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攝影的訣竅

  建築攝影的後現代表現是一門頗具研究價值的新課題,要求攝影者在攝影之前創新觀念思維與行為實踐方式。打破傳統的為塑像而照像的時間觀念,提出新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指導。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建築攝影的技巧,分享給你們!

  :保持相機水平

  自然界是原始的、無規律的、隨意生長的,所以無論怎樣拍攝都無可厚非,但建築攝影不同。在嚴謹的建築攝影中,建築物的自身的豎線都應平行於照片邊緣。要拍出這樣的照片並不困難,只需要在拍攝時讓相機保持水平即可。這樣拍出來的建築物才可以保證不變形,保持真實的樣子。但鏡頭的可視角度有限,如果站在地面上拍攝很高的建築物,豈不是完全拍不到?一旦仰拍,建築物就必然會發生變形,所以一支視角範圍很大的廣角鏡頭就非常實用,比如佳能新出的EF 11-24mm F4L USM超廣角變焦鏡頭。

  建築攝影的訣竅:光圈大小

  眾所周知,光圈是處在鏡頭中由多枚金屬葉片鄰次堆疊形成的近似於圓型的通光孔徑。光圈葉片越多、小孔越接近於圓形,成像效果越好。為了保證圖片質量,我不建議直接使用最大或最小的鏡頭光圈值,但是如果想要讓照片表現出星芒的效果,往往就需要使用小光圈拍攝。想要出現星芒,有三點必不可少:點狀光源、小光圈和長時間曝光。而路燈就是星芒最好的表現載體。

  建築攝影的訣竅:拍攝時機的選擇

  有人說,又不是拍人像,怎麼還有拍攝時機的選擇?當然,因為一天當中只有那麼十幾分鍾是最適合拍建築物的,當然要選擇好時機。繁榮的城市最大特點就是每到夜晚便會燈火通明,而白天天空總是那麼亮,建築物的陰影處總是那麼暗,想要平衡光比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能做的就是等,耐心等。等到太陽落山之後,天空的亮度逐漸減弱,城市的燈光逐漸亮起來,在路燈亮起之後的十幾分鍾便是一天當中的黃金時段,自然光和人造光得到了完美的平衡,天空的色彩由白變藍,色彩更加豐富。

  建築攝影的訣竅:曝光時間

  拍攝建築攝影時優先保證光圈處於最佳數值F8,ISO感光度數值保持在ISO100,為了保證水平必須使用三腳架,所以唯一看似不重要的就是快門速度了,愛是多少是多少吧,反正我有架子,光圈優先讓相機自己算去吧。可能很多人都會這麼想。在拍攝建築時卻偏偏應該使用手動曝光模式。先將光圈、ISO預先調好,開啟佳能相機的實時取景模式,多按幾下INFO按鍵,就會在實時取景模式下顯示直方圖。調節快門速度,直方圖的波形就會發生變化。我們只需要調節波形到直方圖最右側的部分沒有高光溢位即可,而剩下的工作請交給後期處理。只要是佳能相機的RAW格式,都有調回來的可能。另外,想要出現不同的效果,可以在鏡頭前加入濾鏡,中灰濾鏡可以減弱光照強度,常用ND數字來表示減弱的光線級數。

  建築攝影的訣竅:鏡頭的使用

  移軸鏡頭不僅僅可以通過移動來獲得更大的像場,也可以通過傾斜鏡頭來強行改變鏡頭的焦平面,從而獲得特殊的拍攝效果,城市的夜景燈火輝煌,是拍攝大量光斑的好題材。

  建築攝影的訣竅:構圖

  建築攝影當中,構圖可謂是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構圖技法千萬種,在建築攝影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線條的表現。直線也好,曲線也罷,表現出來才有明顯的構圖感。

  通過對建築學中經典建築案例拍攝過程的回顧,探討了建築師與建築攝影師的合作方式,結合對當代建築攝影多元視角及其特徵的歸納,揭示出建築影像背後所隱含的各種意圖和具體控制,以此闡述建築攝影對當代建築學演進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