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的藥用價值介紹

  五色梅同馬纓丹,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五色梅的別名較多,具有消腫解毒,祛風止癢。下面給大家介紹

  五色梅的藥用價值

  五色梅***學名:Lantana camara***同馬纓丹,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五色梅的別名較多,有馬纓丹,山大丹、大紅繡球、珊瑚球***《南越筆記》***,臭金鳳、如意花、昏花***《嶺南採藥錄》***,七變花***《華北經濟植物誌要》***,如意草***《廣州植物誌》***,土紅花、臭牡丹、殺蟲花***《南寧市藥物志》***,毛神花***《閩南民間草藥》***,臭冷風***《廣西中藥志》***,天蘭草***《湖南藥物志》***,臭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五色花、五雷箭、穿牆風***《廣西中草藥》***,野眼菜***江西《草藥手冊》***,五彩花、紅花刺、婆姐花***《福建中草藥》***,豬屎花***潮州***。消腫解毒,祛風止癢。治癰腫,溼毒,疥癩,毒瘡。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晒乾。

  五色梅的用法用量

  1、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花。

  2、性味:味苦;微甘;性涼;有毒。

  3、歸經:大腸經。

  4、內服:煎湯,0.5~1兩;或搗汁衝酒。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五色梅的副作用

  《福建中草藥》:“孕婦忌服。”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的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五色梅的醫學記載及附方

  1、《嶺南採藥錄》:洗溼毒疥癩。

  2、《南寧市藥物志》:葉:治疥癩毒瘡,跌打止血。花:可止血。

  3、《廣東中藥》:祛風止癢,消腫止痛,散毒,敷大腸瘍癰。

  4、《廣西中草藥》:全草:退熱,殺蟲止癢,消瘡瘍。

  5、治毒核症:臭金風葉搗爛,取自然汁,用雙蒸酒沖服。又將葉搗爛,加紅糖、冰片少許,敷於核上,不時轉換,即可清涼止痛。***《嶺南採藥錄》***。

  6、治筋傷:毛神花鮮葉搗碎,擦患處,然後以渣敷之。***《閩南民間草藥》***。

  7、治皮炎、溼疹瘙癢:馬纓丹新鮮枝葉煎水外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8、治跌打扭傷;馬纓丹鮮葉搗爛外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五色梅***的觀賞價值

  盆景

  五色梅嫩枝柔軟,適合製作多種形式盆景。

  可加工製作成單幹式、雙乾式、臨水式、斜乾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五色梅的葉片較大,樹冠常採用瀟灑的自然型,也可刻意紮成圓片形。由於生長迅速、萌發力強,耐修剪,造型方法應以修剪為主,再輔以蟠扎和牽拉;五色梅的枝條直而無姿,可用金屬絲進行彎曲。也可用嶺南派“截幹蓄枝”的手法進行造型。

  綠化

  五色梅花色美麗,觀花期長,綠樹繁花,常年豔麗,抗塵、抗汙力強,華南地區可植於公園、庭院中做花籬、花叢,也可於道路兩側、曠野形成綠化覆蓋植被。盆栽可置於門前、G 堂、居室等處觀賞,也可組成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