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總結

  圖文轉換是歷年來高考語言運用題的熱點題型之一,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知識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表格)

  設題方式:一般設定兩道問題

  第一題往往是對圖表畫面內容的概述。要求考生要把握重點內容,主要資訊。第二題往往是對圖表所蘊涵的資訊進行概括表述。要求考生要注意和圖表直接相關的內容,儘量不要跳過圖表內容,進行隨意的推測。一般表述內容是和圖表相關的最直接的內容。

  答題技巧:

  ①對圖表畫面內容進行概述:要忠實於圖表,一般不能進行想象甚至虛構,只需把圖表內容客觀地表述***說明***出來即可。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一般用描述性的語言回答。

  ②對圖表所蘊涵的資訊進行概括表述:這個問題就可以用自己的觀點來表述了,也就是自己從該圖中得出什麼觀點或結論。一般用議論性的語言回答。

  1. 對下表統計資料進行分析,將答案寫在橫線上。

  《語文學習》雜誌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學“優秀教師名錄”,對此分別按出生年代和年齡進行統計,見下表:

  由此可見,當前優秀語文教師的群體,以 為主,      次之。

  這說明: ;“論資排輩”評價教師的優秀與否的做法,已成為歷史。

  由此可見,當前優秀語文教師的群體,以60年代出生、教齡在11~20年的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齡在10年以內的次之。這說明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教師已成為優秀教師的主體;“論資排輩”評價教師的優秀與否的做法,已成為歷史。

  2、***1995全國卷***選用下面表內的資料,就某地區女職工增長人數及增長率,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在後面的空格處續寫句子。***6分***

  某地區男女職工人數及增長情況對照表

  要求:①續寫的內容要與上文銜接,句子通順、連貫;②數字的表述與書寫要正確、規範;③第一處不得超過14字,第二處不得超過36字。

  某地區十分重視婦女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廣開就業門路。1980年到1994年,該地區婦女就業的人數有了顯著的增加, 婦女就業的增長率越來越高於男性, 這些具體數字反映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明顯提高。

  [答案]①由35.8萬人增加到64.8萬人***或:由358000人增加到648000人***。

  ②前七年女職工的增長率分別為115%和125.7%,後七年則為114.7%和144%***或前七年男女職工分別增長了15%和25.7%,後七年增長了14.7%和44%***。

  1、 閱讀下面的圖表,完成後面的題目。

  某校圖書館學生閱覽室共有10萬冊圖書,在最近的一次圖書狀況調查中,調查人員發現:

  請根據圖表所反映的情況,寫出兩條結論:

  【課堂遷移】

  解題思考:調查什麼?情況如何?把相關詞語圈劃出來。

  解析 試題考查的是根據圖表分析其中蘊涵的思想內容,因此,僅僅能分析出圖表所提供的資訊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從具體的資訊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題目告訴我們,這是一次圖書損壞情況調查統計。從表中可以看出,圍繞“圖書狀況”從“完好無損”等四個方面進行調查統計,用四個不同數字***總共10萬冊,與題幹所給條件相同***交代了四種不同的情況,由此可看出要說明圖書的損壞情況,這是一條顯性結論,不難回答。難的是另一條結論從何而來呢?只要細看一下文字資訊,其中有“學生閱覽室”的暗示,也剛好與圖書損壞的情況連起來了,原來學生正是損壞的主體,這就涉及學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識,另一條隱性結論也就浮出了水面。

  1、 閱讀下面的圖表,完成後面的題目:

  某校圖書館學生閱覽室共有10萬冊圖書,在最近

  的一次圖書狀況調查中,調查人員發現:

  統計反映的情況

  2. 從中得到什麼結論

  學生不愛惜圖書,社會公德意識淡薄。

  該校大部分的圖書***或80%的圖書***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現象。

  2. 注意題目中的重要文字。

  有的題目中還隱含了以某個具體物件作為答案的主語。

  1. 注意在表達中反映事物變化規律的詞要準確。

  如表程度範圍的“近一半***約50%***”

