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規劃範文2篇

  程式設計師是從事程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將程式設計師分為程式設計人員和程式編碼人員,但兩者的界限並不非常清楚,特別是在中國。軟體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式設計師、高階程式設計師、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五大類。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程式設計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範文2篇。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規劃範文一

  在有很多人都認為IT行業是吃青春飯的,如果過了30歲就很難有機會再發展下去!其實現實並不是這樣子的,在下從事.NET及JAVA方面的開發的也有8年的時間了,在這裡在下想憑藉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明確入行的目的

  很多人幹IT這一行都衝著“收入高”這一點的,因為只要學會一點HTML、DIV+CSS,要做一個頁面開發人員並不是一件難事,而且做一個頁面開 發人員更容易找到工作,收入比普通的工作還要高一些,所以成為了很多高校畢業生的選擇。如果您只是抱著這樣一個心態來入行的話,那閣下可真的要小心。因為 幹IT這一行競爭本來就比較激烈,特別是頁面設計這方面,能夠開發的人很多,所以為了節省成本在大部分公司都會在需要的時候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內人才眾多,所以人才濫用的情況經常可以看到。

  一個小公司的開發部裡面經常會見到新面孔,但 PM卻不會常換。因為做老闆的對技術是一竅不通,依他們看來只到拉住PM的心,那技術方面方面就能搞得定,至於技術部要換人,他們根本不需要費力氣去管。 所以從一個技術員過渡到一個PM是一條向前發展的一個選擇,但開發人員也需要知道,要成為一個PM不單單是使用技術,而更重要的是對管理方面認識。一個 PM主要的工作是組織團隊,控制成本,管理業務,控制專案進度,與客戶進行溝通,協調工作,定期進行工作報告等。

  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PM更要重視組織能 力,PM必須能提高團隊的積極性,發揮團隊所長,在有限的開發資源前提下為公司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潤。成為一個PM後,通常不需要直接接觸技術開發,而著 重管理的是業務發展,但PM對技術也需要有一定的瞭解***在下曾經為PM對技術瞭解的必要性寫過一篇文章,得到很多支援但也惹來不少的爭議***。

  在這裡我還是 要強調自己的觀點:要成為一個成功PM最重視的是管理能力,但對技術也應該有足夠的瞭解,因為這是與團隊成員溝通的橋樑,只有這樣才能與整個團隊的成員有 著緊密的結合,讓團隊成員感覺到他們自己存在的意義,從而調動團隊的積極性,而不是漠視技術人員的存在。技術並非成為一個成功PM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必要條 件!

  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規劃範文二

  經濟的黯然失色絲毫沒有影響高科技企業的人才爭奪。在矽谷,從谷歌這樣的大型企業,到最小規模的初創型公司,各家都在爭相挖掘最優秀的IT人才。

  為了防止有經驗的老員工跳槽,美國加州的大公司紛紛提高了薪酬和獎金,例如《金融時報》稱,畢業不久的初級工程師的薪酬去年上漲了30%至50%.  而微軟早在2011年年中便計劃為員工加薪,並提高薪酬中現金部分的比例。在發給員工的一封***中,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表示將為“發展最快的市場”上的部分員工加薪,其中包括研發部門的中高階員工,以及某些地區的所有中級員工。為了更好地獎勵出色的員工,微軟將使受獎員工比例由之前的50%提高到80%.鮑爾默在***中稱,“這將是我們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加薪”。

  不僅是矽谷,去年一整年,這股相互挖角的風氣還刮到了世界各地的就業市場,中國也不例外。近日釋出的《2011中國企業招聘現狀調研報告》顯示,高科技行業2012年招聘需求將呈現大幅反彈,較2011年將增加近2.3倍,增加幅度位於各個行業榜首——該報告是人力資源公司CHINA HRKEY針對167家企業招聘調查的結果。前程無憂***51job***的統計也指出,2011年,計算機/通訊/電子行業的招聘職位數排行第一。  而韜睿惠悅釋出的薪酬調研報告中,高科技行業在2011年的實際加薪率僅次於銀行業,而在2012年的預期加薪率則與銀行業持平,皆為10.7%的幅度。“2012年全球經濟形勢並不明朗,中國市場也會延續高通脹預期。如何在此種情況下吸引、保留人才,將會是中國企業的一大挑戰。” 韜睿惠悅全球資料服務諮詢中國區總經理許文宗表示,為了讓核心崗位具備競爭力,在高科技行業,研發、銷售這些關鍵崗位的年度總現金收入就比該行業平均水平分別高出18%和10%.

  事實上,高科技行業的人才爭奪戰從未停止。在這個領域,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去哪兒和攜程的人才爭奪了。經歷了10年的發展,線上旅遊網站的戰火已經從使用者、流量和資源競爭燃燒到了人才領域。去年底,去哪兒CEO莊辰超甚至在微博中稱:“攜程12週年慶當天我在攜程總部辦公樓各個辦公室挖人,收穫頗豐啊。”  對此,攜程人力資源部總經理施琦不願置評。但他坦言,隨著進入中國線上旅遊業的公司越來越多,這個行業的人才競爭變得空前激烈起來。“實際上,攜程每年都會參與薪資調查,並根據調查報告對員工和經理人的薪酬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攜程每年重要骨幹的流失率都是個位數。”  相比之下,去哪兒的招聘和留人策略則更為激進。2011年,去哪兒的員工數從200多人一下子擴張到1000多人,其中,從校園招聘的畢業生達200人左右,核心員工的離職率約為5%.隨著部門的擴張和架構的調整,每個部門的主管都需要發動各種資源和渠道進行招聘。

  為了吸引人才,“目前公司經理級以上的員工都持有股權。2010年7月前,去哪兒實施了全員持股政策。”去哪兒網副總經理錢臻表示。畢竟,線上旅遊業的從業人員本身並不多,富有經驗的人才就更加稀缺了。今後一段時間,旅遊電子商務公司的人才質量很可能成為企業間競爭的關鍵。

  除了OTA領域,各大入口網站也紛紛祭出薪酬的手段保留人才。2011年春節後,搜狐幾乎全員提薪10%左右;騰訊在去年4月人均漲薪9.3%;新浪去年5月的提薪幅度大約為14%;網易門戶在6月的調薪覆蓋了60%的員工,綜合調薪幅度平均為25%.  這是因為,眼下的門戶正處於第二輪擴張階段,很多旗下的頻道希望分拆上市,於是“缺人”成了普遍現象。另一廂,IT企業的從業者大多數為年輕人,他們普遍加班多、壓力大,流動性也大,而漲薪是最直接的留人方式。

  騰訊的HR負責人此前對媒體表示,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才非常稀缺和寶貴,“真正好的人才不多,且都去創業了。為此,新進入到這個領域的人才,企業都會用超常規的辦法去保留。”

  不過,施琦並不完全認同“始終向市場看齊”的薪酬管理方式。“去年,不少人都見識過了某些公司高調地用2至3倍的薪酬挖人,但過了沒多久,又很高調地裁員。”

  2011年年中開始,電商業就陸續傳出有企業倒閉的資訊,例如金光集團投資的百貨B2C網站大貨棧,以及我友網、飛虎樂購等網站也在進行業務和人員的大調整。而B2C網購平臺品聚網也釋出官方公告稱,由於公司資金鍊斷裂,將開始準備進行清算,並暫停公司相關業務。而團購網站的裁員資訊也是接連不斷,有員工甚至表示2011年年終獎將一無所獲。

  施琦認為,當前浮躁和混亂的市場環境下,“公司除了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酬外,為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讓他們找到真正的歸屬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