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各科該如何安排複習呢

  寒假作為自主複習的時間,每天對每一門課都進行接觸還是必要的,尤其是外語,否則容易喪失做題的感覺。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寒假各科的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寒假各科的學習方法

  1、語文

  可用零散時間做複習

  語文一輪複習基本上是全方位備考,老師帶領大家已經複習了所有的知識點。在學生開始寒假二輪複習前,非常有必要用兩天的時間回顧、消化一輪的知識。要按照複習順序參照筆記回顧知識,也可以按照高考試題考查的順序查詢問題,看看是否存在知識盲點,哪些知識是已經熟練掌握的,哪些是模稜兩可的,一定要清楚。

  對於複習時間,學習語文適合利用零碎時間,每天40分鐘左右,也可以分兩次進行。知識點的複習、答題技巧的掌握適合藉助練習的形式,不要死記硬背。一旦發現知識盲點,或自學,或請教他人,儘快解決,不要拖,因為寒假開學後的二輪複習重在構建知識的框架。

  語言基礎方面,可以在寒假展開字音、字形、成語等整理工作,對近義詞辨析則需要舉一反三,以方法為緯度貫穿各類題型。

  文言文方面,常見的18個虛詞必須要熟練掌握,尤其是課內例句要做到看到後產生條件反射。

  至於作文,在利用機器進行論據和素材積累的同時,對寫作文頭疼的同學可以抽出時間,找一篇自己喜歡的範文進行改寫,學習優秀文章的遣詞造句乃至思維邏輯。

  2、數學

  學會圍繞核心內容把握主線

  對於數學的複習,考生要做到圍繞核心內容,洞悉其數學本質。雖然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已經經歷了全面的認知階段,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核心內容的複習仍是重中之重,它是學生能力發展的著眼點和增長點。

  建議考生在寒假期間認真地梳理和整合高中不同模組的教學內容,從整體上把握高中數學的主線,加強知識間的縱橫聯絡。

  比如,函式作為高中數學課程的一條主線,其思想貫穿整個高中數學內容。所以,學生對函式的知識也要整體考慮,分佈實施。明確自己對函式理解應達到的程度,在與函式有關內容的學習中,通過不斷地運用函式,不斷體會函式的思想,切實提高獨立解答綜合性數學題的能力。

  3、外語

  每天覆習一點點,注重積累

  語言和其他學科不同,是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每個星期一次性突擊學習3-4個小時遠不如每天學習半小時的效果好。因此,大家要把英語的複習納入到每天的計劃中去。如果你給英語一個小時的話,你可以把它分成若干個小單元。比如15分鐘算一個單元,然後安排不同的任務。詞彙、語法、聽說、讀寫交替進行。英語要想學好必須掌握兩個功夫,那就是背誦和練習,而這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並且不斷反覆的進行。

  每天都要保證做2-3篇閱讀,培養外語的語感。單對於語法題,可以採取複習數學的方法,專攻自己不擅長、或者說還是模稜兩可的部分。背單詞的同時不要忽略對片語的記憶,一些介詞的使用不僅在閱讀和完形中會考到,對於寫作文也有較大的幫助。聽力方面可以選擇一些短文,在提高聽力的同時還能輔助記單詞。

  4、文綜

  提高學習能力,不要漏掉細小的知識點

  文綜的複習要做要360度零死角,因為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在考試中都會是一個重大的損失。方法是記要點。高考是按點得分的,一道大題的標準答案通常只有幾個要點,答出要點就有分,答不出,就算寫再多也沒分。而要點通常都是很簡潔、乾淨,課本上的一大段內容可能只需要一個詞或一句話就能概括,一個詞一句話就是要點。

  很多同學不放心,大段地背課文,而且還要求自己背的與課本內容一字不差。這麼做,既難以記住又佔用大腦空間。掌握要點之後,還要學會詮釋,用自己掌握的學科的語言去展開。有的同學是不知道怎麼組織語言,怎麼展開來寫,就把死記硬背的課本內容套進去,其實可能是他對課本內容還不夠熟悉。這時候不妨多看看書。

