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鵬護理學畢業論文例本

  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和對策

  目的通過對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歸納與分析,探討降低臨床風險事件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對350例臨床護理風險事件進行分析,總結產生風險事件的原因。結果通過對350例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研究,由於護理人員的疏忽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事件有210例,佔60.0%,其中給藥錯誤的事件50例,佔23.8%;由於護理人員觀察不及時而導致風險事件85例,佔40.5%;和抽血有關的護理風險事件60例,佔28.6%;由於其他原因而導致臨床護理風險事件15例,佔7.1%;因為患者及其家屬而導致臨床護理事件產生140例,佔40.0%;由於家屬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導致的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型別主要為患者墜床、患者壓管以及壓瘡的產生,其分別佔由於家屬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導致的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總數的32.0%、54.0%以及14.0%。350例臨床護理風險事件中中263例都出現在內科、外科以及產科,佔總例數的75.1%。結論目前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因素比較多,直接對護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患者治療活動的開展造成影響,相關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

  關鍵詞:臨床護理;分析與對策;風險事件

  目前在醫院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風險因素,這直接導致了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產生,對於患者自身治療活動的進行造成影響[1]。因此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積極的採取措施對臨床護理風險進行規避,為相關護理水平的提升創造條件,這對於患者的康復以及治療工作的開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中選取物件為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發生的臨床護理風險事件350例,所有被納入的研究物件均符合我國相關文獻對於護理風險事件的規定。在進行樣本納入的過程中作者以及其他研究人員充分尊重統計學的隨機原理,所選取的物件涵蓋了各個科室。所有樣本個體之間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1.2方法利用迴歸性分析的方式對350例臨床護理風險事件進行分析,並對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原因歸納,從而為相關解決措施的採取提供依據。

  1.3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1.0統計學軟體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採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通過對350例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研究,由於護理人員的疏忽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事件210例,佔60.0%,其中給藥錯誤的事件數為50例,佔23.8%;由於護理人員觀察不及時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85例,佔40.5%;和抽血有關的護理風險事件60例,佔28.6%;由於其他原因而導致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產生15例,佔7.1%。因為患者及其家屬而導致臨床護理事件產生140例,佔40.0%,由於家屬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導致的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型別主要為患者墜床、患者壓管以及壓瘡的產生,其分別佔由於家屬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導致的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總數的32.0%、54.0%以及14.0%。350例臨床護理風險事件中263例都出現在內科、外科以及產科,佔總例數的75.1%。

  三、討論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導致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這對於護理水平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護理制度的不完善是導致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護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醫院對於護理人員的管理存在漏洞,監督措施的缺乏,這對於護理水平的提升有著一定的影響。另外醫院也沒有對護理流程進行明確的規定,這使得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沒有相關依據,不利於護理工作的開展。護理制度的不完善將會直接導致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產生,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為患者治療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2-4]。另外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不能夠滿足要求也是導致臨床護理風險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其對於護理人員的專業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以及專業素養不能夠滿足於相對要求,則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就可能出現穿刺成功率低、給藥不合理等現象,進而誘發臨床風險事件的產生,對於患者自身造成損害,不利於患者康復。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低下也會在進行護理過程中不能對患者的情緒以及心理狀況進行及時的掌握,這對於相關護理方案的及時調整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目前絕大多數的臨床護理風險事件都是因為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當所造成的,因此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將直接對護理風險的規避造成影響,相關醫院人員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為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的降低奠定基礎。除此之外,護理裝置的落後也會誘發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墜床事件的產生,對於患者治療工作的進行造成影響。

  為最大程度的對臨床風險事件進行規避,相關的醫療機構首先要對現有的護理風險管理機構進行完善,將臨床風險納入到醫院風險管理體系之中,成立相關的臨床風險管理小組,讓其能夠及時對臨床風險進行掌握,並根據所掌握的風險情況採取恰當的措施對其進行規避,譬如半身癱瘓或者外傷手術的患者由於身體原因在治療過程中常會出現墜床或者摔傷事故,那麼相關的風險管理小組就應該在患者入院初期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告知,並積極的採取防範措施,儘可能的降低臨床風險措施產生的機率,為患者的康復創造良好的條件[5,6]。另外醫院也應該加強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儘可能使得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能夠被提升,以降低臨床風險事件發生率。除此之外,醫院也應該加強對現有的護理制度的完善,積極制定出明確的護理流程,並對於違反護理流程的懲罰措施進行完善,這對於提升護理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的質量進行提升,醫院也應該加強護理監機構的建立,這對於護理人員護理有效性的保證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造成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積極的採取措施對臨床護理風險進行規避,這對於護理制度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篇2

