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子的故事_八仙的傳說之韓湘子的故事

  韓湘子是古代漢族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有說法稱他是唐朝韓愈的侄孫子韓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韓湘子的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韓湘子的故事:葫蘆島傳說

  有兩隻鳥,男的是韓湘子,女的是林英。站在海邊石頭上修仙。等到兩人都修行出人形來了,後來結為連理。到新婚那天晚上,入了洞房,韓湘子總是看書,也不睡覺。這樣過了一夜,韓湘子就跑了,一跑就跑到終南山,上山修仙去了。

  他跑了,林英挺想他呀,就上後花園排香去了。這林英也是修行人,手一指南天門,南天門就開,也挺厲害的。她一排香,她丈夫就知道了。韓湘子也想媳婦了,他說:“手指南天門自開,一排香菸噴滿懷,有心要回韓家去,又怕不讓再出來。”他一想:有了,我變個雲遊道士,左邊胳膊掉下一為,悠了悠了我就上韓家大門口去化緣。把他媳婦唸叨得心忙手亂的,她打發丫鬟小秋白:“去看看去。”秋白問老道:“你或化磚來或化瓦,或化石頭修觀臺,或化柴米做齋飯?”老道對丫鬟說了。秋白回來告訴林英:“這老道不化磚不化瓦,不化石頭修觀臺,不化柴米做齋飯,化和大嫂見一面。”林英一聽就出來了,問這老道是哪兒的。他說:“我是終南山的老道。”

  林英說:“你是終南山的老道,你可知終南山的老虎洞口朝哪開?”

  “老虎洞口朝南開。”

  “終南山有二九一十八棵仙桃樹你知道嗎?”

  “終南山有二九一十八棵桃樹我也知道,是九棵正來九棵歪。”

  林英說:“你是終南山的道士,我打聽個人你知道不?”

  道士說:“打聽誰呀?”

  “我打聽終南山的韓湘子。”

  “你要打聽韓湘子我知道,我們在一起吃過飯,在一塊攪馬勺。”

  “你要知道韓湘子,回去你給我捎個信兒,我給你幾頓齋飯不費難。”

  “你要想終南山的韓湘子,你就坐我懷裡來。”“老道你***!”吩咐丫鬟小秋白:“你給我打!”小丫鬟一打,老道一變,駕丹去走了。林英一看是她丈夫,氣得直跺腳,招呼:“丈夫你快回業,我也跟你上天台!”

  “你肉眼凡胎怎能上天台,鐵樹開花再度你來。”

  韓湘子修仙還得讓皇上封一下。他到皇上那兒化銀錢。皇上說:“給吧,你要多少哇?”韓湘子拿個小筐,“我就要這一小筐,把它裝滿為止。”皇上一看這小筐,也就裝幾塊金子,就讓人給他裝。可咋裝也裝不滿。把皇上的金山銀山都裝進去了,才到半筐。皇上一看說:”哎呀,這好像神仙來了。“韓湘子說:“謝主隆恩!”“嘩啦。”把金子銀子都倒出來了,一個金山,一個銀山。“金山銀山全不要,就要萬歲金口玉言。”這韓湘子就成仙子了。

  韓湘子的故事:吹簫會龍女

  韓湘子在八仙中是個清雅俊俏的書生,他手中的神篇名為紫金簫,是用南海紫竹林裡的一株神竹做的。據說,韓湘子這支神簫還是東海龍王的七公主送他的。

  有一年,韓湘子漫遊名山大川,到東海之濱,聽說東海有龍女,善於音律,精於歌舞,很想會她一會。因此,他天天到海邊去吹簫。這一日,三月初三,正是東海龍女出海春遊的日子。夜裡,龍女聽見海邊傳來一陣悠揚悅耳的長簫聲,聽得驚呆了。

  韓湘子的簫聲擾亂了龍女的心,那聲聲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邊走來,化作一條銀鰻來會吹蕭郎。

  韓湘子一曲吹罷,大湖退去十里遠。

  這時,他發覺灘頭上有一條誤了潮的擱淺銀鰻,正淚光瑩瑩地抬頭望著他。

  看她的神情似乎還陶醉在樂曲聲中,韓湘子又好氣又好笑說:

  “鰻兒呵鰻兒,難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奧妙?你若是個知音,請把我的情意傳到水晶龍宮去吧!”

