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孩子長大的短文章_成長的點滴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而又短暫的經歷,每個母親最後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生出很多的感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感悟孩子長大的短文章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感悟孩子長大的短文章篇1:孩子成長感悟

  一、保持一顆童心。

  童年是美好的。每個孩子都會格外珍惜童年的時光。作為我們每個過來的人,現在不是也十分想念和憶起那令我們快樂的童年嗎?從幼兒開始,作為父母應讓孩子保持一顆童心,讓其無憂無慮快樂地生活。這時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也都想過問一下,想知道大自然那無窮的奧妙。童心無忌,這時孩子處在朦朧時期,也是人生美好年華的開始。作為父母應多給孩子提供一些知識和資訊,讓孩子更早地感知一下這個世界,從感性上了解這浩瀚無窮的大自然,使孩子充滿了好奇心和對美好生活的認識,為一生的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孩子興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自覺不自覺地對某個事物發生興趣,作為父母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這一興趣,主動地培養孩子的興趣,並積極地加以引導好。孩子由興趣變為愛好,也會成為一種動力,變成了我要學,這時要將孩子的這種興趣和愛好保持下去。當然,興趣對孩子來說,有可能一開始熱心,過了一陣就不那麼熱心了。這時要對孩子的興趣加以引導培養。經觀察,如孩子確實對一件事物或學習的某一特長,不那麼十分熱心了,興趣也不是十分很大,就應順其自然,不要太勉強。孩子對一件事沒有了興趣,失去了熱情,即使聽從了父母的安排,也會心不在焉,無什麼積極性和熱情,效果也不會太理想。

  前天母親節,我母親始終以她的孫子為驕傲,不由得說起了孩子小時的畫畫得很好。我記得兒子在小學假期,父親給他安排了學習畫畫。一開始,幾個假期畫得不錯,也願意學,兒子的老師也覺得有點基礎,願意帶他,希望孩子堅持下去。到了初中,假期兒子不太願意學了,勉強學習了兩個假期,就說作業太多,文化課假期顧不上。作為我們父母的是希望兒子一直堅持下去,相比說來畫畫這也是個不錯的愛好。當看到孩子不太願意學了,興趣也不是十分很大,我們也就不勉強了。還有一件孩子學習的事,記憶猶新。兒子上小學時,有一個假期,老師在生活區辦了個英語學習班,兒子提出要學英語,那時兒子上小學時還未學英語。我想那麼小有必要學嗎?看到兒子有這個興趣,願意學,就毫不猶豫地支援他報名參加學習。兒子學了一陣,收穫還是不小的。但最後兒子又不太想學,我們也就沒有非堅持讓孩子學下去。

  興趣來自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為父母的要主動觀察,不斷培養孩子的興趣,但孩子的興趣也要引人而異。比如學唱歌、繪畫、文化課、樂器等等,要看孩子是否有這個興趣和愛好,有些事需要慢慢培養,不能太著急。如孩子確實沒有這個興趣,不俱備這個天賦,也要積極引導,看孩子在哪個方面有興趣,不可人云亦云,也不可安排太緊,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孩子自己的一點時間也沒有,失去了那天真和童年樂趣,相比說對孩子一生的成長也不見得就是件好事。綜合考慮,應因人而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作為父母應不斷挖掘其潛力,找到其特長,發揮其才能。

  三、樹立自立意識。自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作為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有意識地培養其獨立意識,這種獨立意識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一般說,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有四位老人照顧,孩子從小自然不自然地養成了養尊處優地習慣,相對說自立意識不是很強,當然也不排除不少孩子有很強的獨立意識。生活中,也時常看到,有的孩子都8、9歲了,孩子吃飯時還有老人餵飯,孩子的自己書包還由老人幫著收拾,那就更不用說簡單地洗襪子,幫著收拾家務什麼的了。你看有的孩子吃飯時的非常任性,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任起性來就哭,孩子有的7、8歲了還有家人陪著睡覺等,這些生活細節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兒子小時,一直到現在,兩面的老人和兩個姑姑、舅舅家,家裡有好吃的都要給孩子留著。親人是好意,捨不得自己吃讓孩子吃。現在想來,孩子小時的營養確實要跟上,但要吃的太好,營養過剩,太胖了,對孩子也是一個負擔,不利於健康成長。就說吃上吧,兒子小時,我總是與家裡人說,不能將那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吃,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一不定是件好事。孩子覺著好的留給自己吃是應該的,時間久了,對孩子優良品格的形成也不一定有好處。

