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築攝影的清晰度

  研究和分析建築攝影的視覺語言,有利於指導攝影師更好地組織畫面構圖形式,使自己的拍攝意圖和中心思想得以強化,讓更多觀看者得以感受攝影師要傳達的訊息,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分享給你們!

  :

  一幅以建築為拍攝題材的作品,如果建築主體被表現得模模糊糊,沒有足夠的清晰度,那麼無論它的構圖有多麼創意,用光是如何講究,視覺有多麼的衝擊,也只能是一幅現代創意派或其它流派的作品,而不能成為一幅專業水準的建築攝影作品。

  就拍攝靜態的建築而言,下列措施將會有效地提高照片的影像清晰度:

  1、精確調焦、控制景深。

  由於建築專業的讀者一般都要求照片能有全面清晰的影像,而攝影的拍攝物件又是如此龐大,因而一般都採用縮小光圈、加大景深的辦法來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其它僅需要畫面中獲得區域性清晰的攝影相比,建築攝影的景深控制就顯得簡單得多。在拍攝空間層次複雜、前後距離拉得較開的建築,如何選擇最佳調焦物平面是精確調焦的首要問題。

  2、使用高解析度的鏡頭。

  獲取影像高清晰度的基礎是首先要拍攝出一張解析度極高的底片,而鏡頭的解析度在其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當底片***反轉片***需要被製作成大型廣告燈箱片時,使用高解析度的鏡頭就顯得更為重要。

  3、使用感光度低的膠片。

  底片的清晰度和顆粒度直接與底片的感光度有關,而影像的清晰度又受底片的清晰度和顆粒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感光度低的膠片顆粒細膩,感光度高的膠片顆粒較粗。使用低感光度底片時快門時間將會相對延長。

  4、使用三腳架拍攝。

  對於需要經常運用小光圈***長快門時間***來提高影像清晰度的建築攝影不宜採用手持拍攝,而防止相機震動的最有效措施是將相機固定在穩固的三腳架上拍攝。

  5、使用大片幅膠片。

  鏡頭和膠片的解析度相同時,底片的尺寸大小直接影響用此底片所製成的照片的清晰度,放大倍率越高,影響也就越明顯。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上述各種提高影像清晰度的措施中,使用大片幅膠片是所有需要採取的措施中慎之又慎的措施。因為大片幅膠片需要使用散頁片型相機,與具有透視調整功能的中、小片幅相機相比,雖然會因為片幅的加大而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但散頁片型相機的裝片、取景、調焦、拍攝都遠比中、小片幅的相機複雜,而且體積大、重量重,不利於輕裝攜帶拍攝建築。當然,對於商業化的建築攝影而言,由於不同片幅的底片賣價差距極大,上面提到的散頁片型相機的種種不利因素,與價位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6、運用沙依姆弗勒***Scheimflug***定律。

  其含義是當被攝體主平面、鏡頭板平面、膠片平面被調至三個平面的延長面相交於一線時,被攝體主平面上的任何一點都能在底片上結成清晰的影像,再加上適當地縮小光圈就可獲得極限景深。該定律不但在廣告攝影中使用頻繁,在建築攝影中也受到一定的重視。使用沙依姆弗勒定律的實際意義在於無論使用多大光圈,影像均可獲得全面清晰,這對於因控制快門時間而不得不採用大光圈時有實際的應用價值。但沙依姆弗勒定律只適用於被攝體的一個面在影像上得到全面清晰,不管這個平面是垂直的還是水平的,或者是傾斜方向的,而對於要同時提高被攝體多個面的影像清晰度,則還需要縮小光圈來加以配合。反之,利用反沙依姆弗勒定律則可以使處在同一平面的被攝體一部分實、一部分虛,這隻有使用了透視調整相機並應用反沙依姆弗勒定律才能出現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