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檢驗畢業論文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主要是指對臨床標本進行正確地收集與測定,並通過及時與準確的報告,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提供依據。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臨床醫學檢驗中的實驗誤差

  [摘要] 在 臨床 醫學檢驗中,難免會出現由各類原因所導致的誤差,這些誤差的存在不僅降低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還容易造成誤診,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對誤差的種類和來源進行了介紹,並在對其特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如何控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醫學檢驗;誤差;臨床;醫療質量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的國民 經濟得到了飛速的 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也在此期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檢驗學也逐漸獨立出來,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技術的進步為臨床診斷 工作的優質進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醫學檢驗工作中的誤差大多集中在檢驗前、檢驗中、檢驗後這三個環節當中,因此工作人員想要對檢測誤差進行更好的控制,關鍵就是要從這三個環節入手,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誤差的發生,為醫生的臨床診斷提供更加準確、科學的依據。

  1 誤差的種類及來源

  1.1 系統誤差

  在工作人員操作檢測儀器的過程中,患者的感官障礙以及儀器由於沒有校正而產生的偏差均會導致檢測誤差的發生,使檢測值偏離真實值,此類誤差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消除,也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予以避免[1]。

  1.2 隨機誤差

  隨機誤差也被稱為是偶然誤差,指的是除系統誤差外剩餘部分的誤差[2]。隨機誤差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其觀察值不會出現系統性或方向性的變化,變化的隨機性極強。

  2 誤差的特徵

  2.1 系統誤差的特徵

  系統誤差指的是在連續或者一系列測量結果中存在的具有相同變化傾向的偏差,它是由恆定因素所引起,因此會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重複多次出現。系統誤差的大小基本可以通過實際測量來了解,也可以通過正確的措施進行糾正。

  2.2 隨機誤差的特徵

  隨機誤差的符號和絕對值變化並不具備明顯的傾向性,因此不容易通過採取某些措施的方式進行控制。當測量次數達到一定值時,正負誤差出現的概率會趨向一致,因此隨機誤差的總體均數為零,具有抵償性特徵。隨機誤差的資料分佈呈正態,具有明顯對稱性特徵,所以其算術平均數會隨著測量次數的增加而逐漸接近真實值。

  3 誤差的控制

  3.1高度樹立檢驗質量意識,確保醫療質量提高

  臨床檢驗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體醫療水平的發展。如果沒有真實準確的檢驗結果為依據,就會影響臨床檢驗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要加強檢驗工作的建設,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證良好的醫療質量。在檢驗工作中,要始終圍繞質量這一核心, 教育工作人員牢固樹立質量意識,使每個人都能認識到質量是工作發展的唯一保證。

  3.2 開展新業務,引進新技術

  當今 社會是一個知識高速更新的時代,檢驗人員想要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就必須要積極主動地瞭解國內外有關領域的最新動態,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更好地對新裝置進行使用。同時,有關方面也應注意加強對新裝置和新技術的投入力度,以便從技術上確保檢驗工作的準確性。

  3.3 加強檢驗與臨床的交流

  在標本檢驗過程當中,檢驗前所佔的時間佔全部時間的57.3%,而且,分析前的工作全部由醫生和護士來完成,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和檢驗人員必須加強交流與協作[3-4]。檢驗人員一方面要向醫護人員介紹醫學檢驗方面的新技術和臨床意義,另一方面也要多深入病房,聽取醫護人員對檢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於及時發現和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4 提高受試者對處理或醫囑的依從性

  受試者執行或不完全執行應接受的處理,也是臨床檢驗誤差的一個來源,提高依從性的常用方法有:簡單明確的醫囑;為患者制定簡便易行的服藥時間表;必要的操作示範;讓患者交回未服用完的藥品;監督或檢查;監測血液或尿液標本。

  3.5 避免 報告偏倚

  報告臨床檢驗結果時一定要提供足夠的資訊全面反映臨床檢驗的設計、資料採集和 統計分析過程,以使讀者在理解上不產生偏差[5]。除此之外,臨床試驗報告還應對以下三個問題進行認真分析。

  3.5.1 檢驗是否按照 計劃進行任何一個臨床試驗,最根本的問題是各對比組具有可比性[6]。因此,在彙報臨床檢驗結果時,應比照試驗計劃,檢查檢驗過程有無意外情況及有無採取相應的措施。

  3.5.2 與其他檢驗結果比較臨床檢驗結果應有合理的專業解釋,與其他同類型的檢驗應有一致的結果,在與其他檢驗對比時,應注意比較研究人群是否相同,再比較檢驗結果的差異。在報告中最好給出效應指標的可信區間,以便和多個同類型檢驗結果比較。

  3.5.3 臨床意義有意義的臨床檢驗,其結論應能適用於相應的研究人群或一般人群。在做推論前,應說明樣本對研究人群的代表性,並用假設檢驗的P值說明統計推論的可靠性。此外,費用到效益分析也是反映檢驗結果臨床意義的一個方面。

  4 總結

  總的來說,想要避免醫學檢驗中的誤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定期開展 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性。②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做到賞罰分明,以便更好地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③制定科學、合理的檢驗流程,讓工作人員有章可循。④加強 管理工作,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操作行為。

  相信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醫學檢驗工作的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叢玉隆.臨床實驗分析前質量管理及對策[J].中華醫學檢驗雜誌,2004, 27***8***:483-487.

  [2]葉應嫵,王毓之,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2006.

  [3]趙振軍,郭玉芬.要重視臨床檢驗分析前的質量控制[J].2008,5***36***:189-192.

  [4]加強檢驗與臨床的溝通以促進標本採集質量的提高[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2006,5***7***:1028-1029.

  [5]趙來.重視檢驗報告的法律責任[J].中國醫藥導報,2005,2***18***:114-115.

  [6]馬斌榮.醫學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