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駕駛有哪些相應技巧

  頻頻來襲的暴雨不僅讓人跟“碧海藍天”“風和日麗”說“拜拜”,還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甚至意外傷害。那麼在雨天我們應該如何駕駛汽車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雨天駕駛技巧

  1、暴雨天氣時,視線不清、地面溼滑等容易導致行車困難。駕駛人若發覺雨太大,應立即開啟示寬燈或防霧燈。遇到較強的暴風雨,再好的雨刷器也不能及時刮淨前擋風玻璃上的雨水,因此一定要降低車速,謹慎變道。

  2、由於雨天打車的人較多,因此行車時儘量不要靠近人行道。遇到行人時,應提前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因為路上的行人在下雨天打傘、穿雨衣之後,視線、聽覺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稍不留意便會發生意外。

  3、因雨天路面溼滑,若車速過快或強行超車,稍動方向盤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若前輪側滑,應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若後輪側滑,則要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同方向糾正,這樣可降低事故機率。

  4、密切留意水位,一是積水是否滯漫到車廂內的地板或排氣管,二是積水是否超過輪胎中線,若積水較深,超過以上兩個標準,則不可強行通過。當水漫進車裡,有繼續上漲的勢頭時,必須離開車輛,步行至地勢較高的地方。

  5、停車時,應提前減速、輕點剎車、開啟停車燈,避免因急剎車造成追尾。此外,切勿將車停入地下停車場;切勿將車駛入立交橋的底層或下沉式隧道中。

  雨天駕駛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的視野

  雨天開車上路除了謹慎駕駛以外,要及時開啟雨刷器,天氣昏暗時還應開啟近光燈和防霧燈。如果前擋風玻璃有霜氣,則需開冷氣,並將冷氣吹向前擋風玻璃;如果後擋風玻璃有霜氣,則要開啟後擋風玻璃加熱器,儘快消除霜氣,以免看不清後面的車輛。

  2.防止行車中撞人

  由於雨中的行人撐傘,騎車人穿雨披,他們的視線、聽覺、反應等受到限制,有時還為了趕路、爭搶換車橫穿猛拐,往往是車輛臨近時驚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機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時,司機應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急躁地與行人和自行車搶行,防止撞倒行人。

  3.防止涉水陷車

  當車經過有積水或者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首先是停車檢視積水的深度,最簡單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過排氣管的高度,如果超了,應選擇其他路線繞行;如水深只淹沒少半個輪胎,可以掛一擋,穩住油門,低速直行,一氣通過,切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誤而導致車輛熄火、發動機損壞。

  4.防止車輪側滑

  雨中行車時,路面上的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容易產生側滑。因此,司機要雙手平衡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需要轉彎時,應當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如果是後輪側滑,要將方向朝側滑的一側糾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5.低速擋緩慢行駛

  有經驗的司機都知道,無論道路的寬窄、路面狀況好壞,雨中開車儘量使用二或三擋、不超過30公里或40公里的時速,隨時注意觀察前後車輛與自己車的距離,提前做好採取各種應急措施的心理準備。如需停車時,儘量提前100米左右減速、輕點剎車,使後面來車有足夠的應急準備時間,避免由於剎車過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6.不宜加速超車

  雨中行車,要隨時注意前車的行駛速度和方向,絕不可因前車速度慢而加速超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於各車道的車速相對較高,司機的視角變窄,加上路面溼滑,強行越線超車時,稍動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極易造成與其他車輛發生刮蹭,引發車輛側翻等意外事故。

  7.車陷泥坑的自救方法

  下雨天或在鄉間土路上行車時,經常遇到車輪陷入泥坑的情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可以掛上一擋或倒擋,試探性地緩踩油門,當汽車能前行或者後退時,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變,低速開出泥濘路段。如果汽車無法前後移動,可以在驅動輪前後墊石塊、磚頭、木板或樹枝等,以增加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使汽車平穩開出泥坑。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