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每天的時間該如何安排

  高考複習,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只有能控制時間的孩子,才能真正贏得高考。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複習的時間安排,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複習的時間安排

  早上6-8點: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複習。

  早上8-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於最佳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上午9-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複雜計算和比較消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複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高考考前的複習建議

  迴歸基礎

  考前這幾天要回歸課本。這種迴歸不是簡單地拿著課本看,而是先分析自己平時出錯的題,看上邊涉及到哪些知識點,然後再從課本上查詢相應內容,加深理解。另外,考生也可以翻開課本目錄,自己回想知識框架,把課本讀“薄”。

  複習計劃

  要制定一份具體而又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每天完成什麼任務,幾點到幾點複習哪一科,複習什麼資料等等,一方面,計劃可以保證複習效率;另一方面,複習起來不會丟三落四。一定要注意:計劃制定出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它,但不能不遵守它。不能專攻一門。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各科都要有安排,但是要有重點,目標是讓好的更好,不好的儘可能好一些。

  做題規範

  讀題時,用筆一個字一個字地檢視給出的條件,強迫自己認真讀題。注意做題的規範性,抓住步驟分。形成了自己的做題速度和節奏,現在沒有必要再刻意提高速度。如果盲目打亂節奏,反而容易降低做題準確率。保持節奏感,不要在一道題上浪費太多時間。

  適當訓練

  要定時定量地以高考的心態做中檔題,保持手感,模擬高考的實戰狀態,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在一個題上磨半天,要提高做題的效率和準確率。沒有必要為了猜題、押題而多做新題,特別是不做難題,不要對高考試題中會出現哪些題目,有過多的猜測和不必要的憂慮。

  考前練習近5年高考真題,“手眼結合”,看題目的同時練練手,將解題步驟與標準答案、範例作比較。考試前也可以做一些常規的題目,複習一些主要定理的變化型別。

  溫錯知新

  把應知應會的題目做好、練熟。具體就是把從今年2月份以來的考試試卷重新拿出來研究,找自己做錯的題,重新演練,看看為什麼出錯,現在自己是不是真正會做了。查詢還沒有補上的知識漏洞,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弄明白,不留知識死角。並不是所有的錯題都要“重複”,要仔細把它們進行分類:一類題目經分析或老師指點後,發現題目本身超綱或有不嚴謹的地方,對於此類題目,全部pass掉;另一類是由於馬虎而引起的失誤,比如審題不慎,計算錯誤等沒有“技術含量”的錯誤,做一般標記,複習時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還有一類就是有典型性、挑戰性,而自己又沒有掌握好的題目,要做一個重點標記。因為錯誤的概念、思維一旦形成,就會形成“慣性”,有的題目一錯再錯。所以,反覆做有挑戰性的錯題。

  保持節奏感

  保持生理節奏感與心理節奏感。部分考生認為,“高考在即,已經學不進什麼了,乾脆考前來個徹底放鬆”;還有一些考生唯恐錯失“最後的機會”,挑燈夜戰連軸轉。這兩種心態都不可取。不必過於忙碌或特意地悠閒,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一種放鬆。比如:散步、輕微運動、同學談心,可以讓自己減少緊張的心情,調節好學習狀態,不要使自己筋疲力盡。要“外鬆內緊”。參加體育活動時,切忌劇烈運動,防止受傷。不想考試後的事,在考前應集中心思,全力以赴迎考。看考場後,心裡不斷暗示自己:我的座位真好。在考試前與考試中默唸:“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實力”,“我能行”,走路挺胸抬頭。

  高考十天前複習計劃

  語文:適當做題保持考試狀態。2至3天要做一套題,否則考試狀態就很難保持;把以前做過的模擬題拿出來,把做錯的題目好好進行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分類做好作文材料的準備。

  數學:迴歸課本,做做容易題。以課本為主,注重發揮課本的基礎作用和示範作用。大量做模擬題是不可取的,應該好好地瀏覽課本上的概念、範例、定理、法則、公式等;整理好老師講課時的筆記;把以前考過的模擬題裝訂成冊,把做錯的題目重新看一遍,明白自己錯在哪兒。每天保持一定的訓練量,但要降低難度。

  英語:抓好3個專項練習。抓好聽力練習,每天堅持做一套聽力練習題,保持考試狀態;抓好書面表達練習,認真看範文,學習範文的格式和行文方式等;鞏固好詞彙,把考試大綱的詞彙認真再看一遍。

  物理:爭取3天做一套模擬題。爭取3天之內做一套模擬題,這樣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考試狀態;迴歸課本,主要看課本上的理論、文中的插圖、課後的練習、平時的筆記;物理考試中的計算題,在評卷時是分步打分的,因此要注意書寫的完整性。

  化學:複習好課本。迴歸課本,熟悉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及實驗操作步驟,主要以看為主,練為輔。

  生物:抓好重點內容和實驗。除迴歸教材,查缺補漏外,重點複習新陳代謝、遺傳與變異、生命活動的調節及免疫、生物與環境等知識;重視教材中的經典實驗和以教材為背景的實驗設計。

  政治:把握好熱點問題 。最後的10天時間,以學生自己看為主,學生不懂的就問老師;老師應該做好方法指導和心理疏導,同時蒐集最新的資料和高考資訊;老師應在課堂上提出當前的熱點問題並和學生一起分析。

  歷史:讓學生自己支配時間。由於高中歷史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因此在最後的10多天裡看課本不可取,應該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安排複習,老師應該發一些高考重點資料讓學生自己去做;學生應拿出以前做過的模擬題再好好看看,主要看自己做錯的題目,查詢自己做錯的原因。

  地理:利用地圖回顧主幹知識。在進入文綜考試的考場前,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全方位地過一遍。對照地圖結合考綱列出的考點要求進行回顧聯想,檢查自己對書本知識掌握的情況,發現自己知識的疏漏處,及時查教材、地圖冊進行補救,特別注意課本中的一些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它們往往是解題的關鍵。還需要看以往試卷中的錯題,發現問題並改正錯誤,才能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