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規劃規章制度範文

  為了確保免疫規劃工作的順利實施,確保免疫工作落實到位,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了。

  一

  一、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範》進行預防接種工作。

  凡參加預防接種的工作人員要持預防接種上崗證,明確目的,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的科學態度,掌握免疫程式、製品性質、接種方法、途徑和禁忌證以及反應的觀察、處理方法,以確保工作質量。

  二、接種前詳細詢問病史,凡有禁忌證者一律不得接種。

  三、接種物件、部位、方法、劑量、次數、間隔時間應嚴格按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執行。

  四、安全注射按照規範要求,嚴格掌握安全注射,無菌操作,實行一人一針一管。

  五、生物製品的運輸和儲存應按生物製品要求執行,凡不符合要求的生物製品一律不準使用。安瓿啟開後應按規定在允許的期限內用完。

  六、做好登記、統計、總結工作,及時報上級疾控部門。

  七、對流動兒童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定期摸底及時查漏補種,建立健全流動兒童管理檔案。

  八、預防接種副反應登記並報告。

  九、對轄區學校、托幼機構查驗預防接種證需補種免疫規劃疫苗的兒童及時進行補種、補證工作。

  二

  1.對適齡兒童根據規定的免疫程式進行疫苗接種,並宣傳免疫預防知識。

  2.建立兒童預防接種電子檔案,及時做好資訊登記和更新,上傳至國家資訊管理平臺。檔案應長期妥善保管。

  3.疫苗專人管理,制定需求計劃,從規定渠道購入。購入時須驗收疫苗相關合格證件。做好領發登記,及時掌握使用量及耗損量。過期疫苗登記後上交。

  4.疫苗的運輸、貯存和使用符合冷鏈管理要求。建立冷鏈裝置檔案,賬物相符、專物專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種門診週期,設成人接種日。接種場所、接種人員、消毒、體檢及接種均應符合相關要求。

  6.及時建立接種卡、接種簿與接種證,按時預約接種。做好常規查漏補種和強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種率監測與常規接種月報表統計,定期評價疫苗接種情況。

  8.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做好登記、調查,並及時處理、上報。

  三

  一、免疫規劃資料的收集要真實、完整、及時。

  二、免疫規劃基礎資料的內容包括:

  ***一***人口資料:轄區內總人口數,人口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性別、職業別和各年齡組人口構成資料,建卡人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流動人口情況。

  ***二***組織機構:轄區內的各級行政區劃和衛生防疫機構數,各基層單位的基本情況,接種的組織形式、接種點***門診***數,免疫規劃及冷鏈管理專業人員數。

  ***三***疫情資料:免疫規劃針對傳染病的發病人數、病死人數、發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相關傳染病的“三間”分佈,流行病學個案調查和暴發疫情調查,漏報調查,發病與接種的關係等資料。

  ***四***免疫接種資料:基礎免疫、加強免疫、強化免疫人數,接種率,接種質量分析,未種原因分析,接種率調查、檢查考核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處理等資料。

  ***五***疫苗計劃、分配,使用情況統計等資料。

  ***六***冷鏈裝置及接種器材資料。

  ***七***監測資料:疫苗質量監測、免疫成功率監測、人群免疫水平監測、冷鏈系統溫度監測資料。

  ***八***其他資料:上級來文,業務會議、培訓,及工作計劃、總結,專題調查等資料。

  三、免疫規劃業務資料採用分類歸檔的方法儲存,應於每年三月底前將上年度免疫規劃有關資料蒐集整理齊全、分類裝訂歸檔;並長期儲存。同時注意有關原始資料的儲存,以形成完整的免疫規劃檔案化管理體系。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