  鰻兒聽了,連連點頭。

  韓湘子十分驚異,出於好奇心,他又吹起了玉屏蕭。想不到,銀鰻深通人性,居然在明媚的月光下婆娑起舞,跳起神奇的舞蹈。舞姿之優美,神態之奇異,世上罕見。連闖蕩江湖遊遍名山的韓湘子也愣住了。

  那銀鰻在月光下不停地閃腰,盤舞,旋轉……速度越來越快,節奏越來越緊,突然銀光一閃,鰻兒不見了,只見月影中站立著一個天仙般的龍女,柳葉眉,杏花臉,玉筍手,細柳腰,金紗披身,蓮花鑲裙。舒腰好似嫦娥舞,起步賽過燕掠水,把個韓湘子也弄糊塗了。

  龍女邊舞邊唱:

  寂寞龍宮呵聞簫聲。

  使君一曲呵鳳求凰,妾應伴舞呵到天明。

  歌舞聲中,月兒漸漸西墜,潮水慢慢回漲、天快亮了。忽然,一個浪頭撲來,鰻兒、龍女都不見了。這樣情景,一連發生了三個晚上。

  這一天,韓湘子又來到海邊吹簫。不知什麼緣故,吹了大半天,龍女就是不出海來。難道玉屏簫失靈了?氣得他把心愛的玉簫摔斷,龍女還是沒有重來。

  韓湘子正沮喪地往回走,忽聞背後有人喊他。回頭一看,卻是個陌生的老漁婆。老漁婆朝韓湘子道個萬福說:

  “相公,公主感謝你的美意,特地差我出來傳話。實不相瞞,前幾夜在月下歌舞的乃是東海龍王的七公主。因事情敗露,被龍王關在深宮,不能前來相會。今天她叫我奉獻南海普陀神竹一枝,以供相公制仙簫之用。望相公制成仙簫,譜寫神曲,以拯救龍女脫離苦海!”

  說罷,老漁婆遞上神竹一枝,便化成一陣清風不見了。

  韓湘子將神竹製成紫金簫,從此斷絕了在塵世遊蕩的念頭,進了深山古洞,日夜吹簫譜曲,果然練出了超凡絕俗的本領。

  後來,八仙過海,韓湘子神簫收蛇妖,妙曲鎮鰲魚,大顯仙家神通;而東海龍女呢?卻為了偷送一枝神竹,被觀音大士罰為侍女,永遠不得脫身。

  傳說,東海漁民至今還常常聽到海上有深沉的簫聲,那是韓湘子想念龍女,心中煩躁,在天上吹簫呢!

  韓湘子的故事

  根據歷史記載,韓湘子本來名叫韓湘,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的侄孫,曾經考取進士並擔任當時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職。

  在官方的歷史著作中,並沒有說他修道成仙。而在另一些著作中有記載說,韓愈有一位修行道術的侄子,他不聽從叔叔的勸告,不喜歡讀書,使得韓愈非常氣憤。但是,經過修煉後,韓湘子能施展一些神奇的法術。後來,人們就把這兩代人的事蹟糅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韓湘子成仙的傳說故事。

  據說韓湘子成了神仙后,還曾經試圖說服叔叔韓愈進行修煉,但遭到叔叔拒絕。在民間的形象中,韓湘子是一位擅長吹奏笛子的年輕人。

  傳說韓湘子生有仙骨,率性而行,對繁華豔麗之事感到厭惡,喜好恬淡清幽。佳人美女,不能讓其為之心動;美酒佳餚,不能讓其為之喪志。他專心致意地勤於修煉,潛心鑽研道學。韓愈屢屢勸他要好好作學問,韓湘子卻答道:“我所學與您所學是不同的。”韓愈因此發怒而斥責他。

