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的經驗分享

       學習是人生中這輩子都不會中斷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學習的經驗。經驗不足,但也希望能對閱讀的各位有點用。

  這是我今天站在這裡,希望能講明白的一件事。我們可以先來捋一捋。一個好的分數代表的是什麼?我考了90分,而你考了80分,可能會有各種原因。但如果我長期考90分,而你長期考80分,那麼,有一個問題是可以說明的,在學習上,你沒有我做得好。可能你沒有我來得努力,可能你的學習方法沒有我來得高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問題就很好解決了,你努力不夠,那就繼續努力啊;你的學習方法不行,那就找個更適合你的學習方法就可以了。

  努力不夠,學習方法不行,也是很多家長在叫我們做的事。小時候,我媽也是那個經常苦口婆心告訴我她有多麼不容易,讓我好好讀書的人。她會非常嚴格的檢查我的作業,無論我考得好還是考得不好,她都會叫我繼續努力。但實際上,她的這些方法對我提高成績沒有任何真正的幫助。讀7年級的時候,我是個成績普普通通的學生,如果全部以100分來計算,我當時的語文成績在75分左右,數學成績在70分左右,英語成績也在70分左右。可是當我進入8年級的時候,我的語文就提高到了85分左右,數學和英語更是經常考90分以上。是什麼讓我的成績有大幅提升的?

  不是努力,因為我前後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基本沒有多大差別。也不是學習方法,雖然我讀了幾本方法類的書,其中的《一日學習法》也確實對我找到好方法提供了很多靈感。但我想,更關鍵的,是心態。是的,是內心催生出的一種積極主動去學習的心態。如果沒有主動學習的心態,任何好的學習方法,都很難產生好的效果;任何使出洪荒之力的努力,也都很難堅持下去。

  所以,我想分享的學習經驗,不是教大家如何把文言文背得滾瓜爛熟,如何把單詞抄在單詞卡上以便隨時記憶,如何利用好錯題本把知識漏洞補起來。我想分享的是如何主動去學習,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兒。

  1、為你自己讀書

  我認為首先,應該端正學習態度。我相信在座的同學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既然智商都差不多,為什麼有的同學可以掌握許多知識,考得很好,而有一些同學卻不能做到呢?也許答案有很多,但歸根究底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只要學習態度變好了,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考出更好的成績。

  其次,我希望同學們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有了濃厚的興趣,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之後,其作用必定是巨大的。並且,學習一定要有目的、計劃。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學習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一個目標,就會在學習中迷茫;如果沒有一個計劃,學習就會懈怠。我認為首先應結合自己的實際定好一個目標。然後制定每天的學習時間表,並且在每一次月考過後,根據自己成績的變化加以適當的調整。如果執行不了,就請家長來幫忙監督。當然,最終的結果必須是能自我約束。

  也許你的學習很糟糕,生活也很糟糕,但是如果你能仔細觀察,仍然會有不少有成就感的事。我當時每天都會把自己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記在一個本子上:這次考試提高了1分,寫作業時沒有再問同學要答案,睡覺前居然半小時的書……別怕這些“成就”多麼不值得一提,每天記下來看看,每週翻出來看看,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3、每天逼自己讀點書

  其實,無論作業再多,每天讀半小時書的時間還是有的,再不濟,讀15分鐘絕對沒問題吧。看哪些書呢?我個人建議如果時間比較零碎的話,最好讀一些勵志類的,科普類的雜書,比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七堂極簡物理課》《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等有大段的時間了,再讀些小說,也不用逼自己非得讀世界名著,比如《島上書店》《追風箏的人》。讀書有時候其實也算是一種休閒,作業累了,看會兒閒書,看著看著,或許就有了興趣。閱讀還能讓你的大腦更適合學習。

  4、找個榜樣

  你身邊有沒有比你優秀的人呢?有的話就可以直接拿來做榜樣啦。你也可以讀些名人傳記來做榜樣。你還可以拿你現在喜歡的偶像來做榜樣,看看他的身上有什麼閃光的地方。只要你去挖掘,身邊的人也都會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5、瞭解一下你的目標學校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目標學校,可以設定一個。然後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實地走一走,感受一下。沒有這種機會,也可以在網上了解一下。

  6、自己的事自己做

  我相信每一個熱愛學習的人,首先都是熱愛生活的人。所以,先試著自己的事自己來做,跟父母提提要求,房間的佈置啦,零用錢使用啦,都爭取讓自己來作主。單純的只是做家務是很難讓生活五彩繽紛的,但是如果家裡一些事你有了決定權,生活就真的會變很有趣味。

  我相信,如果你們做好這6條,很快就會找到主動學習的力量。當你有了這樣的心態,再改善一下學習方法和考試的技巧,成績提高就不是問題了。
 
        當然了 。學習最重要的也還有課堂,就是上課這四十分鐘。首先我們的大多數知識都是有課堂上獲得的,而且我們在學校裡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上課。所以我認為抓住課堂是學習的根本,而我認為抓住課堂就是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細聽講、多思考、勤練習,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還有就是課後複習。複習,就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一個知識全面化,系統化的過程。我們要充分利用複習的時間把課本的知識掌握牢固,做到成竹在胸。再則,就是要處理好平時與考試的關係。平時複習,一定要有周密的學習計劃,七門功課時間安排合理,注意七門齊頭並進,平衡發展。周密計劃能夠充分利用空餘時間學習,合理安排時間休息,做到勞逸結合,既使人感到充實又能不覺得疲憊,既有規律又有效率。

  總而言之,學習需要循序漸進,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包括預習、上課、複習的學習方案,使我們的成績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