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畫板作品素材有那些

  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表達語言,而在課堂教學中,豐富的情感和潛在的內涵,讓教師和學生沉溺其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畫板作品素材和小學美術藝術及創作。

  小學美術畫板作品素材









  小學美術藝術表現的是生活情感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不是單純的對客觀事物的表現,人們往往在藝術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某種獨特情感。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將教學目標放在首位,將這個作為衡量美術課是否成功的一個標誌,學生跟隨著教師的腳步,在教師的後面進行著模仿,而他們感受到了什麼?我們很難找到答案。我認為,在美術教學中,我們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的興趣,他們的愛好,他們感興趣的是什麼?沒有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就如同守株待兔般,毫無樂趣可言。

  我在教授《畫汽車》這一課時,發現很多同學都難以下筆,有的會小聲嘀咕“我只會畫長方形的車”,還有的同學乾脆說“我不會畫”。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告訴我他們知道的各種型別的車子,可為什麼又不想動筆了呢?於是,我問了這個說不會畫的學生,他說不知道應該如何下筆,印象中的車都是電視上看到的,車子不都是4個輪子的麼,為什麼還會有區別呢?

  我明白了――自身的體驗,自我的感受對美術表達具有多麼大的影響力!沒有對生活的感受,學生又如何能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呢?如果學生對所學物體的構造都弄不清楚,我又憑什麼要求學生想像,設計呢?於是,我讓學生觀察學校門口來來往往的車,尤其是不同用途的車,讓學生在觀察中細細品味。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教師要善於發現,從各個方面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誘導和開發。讓學生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夠發現美,感受美,並且產生創作的慾望和靈感。

  小學美術創作來自內心的激情

  美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而將這種激情表達出來的方式方法卻有很多種。很多同學對美術都很感興趣,可是這種興趣有多濃厚,感情有多深厚,則要看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激發創作激情。

  低年級的同學,在藝術表達上還處於塗鴉階段。他們用各種方式來表達對客觀事物的感受,畫筆,顏色甚至是雙手。這是一個讓成年人偶爾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世界。當這種激情到來的時候,會盛開很多想像之花,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說這樣做是好的,那樣做不行,久而久之,所謂的興趣就會被扼殺在最初的萌芽狀態。

  比如《面具》這一課,如果單純地讓學生製作面具,可能會讓他們覺得枯燥乏味,喪失激情。而如果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頓時整個課堂的氣氛就熱鬧了起來。學生不再是在紙上挖三個洞來表示面具,而是動腦筋,想點子讓自己這一組的面具別具一格,在表演的時候能更加出彩。

        而資訊科技作為載體,也為站在知識的碼頭的我們,架起了一座到達學習彼岸的橋樑。它生動直觀,作為知識整合的載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賞不同地區的面具種類,不同國家的面具特色,介紹面具背後的文化。等到學生自己實踐的時候,不論最後的作品如何,至少課堂上所有的學生都在參與這項活動,調動了全體同學的積極性,感受團隊合作精神帶來的樂趣,學生對這節課充滿激情,並且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同時還享受到了創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