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會計核算問題及對策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的頒佈實施對規範醫院管理、提高醫院財務資訊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將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類,平衡公式為“資產=負債+淨資產”,其改變了過去將會計科目分為資金佔用和資金來源兩大類的劃分方法,會計要素更明確、平衡關係更清晰,能較真實地反映醫院的經濟活動、也更方便中外醫院進行會計交流。

  二是明確了醫院收支性質,建立了“大收入、大支出”概念,指出醫院是不以營利為目的、承擔一定福利職能的社會公益事業單位,醫院的所有收入均是事業性收入,相應的支出均為事業性支出。

  三是確定了醫院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範圍,貫徹權責發生制原則,對醫療收入與藥品收入進行分別核算。四是取消了獎勵基金與事業發展基金的提取,規定了成本的列支範圍,直接增減事業基金,使醫院資金使用更具有靈活性。五是核算與管理更加科學,簡化了藥品出入庫核算手續,將藥品折扣直接打入藥品進銷差價,當藥品售出時才將折扣記作收入,避免了藥品收入的虛假性。

  然而,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環境的不斷改變,醫院會計核算資訊的真實可靠性、有用性、會計核算的謹慎性、會計資訊披露的全面性與重要性要求不斷加強。事實上,現行醫院會計核算制度還存在問題,導致上述會計資訊要求無法實現:

  (1)固定資產核算方面。首先,固定資產核算未設定“累計折舊”科目,無法對資產的新舊程度進行準確把握,不能真實反映醫院的實際淨資產。其次,醫院會計制度未規定對固定資產提取減值準備,也不能按重置價值調整賬面價值,這使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市場重置價值發生嚴重背離。其中特別是電子裝置,由於其技術含量高、更新快,客觀上存在著因市價大幅度下跌而產生無形損耗或因未來經濟效益創造能力降低而發生固定資產減值的可能。如果對已發生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不加確認,必將導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相背離,這不符合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2)接受外部投資核算方面。醫療機構的籌資渠道已趨向多元化,但由於醫院會計制度下未設定接受投資的會計核算科目,也未對該類業務的會計處理作出相應規定,以致醫院在收到投資時所作會計處理不一致;在按協議分派投資所得時,不是作收入衝減,就是作支出增加。這樣的會計處理混淆了投資與債權的不同性質,混淆了醫院資本金與投資人權益的數量界線,人為調節了營業收支,違反了分派紅利不得稅前列支的規定,不但可能使醫院會計資訊喪失可比性,還將直接導致醫院會計資訊失真。

  (3)成本核算不準確。管理費用分攤不合理,管理費用所包括的範圍較廣,除醫院管理部門費用外,還包括為醫療、藥劑、管理等部門服務的輔助部門費用及借款利息費用等。管理費用的大小直接影響醫療服務成本、藥品銷售成本和製劑產品成本,最終將影響到收支節餘和淨資產。而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簡單地將管理費用按人員比例在醫療成本與藥品成本中進行分攤,並不能準確反映醫療成本和藥品成本。

(4)成本費用核算約束力不強。目前,醫院的成本專案標準不一,不僅造成會計資訊失真,且可能使行業間的會計資訊失去可比性;同時,由於缺乏統一規範的成本開支範圍,也使醫院支出具有較大隨意性,可能會導致產生侵吞國有資產的腐敗行為,使醫療收費價格的測算和制定喪失客觀和公平。

  在此,筆者提出如下完善現行醫院會計核算制度的對策:

  第一,完善利息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發生的借款利息費用在期間費用中的“管理費用”科目核算,存款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為適應醫院成本核算和醫院負債經營現狀,規範期間費用核算範圍,客觀反映債務資金的利息負擔情況,正確分析資金的利用效益,筆者建議把原在“管理費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納入統一設定的“財務費用”科目核算。

  第二,建立科學的期末資產會計核算計價方法。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會計從業人員對會計核算所處環境作出合理判斷,在不能準確判斷時,要求其採取謹慎性原則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因此,基於企業會計經驗及市場競爭和供求關係的變化,醫院應對存貨類資產採取成本與淨現值孰低法提取存貨跌價損失;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對佔醫院資產比重較大的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對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以應對市場風險,避免資產實減虛增。

  第三,對各種裝置及時入賬並計提折舊。醫院會計核算是否準確將影響到醫院的固定資產、負債及收支節餘。部分醫療器械公司為進行促銷,往往讓醫院先使用其裝置後再簽訂合同,約定在裝置使用期內分期付款或使用一段時間後再付款。因此,從開始使用裝置到最終付款期間,由於合同不能及時報財務轉作固定資產而計提折舊,因而增加了受益科室的收入而未增加相應成本,造成受益科室盈利虛高,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因此,在購入裝置時,醫院採購部門應及時將合同及相關手續通報會計部門,由會計部門及時入賬並對相關裝置計提折舊,以反映醫院真實的財務狀況。

  第四,審計醫院的成本。應對醫院成本進行審計核查,主要是審查醫院成本核算是否堅持了歷史成本原則、可比性原則、一致性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分別核算原則。歷史成本原則要求審查醫院成本是否是醫院實際發生的經濟資源消耗,只有建立在實際發生基礎上的費用,才能保證會計核算與會計資訊真實可靠;可比性原則要求醫院會計核算必須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提供相互可比的會計核算資料;一致性原則要求醫院進行成本核算採用的會計程式和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不能隨意更改會計核算方法;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收入、費用的確認應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作為確認計量標準;分別核算原則要求審查醫療成本和藥品成本是否分別設定了相關賬戶,是否進行了分別核算,只有嚴格區分醫療成本和藥品成本支出的界限,才能正確計算醫院當期損益,正確反映醫院醫療服務和藥品銷售過程中的實際耗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