  一天,韓湘子出外訪道尋師,恰遇呂洞賓和漢鍾離,於是韓湘子離家出走,跟隨二人學道,並得其真傳。後來,韓湘子游歷到一地方,見一片桃林,仙桃紅熟,他攀樹摘桃,不想樹枝突然折斷,韓湘子墮地而死,尸解成仙。

  韓湘子想度化韓愈,但韓愈不通道學之事,於是他就先用法術來打動他。正好那年天大旱,皇帝命韓愈去南壇祈禱上天降雨雪。韓愈祈求多次,亦不見雨雪從天而降,因此面臨著被罷官的危險。韓湘子裝扮成一道士,在街頭立了一招牌,上面寫著:“出賣雨雪。”有人見此,馬上通報韓愈,韓愈即派人請他一起代為祈禱。只見道士登臺作法,瞬間,天降鵝毛大雪。韓愈卻不信這是道術使然,於是對道士說:“這雪是我求來的,還是你求來的?”道士說:“是我求來的。”韓愈說:“有何憑據?”道士說:“這雪三尺三寸厚。”韓愈派人一度量,果然如其所說,韓愈這才相信道術不同凡響。

  有一天,是韓愈的生日,親朋好友登門致賀,韓愈設大宴招待他們。湘子不期而至,向韓愈祝壽。韓愈見到他是又喜又怒,湘子坐在席間,韓愈問他:“你長久遊歷在外,不知你的學問是否有長進,請作一首詩,來表達你的志向。”韓湘子開口便吟:

  青山雲水隔,此地是吾家;手扳雲霞液,賓晨唱落霞。琴彈碧玉洞,爐煉白硃砂;

  寶鼎存金虎,芝田養白鴉,一瓢藏造化,三尺新妖邪;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

  有人能學我,同共看仙葩。

  韓愈聽完他所吟之詩,問他:“你難道有造化自然的本事嗎?”於是韓愈命他造酒開花。韓湘子即搬了一酒樽到大廳,並以金盆將其蓋住。過了一會兒,開樽一看,美酒已成。韓湘子又聚土成堆,很快,只見盛開碧花一朵,花與牡丹一般大小,但顏色比牡丹更華麗。花上有金字二行: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不明白這是何意。湘子說:“天機不可洩漏,日後自會應驗。”在坐的賓客無不稱異。酒席散時,韓湘子又向韓愈告辭而去。

  唐憲宗時,韓愈因諫迎佛骨,惹憲宗大怒,貶韓愈為潮州刺史,限日動身。韓愈別離妻兒,往潮州而去。走了不到幾天,寒風急起,大雪紛紛。韓愈走到一處,雪有數尺之深,馬難以前行,附近不見一戶人家,不知路在何方。想循路而退,也無歸路。風颳得緊,雪飄得急,韓愈是全身溼透,難捱的凍餓,萬般愁苦無處訴說。就在韓愈絕望之時,只見一人冒著嚴寒,掃雪而來,一看竟然是韓湘子。韓湘子問韓愈:“您還記得那花上所寫之聯嗎?”韓愈問:“這是什麼地方?”韓湘子答道:“這裡是藍關。”韓愈嗟嘆良久,才說:“事物既然有此定數,我為你補齊那花上之聯。

  《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於是韓愈與湘子到藍關傅舍中借宿,韓愈這才相信湘子所說皆是真實的。這一夜,韓愈與韓湘子談論著往來之事,修真的大道,韓愈是心悅誠服。第二天,辭行之前,韓湘子取出一瓢仙藥,對韓愈說:“服一粒,可以禦寒暑。”韓愈恍然大悟。韓湘子說:“你不久就會回來,不止是沒病,還將再被朝廷重用。”韓愈問道:“我們後會有期嗎?”韓湘子答道:“不知道。”於是飄然而逝。後來韓湘子再度度化韓愈,韓愈終於也得道成仙。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韓湘子的故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