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需要具備的五大能力

  當今時代,我們對能力者總是抱以崇拜的目光。能力不等同於分數,它更是一個好學生將自己所儲藏的知識實際運用的體現。考研前考研後,我們需要養成怎樣的能力才能在人才輩出的時代脫穎而出呢?

  考研、讀研並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你要具備5大能力,做好準備了嗎?

  思辨的執行力

  什麼是思辨的執行力?在考研初期,包括準備複試,我們就強調執行力,目標必達,必需把這個事情做下來,要搞定。而今天這個考研環境越來越複雜,光靠單純的執行力,很多時候會讓你頭破血流,甚至它帶給你的傷害,比你不執行可能更糟糕。簡單粗糙的執行力已經變成一種非常可怕的溫柔陷阱,所就要建立一種不斷思考並自我反省的執行力。

  那怎麼才能做到呢?就是要有質量的創作和持續性的堅持。有質量的學習是什麼?自己經常學的很嗨,覺得自己學得還可以,在不深究的時候可能會造成一種錯覺,但是其實你要往深裡去剝的時候,發現未必是那麼回事。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去注意那些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細節,在複習中去深度分析知識點已經出題人的角度,並依據自身胡學習狀態不斷地動態調整。這才是一個良性的迴圈。有時候,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你忽視的那些細節,也是你的突破口。

  發現問題的能力

  讀研期間,我們要涉及到大量的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發現問題,找到研究的方向,然後選擇某一主題進行深入研究。這種能力的養成首先需要平時多讀文獻***好的期刊論文,包含英文期刊***,在讀文獻時要多思考,瞭解作者寫作動機,ta是如何完成該項研究的***方法***,以及文中解決的問題和沒有解決的問題,從而自己從中找到自己今後的研究方向。

  另外,文獻閱讀要注重時效性,注意文獻的好壞。除了文獻閱讀,跟蹤某一方向的研究動態之外,尋找研究方向還可以從國家相關政策方針找到研究的問題。

  再者,尋找研究方向需要自己多觀察日常現象,多思考,從生活當中找到與自己專業的聯絡主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之後,自己針對這個問題再具體化--選中文中題目,之後在進行具體的實施。要解決發現的問題需要一定的問題解決能力。

  ***1***文獻查詢和總結能力:圍繞自己選定的主題利用各種手段去查詢相關文獻,如中國知網、萬方、百度學術、谷歌學術、搜狗學術以及各類英文資料庫。

  找到一定量的文獻之後,需要對文獻進行總結與管理。總結是找到自己所需的內容,管理主要是為了參考文獻而準備、

  目前較好的參考文獻軟體是EndNote;學會實用EndNote進行文獻管理對後期參考文獻的編寫具有重要作用。

  ***2***資料查詢與分析能力:選定主題之後,往往需要一定資料來支撐自己的觀點,而資料的尋找往往不太容易,特別是一些重要資料,這就需要自己通過各種正規途徑來獲得,如各類網站或者相關部門等。

  資料得到之後,需要對資料進行一定額處理,先是要選擇有用的資料,因而需要對原始資料進行一定的預處理和整理。

  完成預處理之後,就需要根據研究要求進行資料的分析,製作相關的圖表***三線表***。如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這就需要掌握一些資料分析與製圖軟體,最簡單的excel,還有高階些的matlab、origin等等。

  成果的文字表達能力

  具體表現如下:

  ***1***文字組織與表達能力:有些人在解決具體問題方面很擅長,但是要ta把解決問題的過程及結果進行總結,那就不是那麼容易;

  而有些人則相反,解決問題的不怎樣,但ta善於寫作,這也是一種能力。

  ***2***英文寫作能力:其實英文對於科學研究而言十分重要,英文的好壞不僅決定了你前期的文獻閱讀,還影響到後期文章的寫作。

  因為目前主要的高階學術期刊還是以英文為主,這就要自己具備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

  成果的口頭表達能力

  研究成果除了以文章的形式發表出來,有時候往往需要自己以PPT彙報的形式在一些學術會議進行交流。

  ***1***PPT製作能力:以同文相結合的方式製作精美的PPT也需要一定的功夫,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2***口頭表達能力:以口述的方式,結合PPT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他人分享,要做到化繁為簡,讓他人覺得你講的清楚易懂,從而達到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