  論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範策略

  目的:對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及討論,提出相關的防範策略,以有效減少手術室護理的缺陷,提高手術室護理的質量。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1-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6例術後患者作為研究物件,在其簽署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並對結果進行詳細分析及討論,提出相關改進措施。結果:86例術後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均分為***4.12±0.98***分,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產生的主要問題為手術操作前的準備和手術中的護理流程,醫護人員責任感較差、專業知識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安全事件的發生。結論:完善手術室護理的管制制度,細化手術室護理的每一個環節,加強醫護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和工作態度,才能有效減少手術室護理的缺陷,真正杜絕手術室護理的風險事件。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 不安全因素; 防範策略; 風險事件

  手術室是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具有操作流程複雜、護理工作繁重、涉及部門較多、護理隱患發生率較高等特點[1],因此手術室護理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為詳細討論和分析手術室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2014年1-12月對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6例術後患者進行了護理滿意度調查,以期提出相關的防範策略,從而有效減少手術室護理的缺陷,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6例術後患者作為研究物件,在其簽署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納入標準:***1***年齡18~70歲;***2***具備獨立完成問卷調查的能力;***3***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1***術後昏迷或意識模糊的患者;***2***不具備獨立完成問卷調查的能力;***3***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86例研究物件中,男45例,女41例,平均年齡為***35.8±10.2***歲。86例患者採用不同的麻醉方式進行手術,其中全身麻醉30例,椎管內麻醉30例,神經阻滯麻醉26例。對86例調查物件的滿意度結果進行詳細分析和討論,提出相關改進措施。

  1.2 方法

  於術後對86例研究物件進行手術室護理滿意程度調查,調查形式為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為:***1***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總體滿意程度;***2***對醫護人員性格的滿意程度;***3***對醫護人員責任意識及護理活動的滿意程度;***4***對整個護理流程的滿意程度;***5***對手術操作前準備的滿意程度;***6***手術室護理環境。手術室護理滿意程度調查中評分制度共分為5個等級***1分非常不滿意、2分為不滿意、3分為尚可、4分為滿意、5分為特別滿意***,患者根據醫務人員實際的護理狀況進行打分。通過對問卷調查內容的打分情況對手術室護理質量進行分析,討論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範策略。

  二、結果

  86例術後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均分為***4.12±0.98***分,患者對手術操作前準備的滿意程度和對手術中護理流程的滿意程度均較低,分別為***3.89±0.88***分和***4.03±1.67***分。

  三、原因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產生的主要問題為手術操作前的準備和手術中的護理流程,醫護人員責任感較差、專業知識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安全事件的發生。

  3.1 缺乏科學完善的管理體制

  手術室護理的管理體制不健全,會出現手術室醫護人員不堅守崗位,不遵章辦事[2],存在僥倖心理和惰性心理,無法有效維持手術室護理管理體制的有效開展,在提高手術室護理不安全時間發生機率的同時,降低了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程度,無法有效保障手術室護理的安全。

  3.2 醫護人員缺乏責任意識

  少數醫護人員不具備良好的工作態度,手術中護理活動的責任意識不強,不嚴格遵循醫療工作的行為準則,致使手術中護理活動的差錯增加。常出現手術操作前後查對錯誤、無菌操作程式錯誤、醫療器械準備不齊全、手術護理記錄不完善及手術室佈局不合理等情況,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增加了醫療護理糾紛隱患,為醫院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3.3 醫護人員專業知識不紮實

  部分醫護人員不具備較高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對醫療儀器的使用不夠熟悉。沒有定期安排醫務人員進行業務技能操作訓練,醫師與護士在手術過程中常發生配合不到位的情況,致使患者無法順利完成手術。遇到需要接受緊急治療的患者不能第一時間做出準確判斷,在延誤手術時間的同時也加重了手術的風險程度,使患者喪失信任感而處於恐懼焦慮的狀態,對患者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3.4 醫護人員與患者間缺乏良好的溝通

  在本次調查中,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性格並不是十分滿意,這充分說明醫護人員與患者間缺乏良好的溝通,醫護人員不能有效安撫患者焦慮的情緒,致使患者在恐懼的心情中完成整個手術。醫護人員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存在語言和行為不到位的情況,不嚴格遵守手術室內的規章制度,出現態度散漫、大聲喧譁、撥打玩弄手機等現象,不尊重患者,致使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失效[4],增加了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

  3.5 醫護人員工作負荷過重

  手術室醫護人員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工作負荷過重,因此在疲勞狀態下較易引發安全事故。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缺乏工作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而新增護理人員存在知識與技術不足的情況,更易導致患者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無法全身心的圍繞手術進展開展工作,不利於患者進行有效地治癒。

  四、對策

  手術室護理是手術患者護理流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好壞決定患者的治癒效果,更決定了醫院未來的發展,故排除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尤為重要。在對86例研究物件的調查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及討論後,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防範措施。

  4.1 完善手術室管理體制

  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在確保手術安全性的同時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以患者為中心進行護理[5]。嚴格執行手術室進出管理制度、手術前後查對制度及手術過程中的無菌操作技術,認真管理手術器械及儀器,及時完成護理記錄,對手術室進行合理的佈局和規劃,保持手術室室內的肅靜與整潔,有效避免醫療安全事故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