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攝影的器材問題

  建築攝影在打破其“中規中矩”的模式的同時,其視覺語言也越來越多樣化。視覺語言與照片所呈現出來的畫面形式是密不可分,同時又要體現拍攝意圖。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分享給你們!

  :合理配置攝影器材

  就器材而言,建築攝影與其它攝影的一個很大區別在於器材應該能對照片中的透視失真現象予以校正。目前,在眾多品牌的35mm、120相機的生產廠家中,已有相當部分都開發生產了能對照片中的透視失真現象予以校正的透視調整鏡頭或透視調整相機。

  透視調整相機的透視調整效能

  平移量

  即鏡頭的像平面中心相對膠片平面中心所作移位的幾何量,以毫米計,它是反映相機透視調整效能的最基本資料。對於同一片幅的相機,平移量越大則相機的透視調整效能就越好。但對於不同片幅的相機,就不能用單一的平移量來比較它們的透視調整效能。

  平移量與片幅尺寸的比值

  比值越大透視調整效果也就越佳。對於不同片幅的相機,由於底片尺寸不同,判斷它們的透視調整效能時就不能單看該機的平移量,還應看看它們的比值。一般而言,任何片幅的相機,當其比值達到0.46***參照尼柯爾PC28透鏡調整鏡頭橫拍時的比值***時就應該能滿足各種場合的建築攝影。

  鏡頭的像角

  普通相機鏡頭光學系統的光軸與膠片畫面中心軸的位置是固定的,因而鏡頭的基準像場可按膠片畫面的對角線尺寸設計。但對透視調整相機來說,鏡頭的基準像場必須比膠片畫面的對角線尺寸大得多,否則在透視調整時膠片的畫面就會移到鏡頭的基準像場以外。因此,透視調整相機的鏡頭需要有一個大像角來與相機的透視調整量相匹配,這對能否有效發揮機身的透視調整功能十分重要。一般來說,在透視調整相機所配套的鏡頭群中一定有與機身平移量完全匹配的鏡頭。

  透視調整相機簡介

  35mm相機及其透視調整鏡頭

  如果對膠片的片幅沒有刻意的要求,配有透視調整鏡頭的35mm單反相機應是很好的選擇,它不但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操作簡易,而且一般都擁有可互換的、豐富的鏡頭群。目前尼康、佳能、徠卡、美能達等相機廠均生產透視調整鏡頭,如佳能相機的TS-E 24mm、45mm和90mm透視調整鏡頭,徠卡R系列相機的28mm透視調整鏡頭,美能達相機的35mm透視調整鏡頭,尼康相機的28mm、35mm 和 85mm透視調整鏡頭。

  120型透視調整相機

  這種相機是指通過曝光窗處磨砂玻璃屏取景的相機,對影像可作透視控制調整,鏡頭和膠片後背均可更換。120型透視調整相機的吸引力在於它具有散頁片型相機的大部分基本功能而又可以在日光下方便更換120膠捲,同時在價格、體積、重量、可操作性,以及膠片的後期製作等方面都明顯優於散頁片型相機,因而在建築攝影中應用十分廣泛。騎士VH-R 69、Arca-Swiss F69、Plaubel 69W proshift、林哈夫 Super Technika23以及哈蘇FlexBody和ArcBody等機型都是幾種具有代表性的120型透視調整相機。

  散頁片型相機

  散頁片型相機是指那些能拍攝4×5英寸、5×7英寸、8×10英寸膠片的相機,其中4×5英寸是使用最廣泛的機型。儘管該類相機體積大、重量重、攜帶不方便,操作複雜,每次拍攝又都使用散裝頁片,但大底片能獲得顆粒細膩、質感真實的效果,並能通過調節鏡頭板和後背的仰俯、平移、升降來控制影像的景深和全方位的透視校正,因而在建築攝影***特別是商業攝影***中仍佔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散頁片型相機主要分為兩種型別:行動式***摺合型***和單軌式。前者鏡頭板的升降和仰俯擺動雖不如後者的幅度大,但因其重量輕、體積小、攜帶方便。林哈夫Technika 45、騎士***Horseman***45FA是行動式的代表,而瑞士仙哪***Sinar***、荷蘭金寶***Cambo***45SF和騎士LX機型則是單軌式的代表。***編者注:關於大片幅相機攝影可參考本刊2001年第10期的“大片幅攝影”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