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怎麼治療

  鼻骨骨折的診斷主要根據損傷史,臨床特點和區域性檢查來確定。鼻骨骨折後區域性尚未腫脹時,可見移位畸形,捫診可發現骨折部位,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鼻骨骨折的治療方法。
 

  鼻骨骨折的治療方法

  ***一***鼻外復位法

  適用於向側方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區域性浸潤麻醉及鼻粘膜表現麻醉下,用雙手拇指壓迫向外突起的骨折片,使其復位***圖1***。

  鼻外閉合復位法

  ***二***鼻內復位法

  適用於向內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麻下用套有橡皮管或裹有油紗布的骨膜分離器,插入鼻腔內,使其前端伸到骨折處,將內陷的骨折片向前外方推動,同時用另一隻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側輔助復位[圖2***1***]。復位後用碘仿紗條填塞於鼻內骨折部,以防止骨折片再移位,同時有助於止血。5~6天后即可抽除鼻內填塞物。

  ***1***用鼻骨復位器抬起塌陷鼻骨***2***用鼻骨復位鉗行單側骨折復位***3***用鼻骨復位鉗行雙側骨折復位

  如有鼻骨復位鉗,可將鉗的兩喙端各插入鼻孔內[圖2***2******3***],先後整復鼻側壁及上壁,用吸收順吸淨鼻腔內的血塊和分泌物,然後在鼻前庭部置入裹有碘仿紗條的橡皮管,協助成形。鼻夾板可用印模膠製作,其內襯以敷料,在對鼻部無壓力的情況下,用膠布固定。也可在鼻旁兩側各放置1~2個小紗布卷,使之高於鼻背,再用膠布固定,起保護和成形的作用***圖3***。對於有腦脊液鼻漏的傷員,不能作鼻腔堵塞者,可單用鼻外夾板固定,防止再移位。鼻外夾板或紗布卷可在7~8日後去除。囑傷員1個月內不要擠壓鼻部或用力擤鼻涕等。

  鼻夾板的應用

  為了防止鼻外部受壓和更好地成形,還可在鼻外部加用夾板保護。

  鼻骨骨折發生鼻出血一般不嚴重,多可自行停止,或用紗布堵塞前鼻腔即可止血。如伴有中鼻道或上鼻道血管損傷時,可發生嚴重的鼻出血,如用前鼻腔堵塞法不能止血時,應改用後鼻孔堵塞法***圖4***。鼻出血時,如自鼻外部加壓,非但無效,還可加重骨折片移位,增加鼻內損傷和畸形。

  鼻後孔堵塞法

  腦脊液鼻漏應聽任自流,並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多在3~7天內逐漸減少或停止。如長期漏液不止,應請神經外科會診,作硬腦膜裂口修補術。

  鼻骨骨折的表現

  1、移位和畸形鼻骨骨折的型別取決於暴力的性質、方向和大小***圖5***。如打擊力來自側方,可發生一側鼻骨骨折並向鼻腔內移位,造成彎鼻畸形;如打擊力量較大,可使雙側鼻骨連同鼻中隔同時骨折,使整個鼻骨向對側移位,鼻變曲畸形更為明顯;如外力直接打擊於鼻根部,則可發生橫斷骨折,使鼻骨與額骨分離,骨折片向鼻腔內移位。同時可併發鼻中隔和篩骨損傷;如鼻骨受到正前方的暴力打擊時,可發生粉碎性骨折及無塌陷移位,出現鞍鼻畸形。

  2、鼻出血 鼻腔粘膜與骨膜緊密相連,鼻骨骨折常伴有鼻腔粘膜撕裂而發生出血。

  3、鼻呼吸障礙 鼻骨骨折後可因骨折片移位、鼻粘膜水腫、鼻中隔血腫及血凝塊存積等原因,使鼻腔阻塞而出現鼻呼吸障礙。

  4、眼瞼部瘀斑 鼻骨骨折後可因組織內出血滲至雙側眼瞼及結合膜下而出現瘀斑。

  5、腦脊液外漢 當鼻骨骨折伴有篩骨損傷或顱前凹骨折時,可發生腦脊液鼻漏。初期為混有血液的腦脊液外滲,以後則血液減少或只有清亮的腦脊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