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治療祕方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出現了膝關節痛。你知道嗎?這種病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緩解,控制病情的發展。各種的骨科疾病為了能夠及早的恢復健康,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調整。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只,生薑100-250克,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只,鹿茸3-6克,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依據情形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溼熱。

  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薏苡仁,米爛熟後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溼熱、健脾除痺。

  防風薏苡仁粥:防風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痺。

  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千克煉淨。將兩物調勻,放入淨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衝調1-2匙飲用。能通痺止痛。

  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克,雌雞1只約500克,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溼。

  豬腳伸筋湯:薏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克,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只,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溼、補肝腎。

  關節炎治療其他方法

  一、緩步行走

  膝痛緩解後首先應進行行走訓練,開始時緩步行走,腿要緩抬輕放,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加重損傷。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鐘以內,每日進行20~30分鐘。以後逐漸加長鍛鍊時間,在3周內達到每次鍛鍊可以維持20~30分鐘的標準。

  二、騎自行車

  每天30~40分鐘的騎車運動,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三、慢跑

  對於膝關節症狀不是很嚴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強關節韌帶彈性的好方法。跑步時最好用腳的前半部分先著地,以緩衝腿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跑步結束後不宜馬上停下來,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四、高位馬步

  兩膝稍變曲***10~30度***,以膝關節不痛為宜。靜蹲不動,兩手平舉,目視前方,開始堅持幾分鐘,並逐漸增加時間。一般達到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五、仰臥抬腿

  仰臥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時可保持1~3分鐘,練習一段時間後,空中抬腿時間爭取達到10~15分鐘。隨後也可練習用腳挑一個枕頭,增加力量,每天2~3次。

  六、直身跪坐

  晨起後或晚上臨睡前,兩膝跪在床上練習跪坐。跪坐時腰桿保持直立、臂部儘量向後坐,盡力能接觸到腳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