  “大部分***比例約在55%—70%***”

  “絕大多數***比例佔70%以上***”

  重申:表文轉換題解題思路及注意事項:

  答題技巧:

  ①對圖表基本內容進行概述:要忠實於圖表,不要想象或虛構,主語一般是題目的調查物件,謂語部分概括主要資料的變化。一般用主謂句陳述。

  ②第二問一般問從該圖中得出什麼觀點或結論。答題要思考比較數字後得出的結果+調查的目的或調查得出的結果所蘊含的意義。答案用語不能離開調查的物件、目的,可優先選用題幹***表題***中的詞語。

  1.下面是一份有關嘗試回憶效果的實驗結果材料,試根據這個材料,完成後面的題目。

  從表中資料的縱向對比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條帶有普遍意義的識記規律,即           ***20個字以內***

  用於嘗試回憶的時間越多,背誦效果就越好。

  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示意圖)

  此類題目將資料以座標或柱狀圖等直觀的圖形顯示出來,用以表示兩個或多個關係項來向閱讀者介紹或展示某個情況。答題者需認真弄清題設,搞清關係,然後準確地把握住規律,解決問題。

  07年遼寧卷 下圖是2000年至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和世界平均增長率的統計表。請用簡明的文字概括其異同點。***不超過40字***並對此表所反映的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狀況加以簡要評述。***不超過20字***

  答案:共同點:都在增長。

  不同點:中國是穩定性增長,世界是起伏性增長。

  評 述: 我國國內經濟持續發展。

  根據下面的文字和圖表,在橫線處填寫相應的文字。

  心理學實驗顯示,知曉自己的成績的人,比不知曉者學習的動機較強。美國心理學家布克和諾非爾將兩組學生作為實驗物件,在前九天,A組知道自己的成績,B組不知道,從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對兩組學生進行實驗,結果證明*** ,***請看下圖。可見*** 。******限25字以內作答***。

  ***分數***A組答案:

  結果證明:知曉自己成績的一組,效果高於不知曉自己成績的一組。 可見:獲悉個人的成績,是激發學習動機的有力刺激。

  07年山東卷下列圖表是對我國少兒電視節目有關情況的抽樣調查結果。請仔細閱讀,用簡明語言完成後面的題目。***5分***

  ***1***由圖表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

  ***2***針對結論提出建議:_______________。

  ***1***動畫節目收視成為少兒節目主流;動畫片來源,日本一家獨大。***2***略下面是某機構對目前高中教材內容與現實聯絡程度的調查表,請根據要求完成後面的題目。

  ***1***請概括圖表所反映的主要情況***不出現具體數字***。

  ***2***該圖表給人的啟發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新教材編寫者,可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參考答案:

  ***1***.從表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師生認為教材和現實聯絡不緊密。

  ***2***. A.教材和現實聯絡不緊密,會降低教材的吸引力。

  B.教材和現實的脫離,會使教材得不到廣大師生的青睞。

  C.在新教材編寫中應該注意教材與現實的聯絡

  例 ***2002年海淀一模***將下列圖表轉換成一段敘述文字,不超過60字。

  截至1998年6 月,全國註冊的私營企業比1997年6月增長情況比較表:

  全國註冊的私營 全國註冊的私營 全國註冊的私營

  企業戶數 企業的從業人員 企業的註冊資金

  104萬戶 1458萬人 6554億元

  1997年6月1998年6月 1997年6月1998年6月 1997年6月1998年6月100℅100℅100℅123℅124℅153℅

  [答案] 截止1998年6月,我國私人企業註冊企業達362萬戶,從業人員數為3,218萬人,註冊資金達9,556億元,分別比1997年同期增長23%、24%和53%。[解析]三幅柱狀圖分別提供了1997年6 月和1998年6 月的私企註冊戶數、從業人員、註冊資金的資料。在作答時,讀懂示意圖所示之意最為關鍵。

