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小白兔是怎麼知道下雨了。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

  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氣很悶,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燕子,燕子,你為什麼飛得這麼低呀?”

  燕子邊飛邊說:“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溼,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是要下雨了嗎?小白兔往前邊池子裡一看,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小白兔跑過去,問:“小魚,小魚,今天怎麼有空出來呀?”

  小魚說:“要下雨了。水裡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他看見路邊有一大群螞蟻,就把要下雨的訊息告訴了螞蟻。一隻大螞蟻說:“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邊跑一邊喊:“媽媽,媽媽,要下雨了!”

  轟隆隆,天空響起了一陣雷聲。譁,譁,譁,大雨真的下起來了。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教學建議

  1、讀課文:

  學生自己勾畫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2、小組交流自己是運用什麼方法認識這些生字的。

  3、本課合體字居多,可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同時可用熟字帶出生字,如:

  池──潮、溼、消,都與水有關。

  吃──喊、譁,都與嘴有關。

  坪──坡,與土地有關。

  剛──割,與刀有關。

  感──悶,與心有關。

  伸,與人的動作有關。

  搖──搬,與手有關。

  4、“蟲”字在本課既是要認的字,又是要寫的字,可在指導寫字中認字,還可結合本組已學過的蟲字旁的字來幫助識寫。

  5、指導寫字應與幫助學生識記字形聯絡起來。指導寫字時,注意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面一拳,手離筆尖一寸。本課六個字中,“嗎、吧”可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特點和規律,然後指導書寫;“往、得、很”三個字可以作為指導的重點。第三課已經寫過“行”字,可複習鞏固雙人旁的寫法。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教學反思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體會人物感情時,我讓學生不斷的讀,不斷的提高,對每一次讀都即時評價,努力讓學生在一次次讀中,從文字材料中探究“魚出水面”的根源,從而挖掘出這一現象的實質。

  教學效益的真正體現是單位時間內學生收穫了什麼,收穫了多少?有了哪些進步和發展。當學生感知體悟了文字後,我還引導學生潛心品讀它,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初步受到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的同時,內化語言文字本身,內化語言文字中滲透的情感,達到品讀成誦,達到為我所用。

  課堂上,學生對於小白兔為什麼感到奇怪,小魚在水裡的情景,通過課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並用自己的朗讀體現出來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動,讓學生把文字再先出來,由於前面讀的到位,學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