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漢拳的技法介紹

  佛漢拳又稱佛漢捶,俗稱佛拳。是一種漢族傳統武術。此拳起源於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寺內武僧徐修文取諸家拳法之精華創編的拳種,它一直為寺內高僧專練之術,祕不外傳,故流傳社會較晚。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佛漢拳的技法

  佛漢拳慣於施展擒拿、分筋、挫骨、點穴閉氣等技法,運用名暗柔硬功,強調閃身貼近,挨身肩靠,轉身背撞,擰腰胯打,講究呼吸得法,力從腰發,搖身加晃膀,動動帶身法。以敏捷為主,低進高退,落地生根。全身各法運用協調一致,內外合一。體現一個"整"字,在技擊中強調以變應變,滾打巧拿,講究一式跟三打,一打有三破,做到身靈,步活,眼到,手到,上下相隨,完整一氣。 佛漢拳以徒手練習為主要內容,以對打為主要形式,強調實用,動作精巧緊湊,敏捷靈變,剛柔相濟,練功練拳,二者兼能,互為致用。 功法有鐵把功,回拉轉,五龍出洞,保守式。

  佛漢拳的概要

  ***1***高度重視反背捶正確的動作技術與功力訓練

  正確的動作技術是指能夠充分發揮機體能力的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是快速完成進攻動作的保障,是有效擊打對手的前提條件,因而要高度重視。同時,也要注意對拳背這個力點的功力訓練,平時可用拳背摔打沙袋、軟木板等,以增大拳背的硬度,提高它的攻擊力度,確保拳背不受傷。

  ***2***動作要迅猛,勁意要冷脆抖炸

  發力之前身體要放鬆,做到形鬆意緊。發力時要集力於一點,發力於瞬間,勁意冷脆抖炸,真正做到"出手如閃電,回手似觸炭"、"赴之若驚,用之若狂,當之者破,近之者亡"這樣的藝境。

  ***3***得把要準,搶打時機

  得把即得到對方的手把和腿把。只有準確得把才能施以迅猛凌厲的攻擊,得把不準,則會身置險境,全然沒有了進攻意識,故佛漢拳講究得把。得把即是戰機來至,這時要毫不猶豫地進攻對手。《六韜》說得好:"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失利後時,反受其殃"。看到有利戰機就不要放過,遇到有利時機就不要遲疑,失掉有利時機,放過有利戰機,反而會使自己遭殃。

  ***4***注意加強與其它技法的有機結合

  實戰時,由於情況千變萬化,有時用單一的方法不能很快制服對手,因而要加強反背捶拳法與其它技法的有機結合,從而在空間上形成立體進攻的態勢,在實戰距離上形成遠近結合的攻擊特色,使對手無所適從,防不勝防。
 

  佛漢拳的種類

  佛漢拳的反背捶拳法按兩拳前後位置的不同和拳法與身法的配合可分為前手反背捶、後手反背捶以及轉身反背捶三種拳法。

  以左腳左手在前的實戰預備勢為例,左拳施發反背捶技術攻擊對手為前手反背捶拳法;右拳施發反背捶技術攻擊對手則為後手反背捶拳法;以轉身身法配合反背捶攻擊則為轉身反背捶拳法。

  佛漢拳的動作

  前手反背捶

  以左腳左手在前的實戰預備姿勢開始,右腳前腳掌微蹬地面,左腳向前貼地滑步疾進,右腳快速蹬地跟進,同時身體微向右轉,左臂順肩伸肘抖腕,藉助身體向前的摧力,反臂向前彈抽,力達拳背。當攻擊動作完成後,迅速收回左拳,恢復到實戰預備姿勢。

  要點

  ***1***出拳前,左拳要鬆握,左臂肌肉儘量放鬆

  ***2***出拳攻擊時,要擰腰、順肩、送肘、抖腕,力達拳背,快擊快收,做到"出手如閃電,回手似觸炭"

  ***3***整個動作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步手合一,動作脆猛

  後手反背捶

  重複步驟一到右腳快速蹬地跟進,並向內扣轉,合胯向左擰腰,同時右臂向前順肩伸肘抖腕,同時藉助身體向前的摧力,反臂向前彈抽,力達拳背。當攻擊動作完成後,迅速收回右拳,恢復到實戰預備姿勢。

  要點

  ***1***疾步進身、合胯擰腰與後手反背捶發力要協調同動,上下渾圓一體,完整一氣

  ***2***出拳擊發時,拳要鬆握,步要靈活,力貫拳背,發力抖脆

  轉身反背捶

  轉身反背捶有兩種,一種是反擒拿型的反背捶拳法,一種是防守反擊型的反背捶拳法,本篇只述前者。以左腳左手在前的實戰預備姿勢開始,左腳蹬地擰轉,上體向右後轉體,重心移向右腿,同時左臂內旋,屈肘,肘尖向上;動作不停,左腿從右腿前上一步,上體繼續向右轉體,頭部亦向右轉,左拳背貼於後腰;動作不停,在上體向右轉體的同時,右拳反臂向右側橫向彈抽,拳眼向上,力達拳背。

  要點

  ***1***轉體要快,以頭領先,站立要穩

  ***2***彈擊抽打時,要以腰帶臂,用前臂做鞭打抖腕甩拳動作

  反背捶

  在佛漢拳的拳法體系中,具備冷脆快遠、勇猛短毒、迅猛凌厲之特點的,非反背捶拳法莫屬。反背捶拳法是一種以拳背為力點,通過伸肘抖腕的力量,反臂向前彈抽、敲砸對方頭部、胸腹、軟肋等要害部位的突發性實戰拳法。這種動作短促、勁意抖炸冷脆、神出鬼沒、酣暢淋漓、眼鏡蛇般的攻擊,往往令對手猝不及防。其迅猛的進攻態勢正如《六韜》所講:"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赴之若驚,用之若狂,當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反背捶所具備的這種天然攻擊特性,使其倍受青睞。

  實戰中,由於反背捶拳法動作隱蔽,攻擊速度快,有時完成進攻動作後,對手也很難有所反應,故其攻擊的目標不僅多而且成功率很高。攻擊的目標主要有:面門、面頰、耳門、太陽穴、後腦、胸部、腹部、軟肋、襠部、後背等。應用時,可從對手前面施以攻擊,亦可從對手後面或體側發動奇襲。只要運用得當,就可一擊中的,重創對手。

  佛漢拳的特點

  佛漢拳發展至今,在短短100多年裡,頃吐了佛漢拳歷代先師的心血及智慧的結晶,它事例了中國古典哲學、醫學、武學、人體力學,遵循佛家、儒家思想,特別吸收了道家太極陰陽學論,形成具有獨特優點的拳學體系。它以人體為依據,以實戰求真為宗旨,具有結合性、科學性、實用性、衛生健身性四大特點,它以貼身靠打,擒拿分筋挫骨,點穴閉氣為長。運用明暗柔硬勁,內外兼修,全身各法運用協調,精氣神高度統一。剛柔相濟,虛實分明,周身一家,渾圓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