  例 ***2006年如皋模擬***下圖是教育部門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調查表,調查人員發現:

  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看法 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現狀

  請整合兩個圖表所反映的情況,寫出結論:***4分***答:[答案]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對個人發展有幫助;但是大多數的學生沒有參加或沒有機會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解析]審題時需特別注意這是一個二圖連讀題,將兩個座標系結合起來對比著解讀方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意圖。

  1.下面是某地幾所學校的課外閱讀活動與學生閱讀能力情況圖表,讀後在後面的空格上填寫句子。

  某地幾所學校開展課外讀書活動的時間不等,其時間為偶爾一次,兩月一次,一月兩次,每週兩次,學生閱讀能力值分別為2、4、6、8,這表明 :

  學生閱讀能力與課外讀書時間成正比,經常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推斷總結】題

  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文字轉換)

  1、標誌性詞語有:“上圖顯示”“用文字表述出來”“確切表述圖表的內容”等。在表述時要有具體的資料比較、分析,要直接客觀地反映圖表包含的資訊。

  2、答案與源資訊要求同一。即圖表包含的陳述物件、比較的各個專案角度、事物發展的趨勢,在轉換中一定要全面準確,不遺漏。若題目要求把圖表內容表述出來,還要引用圖表中的具體資料來加以說明。

  [解題思路]

  1、認真審題 —— 弄清比較的物件、比較的角度、題目要求

  2、分析資料,找準規律

  圖表是將多項資料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所以要分析表中各項資料變化的特點,找到變化的規律。

  ***如:座標曲線要抓住曲線變化規律;

  柱狀或餅式圖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變化***

  3、明確要求,規範答題

  物件 、順序、句式要求、字數限制等。***最後複核檢查***

  解題注意事項:

  1、 注意題目中的標誌性詞語:資訊推斷題題幹中往往有“該圖表明***說明、證明***了”“用一句話概括為”“所揭示的問題是”“從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標誌性詞語。記得留意題目中的調查主體,調查目的。

  2、注意在表達中不能出現語病,特別是反映事物變化規律的詞要準確。如表程度範圍的“近一半***約50%***”“大部分***比例約在55%—70%***”“絕大多數***比例佔70%以上***”“約幾成”等。

  3、複核答案,看是否遺漏、多餘、誤推等。

  此類題通常是提供一幅方位示意圖,要求考生給遊客描繪去某地的路徑或是某地在某個區域的具體方位。做好這種考題的關鍵是要求考生能準確識別並清楚地交待好方位。

  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方點陣圖)

  ***2006年全國Ⅱ卷***2006年5月9日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奠基。請根據下面的示意圖,對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的所在位置作一個介紹。要求方位表述準確,用語富於變化。***5分***

  從奧運主體育場向北上走,順著奧運水系前進,中國科學技術館就在右邊,北邊來到森林公園。

  審題不清,用語不準***缺乏常識***,有語病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位於奧運水系的中部,在它的北部是森林公園,沿著水系向南走便走到奧運主體育場。

  方位表述不準

  中國科學技術館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在它的西邊是奧運水系,南邊是奧運主體育場,北邊是森林公園。

  沒注意“用語富於變化”的要求

  參考答案: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建在奧林匹克公園內,西傍奧運水系,南望奧運主體育場,北鄰森林公園。

  ***地圖---注意:方位表述恰當/此題還應注意用語富於變化***

  讓學生積累一些表方位的詞語

  答出“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建在奧林匹克公園內”,給 1分;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與圖中三處標識物的位置關係表述準確***方位順序不計***,每答對一處給 1 分。用語富於變化,給 1 分。

