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奮國旗下講話稿3篇

    勤奮是一種美德。 勤奮能彌補先天的不足。 勤奮者總有回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勤奮國旗下講話稿,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勤奮國旗下講話稿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聰明的孩子來自勤奮》。

  我們就要問什麼是聰明?現代漢語詞典裡是這樣解釋聰明的: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什麼是勤奮呢?顧名思義,勤奮就是在學習或工作上不懈地努力。這是我通過查字典得到的聰明和勤奮的意思。但我覺得這樣簡單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同學們還是不容易理解聰明怎麼就來自勤奮了呢!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試著給大家打個比方吧。

  現在我們學校有好多同學都會滑滑板是吧。呵呵,有甲乙兩個五年級的同學學滑滑板,甲學了三天摔倒了無數次後會滑了。乙學了兩個小時摔了沒幾下就會滑了。誰聰明?大家可能會異口同聲地說乙聰明。誰勤奮呢?甲勤奮。難道甲就不聰明嗎?乙就不勤奮嗎?我想說的意思是甲乙兩個同學都聰明、都勤奮。為什麼呢?好像我把聰明和勤奮分開說了,是吧?

  那我們就一起來分析這件事吧,甲摔了三天才學會的,假如甲被摔了一天後就洩氣了,他可能學會嗎?不會的。摔了兩天後洩氣了,那他還是不可能學會,甲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失敗後又不斷總結教訓,最後終於在第三天學會了。這就是他聰明的地方——不屑地努力,而不是半途而廢。那麼乙的聰明怎麼也是勤奮呢?乙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裡勤於總結摔倒的原因,及時去糾正錯誤的地方,勤動腦效率高。所以他們倆都成功了,都是勤奮的結果。沒有誰連一分鐘都不用學,上了滑板就會滑,如果有的話,那他就是短褲穿在長褲外面的外星人奧特曼。

  人和人之間在智力發育,身體平衡方面是有差異的,但不能因為差異就輕易否定自己。勤能補拙,天上不掉餡餅,即便是真掉餡餅的話就一準能掉到你手裡? 同學們,相信自己,鼓勵自己,讓我們時刻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才在於勤奮"、"勤奮是成功的階梯"這些名言警句來提醒、激勵自己,每個人都有能力開啟智慧的大門!

  關於勤奮國旗下講話稿二:

  縱觀我國曆史上每一位有作為、有成就的傑出人物,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不同反響的成就,其重要原因是他們能夠勤學讀書,刻苦學習,有著遠大的志向抱負,且歷經磨難志不衰。

  是的,成就總是與勤學樂學形影相隨的。一個人,不論出身如何,聰明與否,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而對知識的掌握,只能靠勤奮地學習。如何學習呢?在學校裡和老師學習,和同學學習,在家裡和爸爸媽媽學習,向有實踐經驗的人學習,通過讀書而學習。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可以使我們跨越時代和地域的侷限,獲得不能直接親歷的知識。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只有勤奮刻苦地讀書學習,才有可能攀登上知識的高峰,才能為自己的遠大志向抱負打下良好的基礎;遠大抱負又要從眼前做起,從每一節課都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都認真複習做起。期末考試就要到了,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為自己的理想實現這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