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賞析論文範文精選

  電影,這一新銳時尚的 第八大藝術 ,勢必成為隱形而直接地向世界範圍內滲透美國價值觀念的重要手段之一。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孔雀》的音樂賞析

  [摘要]《孔雀》分段落分別描述了三個年輕人各自的一段生命歷程與生命狀態,呈現出來的是或明朗或衝動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滅、神經抽搐、精神萎靡,以至日子平淡、塵埃落定的過程。而影片中的 音樂 ,更是為主題的表達,情緒的烘托起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音樂 畫面 旋律

  《孔雀》是導演顧長衛的電影處女作,影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安陽小城裡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的生活和命運。青春的微小的掙扎和無助、人在家庭裡猶如困獸的喘息和窒息、家人帶來的卑微和恥辱、個人在急景流年的人生裡被裹挾而去的匆促和慌亂……小城對一切夢想的圍困、圍獵和追殺,對一切奢侈念想毫不留情的唾棄、消磨和催折……影片收束在一家人在一個冬日去動物園裡看孔雀的詭異氣氛裡,彷彿在向我們揭示片名裡所隱藏的祕密——也就是整個影片的主旋律: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夢想,渴望自己的生活是精彩的,夢想的實現就彷彿是孔雀的開屏一樣,成為平淡生活裡亮麗的一筆。但現實生活總是殘酷的,就像他們一樣,我們也許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過。也許只是懷揣著自己理想而沒有行動過。但結局也許都是一樣的——夢想從來沒有實現過。生活是永遠不會按照你自己對它的設計過下去的……

  電影《孔雀》在故事結構上是按照分別對姐姐、哥哥、弟弟的講述分為了三大部分,音樂也就 自然 的在整部影片的總體佈局上也分為了三大塊。其中在導演在劃分這三個部分的時候,除了通過畫面影像和弟弟的旁白外,音樂也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可以說,音樂在該片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構成整部影片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影片中有很多情節都有音樂的鋪底,雖然音樂的使用率較高,但並沒有給人一種凌亂的感覺,反而每次音樂的出現都讓人感覺很自然也很舒服。片中運用了大量的主題音樂、場景音樂和背景音樂,並通過多樣的音樂表現形式***畫內樂與畫外樂、音畫的同步、對位與平行、音樂蒙太奇等***推動著整個影片情節的 發展 ,為影片增色很多。下面我就分類細緻地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主題音樂的在片中的成功運用是該片在音樂上的一大特色,在很多地方上的處理,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非常優秀的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片子——辛德勒的名單。《孔雀》的主題音樂簡單的音符中透著一種很懷舊很傷感的情緒,每次聽到這段旋律時都感覺心裡很壓抑。雖然它在片中多次的出現,但每次出現時幾乎都是用不同的樂器演奏的,在旋律上則通過變形、變奏、延展等手法也都略有不同。例如: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全家人在走廊吃飯的場景。這三次“聚餐”的音樂都是以絃樂鋪底,豎琴演奏的主題音樂片段,按常理來說全家人在一起吃飯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配上這段音樂讓整個氣氛變得很憂鬱,旋律中透著一股傷感和懷念。另一個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場戲就是全家人正在院子裡做蜂窩煤時,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把煤都沖走了,全家人像瘋了一樣到處找磚頭和塑料布保護煤,可最後還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雨和煤混成的黑水四處流淌……主題音樂再次出現了,旋律是由圓號演奏的,絃樂和豎琴鋪底把整個場景的氣氛渲染得更加淒涼和無奈,讓人感覺在那一刻人的力量是多麼渺小。那種無助和無奈的心情隨著旋律流淌進每個觀眾的心裡。

  場景音樂是對每個具體的場景演繹的故事情節,人物在具體場景中的感情發展變化進行必要的鋪墊、烘托和渲染。起著營造戲劇性高潮和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作用。片中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在整部影片中,姐姐、哥哥、弟弟都分別有一段自己的“快樂音樂”。姐姐的“快樂音樂”是在她看到傘兵跳傘後,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開始的,以及在她報名參軍中一直穿插著。這段旋律是一段絃樂的撥絃,輕快的三拍子,讓人聽了心中有一種在舞蹈的感覺,節奏輕盈歡快。準確的表達了當姐姐的理想就要實現以及和遇見了自己喜歡的英俊的年輕軍官時的愉快心情,是很有情趣的一段音樂。哥哥“快樂音樂”則分別出現在妹妹和弟弟請他吃包子並送給他一隻小鴨子以及他在公園相親的一段戲。弟弟的則是離家出走多年後帶著老婆和孩子再次回到家裡的時候。家中電視裡放出的《追捕》裡的一段音樂,這屬於畫內音樂。這兩處的音樂都十分貼切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情感,對這兩場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給人耳邊一亮的感覺。

  背景音樂是加強環境真實感的一個重要手段,有時也可以賦予它們更為豐富的內涵。例如:在片中有場參軍送別的戲。背景音樂是喜慶的鑼鼓聲,在這屬於畫內音樂。同時裡面還有一個音畫對位的處理,姐姐想當傘兵的理想破滅了,她的心情是極度傷心和不平衡的,而畫面聲音卻是熱熱鬧鬧歡慶的鑼鼓聲,更襯托了姐姐當時理想破滅極度傷感的崩潰心情。此外,影片中還有畫內樂與畫外樂的結合,例如:有一場戲姐姐下班在回家的路上聽到有手風琴的聲音。於是就隨著琴聲一直走到了一個小閣樓上,這時畫外樂中又加入了男聲的哼唱,隨後走進了一間是舞蹈教室,但拉琴人的最後的出現還是從大鏡子裡看到的。雖然這一段前面一直是畫外樂,但充分調動了演員的表情要素,給觀眾製造了懸念,具有比較引人入勝的“現場” 藝術 效果。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