  從學習的內容上來說,可以安排一些巨集觀性的、系統性的複習和一定量的綜合訓練習題。就歷史科目的學習安排而言,可以對高考內容的五本教材依據其課本目錄進行知識點的系統整合性複習,將平時複習的章節知識點按照目錄逐一回顧,在頭腦中形成一種比較系統的知識框架結構,這樣不僅有利於對章節知識點進行有效強化,而且還能有利於形成歷史主幹知識和巨集觀知識,有效備戰。當然,同時配以一定量的綜合訓練習題,既能鞏固知識點的複習,又能檢驗複習的成果,收效會更好。

  5、理綜

  重視基礎知識

  理綜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門。理綜科目的寒假複習重視基礎知識。如對物理、化學的一些公式、定理的理解記憶。正確把握生物課本上的影象、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考生應多做一些鞏固知識的練習,也包括心理素質的聯絡。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在做題中要善於總結歸納題型及解題思路。如化學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規律的,掌握了規律就能駕馭知識,記憶知識。

  化學和生物要記要背的東西很多,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絡起來理解。而且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閱讀與動手、動筆結合。

  寒假學習的六大錯誤方式

  錯誤1 一次性把作業搞定

  一口氣把所有作業都做完是好事嗎?一次性把作業搞定只是一時的痛快,卻有可能會造成一個學期的痛。老師佈置的是一個寒假的作業量,這需要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完成,是希望同學們不會因為假期娛樂影響學習狀態。一次性搞定作業的後果是:長時間不學習導致失去良好學習狀態,開學產生厭學心理;別人都在積極要求進步,補習、複習、預習,你卻用娛樂拉開了與別人的差距……

  建議把作業分量分時間做好計劃,每天學習一些,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保證成績不下滑。

  錯誤2 只學喜歡的科目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高三學生身上,一年級和二年級的積累讓你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學科,複習和做題都比較輕鬆,你喜歡這種舒適感,所以對於那些艱澀難懂又毫無興趣的弱勢科目直接忽略。

  這種學習方法的後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優勢學科不一定提高,但弱勢學科一定會更弱。寒假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克服自己的弱點,讓自己的優點越來越多。

  推薦每個學科平均分配學習時間,顧全大局的情況下,在計劃之外將自己的弱勢科目補習一下,一個假期過後,你將會發現雖然還會有強弱科目的區別,但是整體實力已經大大增強。對於高三生來講,這一點更要注意,喜歡的科目可以做提高訓練,弱勢科目多補習基礎,額外的時間用來提高弱勢科目的做題能力。

  錯誤3 只背書不思考

  很多同學把寒假拿來鞏固基礎,這一決定相當正確,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要只顧背書,不去思考也不去理解,最終後果是掃了一遍課本卻完全沒有任何提高,因為在不思考不理解的基礎上是很難有提高的,就連加深記憶也無法完全做到。

  思考可以幫助理解,更可以提升記憶效果。因此,希望大家在看書的同時,自己多思考,多總結,最好能夠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這才是真能能夠鞏固基礎的好辦法。在複習的時候,手上必備一隻筆,多寫、多劃、多總結。你是不是拿著課本,看著看著幹別的事去了……

  錯誤4 只做題不歸納總結

  很多學習好的同學是因為基礎好,所以寒假一到來,這一類優等生更多的把時間用在了做題上,但是做題有一個忌諱就是:只做題不歸納總結。

  建議同學們建立自己的錯題本或者歸納本,對於題型新穎、常見、重點的可以分類歸納,解題思路與方法也可以一併總結起來,可以幫助整理思路,考試時節省思考時間。哲學上有句話叫做:“人總是容易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思維定式會讓同學們經常重複犯同一型別錯誤,因此建立錯題本很有必要,總結歸納會讓你加深記 憶,對易錯點加強警惕。

  錯誤5 只做難題或簡單題

  只做難題或者只做簡單題都不能有效提高成績,我們的學習中,往往是短板決定了你的高度,建議大家在保持優勢的基礎下,拿出多一點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弱科。關於做什麼樣的題,這就需要大家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

  錯誤6 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是針對無規則的組合而執行的無奈方法,你還在用嗎?

  假期複習過程中,最簡單最保守的辦法是將課本上的重點知識背誦熟練,但是死記硬背卻是一種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