  2、請根據下面的示意圖,對廣州新體育館的所在位置作一個介紹。***5分***

  參考:廣州新體育館位於廣州市白雲大道西側,

  隔道東望鳴泉居度假村和風景秀麗的白雲山,

  西傍白雲新城,南接藍天花園,北鄰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小結]方點陣圖答題注意:

  1、先說出它所處的位置

  2、看清楚參照物

  3、用準方位詞

  4、條理清楚***最好按東西南北的順序介紹***

  積累一些表方位的詞語:

  傍、依、靠、倚、近、望、接、鄰

  反 饋 練 習

  1、閱讀下面圖表,回答***1***、***2***兩題

  ***1***根據圖表所示,說明普通話中去聲的來源。 ***2***比較普通話和徐州話,得出的結論是:[答案]***1***普通話去聲來源於古調類中的去聲和入聲的一部分。

  ***2***普通話和徐州話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且去聲調值***51***相同,古調中的入聲在這兩種話體中分別歸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調類。但二者在陰平、陽平、上聲的調值差別很大。[分析]本圖表比較角度和比較專案多,包含的資訊複雜,讀圖若不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在答案要點組織上很可能丟失資訊。如第一問“普通話去聲的來源”有的學生歸結為“去聲和入聲”,忽視了“古調類”“上聲的一部分”範疇的限制。第二問最易在回答時遺漏資訊要點,有的學生歸結為:“普通話和徐州話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去聲調值相同。”但仔細一分析,對這兩種話體,既要比較其相同點,又要比較其差異。

  2、下表是某省關於教師作文評分誤差的抽樣調查結果,用一段文字來概括圖表反映的問題。

  [答案]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大學教師和中學教師對60%的作文在評分時存在明顯的誤差,其中30%評分誤差很大。[分析]這是一份抽樣圖表,對資訊歸結和推斷時,要對大學教師和中學教師在哪些作文評分上相同、哪些不同。從樣本中看出整體情況,求出概率,管中窺豹,得出結論。回答時有的學生表述為“意見比較一致”,過於籠統;有的學生回答為“對2、3、7號作文卷評分有明顯誤差”,顯然學生不理解什麼叫抽樣調查。

  3、根據下表內容,完成後面兩小題。***4分***

  ***1***用一句話概括該旅遊景點前四年的發展情況: ***2*** 如果樂觀預測,該旅遊景點2005年的情況可能是:

  答:⑴雖然門票逐年上漲,遊客量卻不斷增加,旅遊收入不斷提高。

  答:⑵遊客量可能因門票上漲幅度大而減少,但旅遊收入卻大幅上升。

  4 :下面是對某中學100 名學生調查的結果。根據表內資料回答問題。

  通過對以上表格內容的分析,統計中反映什麼?

  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該校學生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偶像歌星生日的人比學生對於父母的瞭解不及明星,缺少對父母的關心。少。1.2.5、 從2008年開始,國務院規定每年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一天,此舉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在規定釋出之前,某民意測評機構對市民做了“你更喜歡中國傳統節目還是西方節目”的調查。以下是調查的資料統計。

  在我國中,

  青少年比中老年人更喜歡過西方節日。

  根據上表得出結論:

  表格反映情況:

  我國青少年對傳統節日比較冷淡,

  要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6、某部門向消費者進行調查,您認為下列哪些品牌的產品是國貨。

  調查結果如下表:

  注:每一產品品牌的認同率,均指認同人數佔被調查總人數

  的百分比

  調查結果是有趣的。右邊三個外國品牌, ,對於左

  邊三個真正的中國品牌, 。造成這種認同顛倒的原

  因,一言以蔽之,就是 。

  人們認為是國貨的比例比較高;認為是國貨的比例反而偏

  低;中國貨愛取洋名。

  7:下面是某權威資料統計、預計世界人口數量

  的一組數字,請根據表格內容寫一個描寫地球

  狀況的比喻句。答:***參考***地球,一艘傾斜的太空船。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考語文圖文轉換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