驗員1人***兼***。其中高階教師1名,一級教師2名,二級教師7名,組內教師從總體上看還是較為年輕化。在過去的一學期中化學組全體教師積極採用“引導探究”模式進行教學,構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圍繞“引導探究”教學方法為核心,探索了各種風格不同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和其他教研組相比,我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學生的競賽輔導的成績不理想,針對學生的講座未能落到實處等等。總之還有很多工作有待本學期加以改進。

  工作重點 本學期化學教研組將認真配合教務處及教科室的有關工作,組織全組老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新形勢下高中各年級的教學工作,積極主動的研究高考,會考,認真做好學生課外學習的輔導,抓住興趣小組活動,努力挖掘並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爭取在省市級競賽中實現突破。同時進一步加強組內成員的分工和合作,使組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努力建立“優秀教研組”。

  重要教研活動安排 周 次 活 動 內 容

  一 討論並制訂新學期工作計劃,

  二 確定初三參加化學競賽的名單,確定教師開始輔導

  三 組織教師參加優質課評比

  四 組織初三教師參加試卷分析會及中考研討會

  五 中考研討會精神傳達

  六 舉行面向全體學生的講座

  七 “新課程、新課標”的討論

  八 確定高一、初三期中考試卷命題人員

  九 教研組常規工作自查

  十 期中考試

  十一 期中考各年級試卷分析會,組織初三學生參加省化學競賽

  十三 協助教務處舉行高一、初三學科競賽

  十四 組織組內部分老師進行多媒體制作及網頁製作培訓

  十五 組織學生參加市初三化學競賽

  十六 組織全組教師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項教學、基本功比賽

  十七 迎接局有關領導來我校聽課指導,化學組開課周

  十八 教研組常規工作自查,確定高一、初三命題人員。

  注:以上計劃如果有變動和調整將另行通知。

  ***三***

  本學期,根據青島市教研室的年度工作計劃,在高中數學日常教研方面繼續以“高效課堂,愉悅學習”為主題,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主線,關注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求,以案例為抓手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注重過程和落實,加大高考的研究力度,促進教學工作向更高水平、教研工作向更深層次發展.此外,教研活動要在精細化和實效性方面有所提高,力爭實現以下轉變: 以教研學習促觀念轉變,以教學方式轉變促學習方式轉變,以學習方式轉變促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一、深化課堂教學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推廣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增加課堂效益,打造愉悅課堂

  雖然這些年的教研從改變課堂教學的方面我們做過了許多工作,推出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1***概念理論內容的優化教學模式;

  ***2***元素化合物內容的教學模式;

  ***3***習題課優化教學模式;

  ***4***試卷講評課的優化模式;

  ***5***高三一輪單元複習課堂教學模式。並且在公開課、研究課、城鄉交流課和優秀教師開放課堂等要嘗試使用上述優化的教學模式。可是在平時的調研聽課中依然發現很多的問題如:

  ***1***滿堂灌

  ***2***不注重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

  ***3*** 表面上一問一答、一問群答的低效問題充斥課堂。

  ***4***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合理5.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合理等各種問題。這種情況下往往導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脫節,導致課堂效率的低下,嚴重的甚至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的產生。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仍是我們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教學研究的重點工作。小組合作學習在很多學校中已經普遍展開,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從內容到形式都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學期將在課題研究、公開課、研究課和專題講座中為這一課題的研究起良好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本學年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學校教研組能在此基礎上創設出適合本校學情的、能體現“自主學習、愉悅課堂”的學習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課型教學結構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都遵循如下的程式:

  課堂教學變革負責人:各校教研組長

  請各校教研組長通過學校的教研活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理念

  2.緊跟時代步伐,深化小班化教學研究

  小班化教育是一種班級人數較少,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和個性充分發展的教育組織形式,是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採用的基礎教育發展模式。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班化教學中,學生在課堂內所平均佔有的時間成倍增加。這樣,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和交流,有利於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是師生共同發展的動力。課堂教學中是否實現師生互動,是新課程理念對課堂教學的要求。

  目前2中分校、15中的高一年級,19中的三個年級實施小班化教學,下一步面臨這全市逐步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應該幫助先走一步的學校總結好經驗教訓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同時讓老師們知道什麼是小班化,小班化的內涵是什麼?小班化實施過程中核心是什麼?在小班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有別於大班教學的方面有哪些?小班化教學過程中課程的設定有何變化?小班化教學中最優化的教學模式是什麼?這樣就有必要開展一次校際間的專題教研活動,進一步推動小班化教學研究的深化。

  3.瞭解幕課與翻轉課堂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網際網路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學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和老師的角色則發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二、市屬、區市學校聯動,開展大集備,改進學案導學

  原本的大集備是每個學校承擔一部分集備的內容,然後全市交流,其實是一個學校的集備還算不上是大集備,本學期將就集備的內容有幾個學校共同承擔,各校的老師們在一起研究確定出集備的學案,真正實現大集備,每個學校承擔的也將是其中的3個課時左右的內容,在準備上範圍縮小,用力就會加深,質量自然就會提高,在有幾個學校相互交流定會使大集備的質量上升一個臺階,我們進行教研活動時不是被動地聽,而是參與,修改和提高。同時在使用過之後提出新的修改建議。 所以本學期進行高一、高二、高三的大集備分別一次,真正起到集備的作用。

  教學案的設計原則: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案的設計思路:對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通過導學問題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完成;對教學難點要設定問題組和探究實驗,教師引導學生重點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