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肝膽溼熱應該如何治療最有效果

  肝膽溼熱多為感受溼熱之邪,影響肝膽功能所致。那我們應該如何治療肝膽溼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長期肝膽溼熱的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處!

  長期肝膽溼熱食療方法

  肝膽溼熱患者除用藥物治療外,還可配清熱利溼食療輔助治療,可用:

  1、黃花菜瘦肉湯:黃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湯服。可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醫辨證屬肝膽溼熱者。

  2、黃花菜粥:黃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適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熱涼血,消腫,利尿,止痛,明目,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慢肝屬肝膽溼熱型。

  3、黃花菜飲:黃花菜***幹品***15克。製法是將黃花菜洗淨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有清熱利尿,退黃疸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溼熱,急性黃疸型肝炎。

  4、五汁飲: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製法:上述五味洗淨去皮後,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絞汁飲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止瀉功效,適用於慢性肝膽溼熱型。

  5、板藍根菊飲:板藍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藍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有清熱疏風,明目解毒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溼熱。

  肝膽溼熱如何治療

  1、外敷藥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黃,任選1種,選敷合谷、列缺,發泡後,刺破流出黃水***但操作時避免感染,最好在醫務工作者的監督下使用此法***,用於溼熱黃疸。

  ***2***地膚子、土茯苓,煎水薰洗外陰,用於陰部溼癢,帶下黃臭。

  2、灌腸療法

  ***1***生大黃、馬齒莧、黃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腸20~30分鐘,每日1~2次。

  ***2***生大黃、敗醬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腸,保留20~3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1療程。

  肝膽溼熱簡介

  肝膽溼熱是指由於溼熱蘊結肝膽,疏洩功能失職所表現的證候。多因感受溼熱之邪,或嗜食肥甘,溼熱內生,或由脾胃納運失常,溼濁內生,土壅侮木,致使溼熱蘊阻肝膽所致。由於肝膽位居中焦,故在三焦辨證中屬中焦病證範疇。肝膽溼熱證以脅肋脹痛,厭食腹脹,身目發黃,陰部瘙癢及溼熱內蘊徵象為審證要點。

  生活中如何預防肝膽溼熱

  肝膽溼熱怎麼預防***食療法***:

  1、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2、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3、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4、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5、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肝膽溼熱食物禁忌

  不適宜食物:胡椒,龍眼肉,鵝肉,羊肉,雞肉,醍醐,蚶肉,白酒,人蔘,雞蛋,南瓜,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蔥、韭、生薑等辛辣之品,糯米、大棗、荔枝等黏糯滋膩之物,馬鈴薯、豆瓣等易致脹氣的食物,動物油、肥肉、狗肉、海魚、蝦子、以及黃芪、紫河車、黃精等補益之品。

  適宜食物:田螺清熱利溼、利小便,蚌肉清熱,常食有清熱利溼及止痛之效。此外,食用佛手、綠萼梅、豬肝、玫瑰、豆腐等,有疏肝、補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