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中醫養生視訊

  春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時節,在這個季節的養生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春季中醫養生:起居

  怡情養肝

  春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洩,喜調達而惡抑鬱,暴怒則傷肝。故春季養生,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樂觀的情緒,做到心胸開闊,愉快豁達。可趁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邀親朋好友、三五知己一同春遊踏青,登山賞花,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春季的大自然相適應,充滿生機,以利春陽的生髮。

  夜睡早起

  《內經》雲:“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春季養生宜夜睡早起,早晨起床宜披散頭髮,舒緩形體,在庭院中信步漫行,多沐浴春日暖暖的陽光,使身心感到舒暢,以順應春季生髮之氣。

  “春捂”防寒

  中醫有“春捂秋凍”、“春夏養陽”之說,初春,乍暖還寒,人體腠理疏鬆,抗病力有所減弱,應注意保暖,不宜過早脫去冬衣,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最好“捂”過“倒春寒”。春季衣裝以“下厚上薄”為宜,下厚可以收陰防寒,上薄則利於陽氣的生髮。此外,春季是流感高發季節,注意適時增減衣服以應寒溫。

  

>

  春季中醫養生:飲食

  少酸多甘

  亦即少食味酸性澀,不利於肝氣疏洩的食物,如橘子、酸菜、檸檬、番茄、食醋等,應多食甘淡健脾養胃之品,如黨蔘、淮山、大棗、蓮子、糯米、黑米、燕麥、南瓜、栗子、核桃、香菇、胡蘿蔔、紅薯、南瓜、韭菜、豬肚、牛肚、豬橫利、鯽魚、花膠等,可適當選用具有健脾利溼作用的食物以解“春困”,如茯苓、扁豆等。

  養陽祛風

  春季要注意護養體內的陽氣,少吃寒性食品,如冬瓜、綠豆等,可適當選擇具有祛風散寒作用的食品,如:大蔥、生薑、大蒜、韭菜、洋蔥等。

  1、銀荷感冒茶

  材料:金銀花10克,薄荷葉3克。

  製法:將金銀花、薄荷葉洗淨,置於杯中或壺中,注入沸水,浸泡15分鐘後,代茶飲用,可反覆沖泡。

  效用:疏風熱,清感冒。用於春季感冒、流感等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咽喉腫痛者。金銀花清熱解毒,疏風利咽,對感冒或流感病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有較好的清解作用;薄荷疏風散熱,通鼻竅,收鼻水。本品製作簡單方便,是春季養生保健,防治感冒的有效飲品。

  2、淮山紅蘿蔔鯽魚湯

  材料:淮山50克,紅蘿蔔200克,鯽魚500克,姜3片。

  製法:紅蘿蔔去皮,洗淨,切成塊狀。淮山洗淨。鯽魚去麟、腮、內臟,洗淨。燒鑊下花生油、姜,將鯽魚兩面煎至金黃色,濺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煮沸後加入淮山、紅蘿蔔,武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1.5小時,加鹽調味。***可供3-4人飲用***

  效用:健脾開胃。用於春季護養脾胃。淮山能補氣健脾養胃,是脾胃虛弱的食療佳品。紅蘿蔔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鯽魚健脾利溼。淮山、紅蘿蔔、鯽魚一同煲湯,既能益氣健脾助消化,又不傷正氣。是老少咸宜的養生食療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