  生活中,作為父母不僅要教育孩子有自立意識,做一些比如自己地襪子、收拾書包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會有利於孩子培養自立意識,相應來說,作為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記得在兒子上幼兒園時,也是一開始一家人不放心,接送時牽著手,一直將兒子送到幼兒園。上小學了,也是一直陪伴著。兒子過馬路,也是一再叮囑,就是不放心。現在看來,這些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意識培養。想想自己童年8、9歲在農村老家時,一個人步行近二十里的山路到姥爺家,也就那樣走過來了,家裡人也放心。當然時代不一樣,環境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作為父母應在保證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前提下,有意識地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早一點接觸社會,在生活中磨練、未經風雨,怎見彩虹呢?

  四、信任孩子。信任是前提,也是相互的。孩子得到了父母的信任,會有成就感、認同感,會感到更加快樂。反之,孩子做到了真誠,不說謊,父母也會高興的。但我想孩子要真誠,不能說話撒謊,在學校是這樣說,回到家又是那樣說,如是這樣就要對孩子進行批評。生活細節中父母要信任孩子,要注意觀察,孩子小時也會與小夥伴們有好多祕密,在這方面,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們的個人空間。但總體說,我們要充分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生活中,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或者有撒謊行為時,這時當父母就得需要很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在問話的方式上也要注意,比如問孩子你說的那事是真的嗎?你沒說謊騙人吧?如這樣,孩子就會感到父母對自己的不信任,那眼神也會有一種失落感,不利於孩子健康。

  事實上,我兒子小的時候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兒子感到我們有點不太信任他的眼光時,那眼神也是會很失望的。事實證明,孩子沒有說謊,冤枉了孩子,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會更加不利。當然,作為家長,如發現孩子有撒謊的行為時,父母要及時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孩子要真誠善良,並加以改進。

  五、多加鼓勵。鼓勵很重要,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教育方式,適當的鼓勵會給孩子帶來動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種榮譽感和向上的力量。每當孩子做成了一件事或一點小事情,作為父母的要及時表揚,並加以鼓勵,哪怕是幫父母一點點,比如說洗襪子、做一點家務什麼的。在學習方面,當孩子考試的成績有一點進步,哪怕一點點,也要適時地進行鼓勵,孩子會很高興的,也會變成繼續學習的動力。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更要對孩子進行鼓勵,這對孩子尤其關鍵。

  母親節那天,這天我兒子很高興,平日裡他的話不多,兒子在與他兩個姑姑的聊天中,說了不少道理和對有些問題的看法,兒子的兩個姑姑很驚訝,超出了她們的想象,並大加讚揚了一番。回到家後,我們又表揚了他一番,兒子也很高興。兒子感到了父母和親人對他的肯定,很快樂,也很開心。

  六、嚴愛相加。作為父母對孩子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愛意,那片愛是無私的。但在孩子的成長中,那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永遠的。生活中光有對孩子的愛還不行,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少不了嚴厲批評相伴。當孩子做錯時,就要及時地批評和糾正。慈母嚴父,說得尤其有道理。在孩子的教育上,做到嚴愛相加,寬嚴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好處的。

  生活中,相比說我對孩子的管教還不夠嚴。現在兒子已十六歲了,從小就很懂事,也很聽話,這麼多年從未罵過他,批評時也是和風細雨的。所謂打孩子,愛人也不曾一次地說過我那是哪叫打孩子,將手高高的揚起,落地時又是輕輕的,不等打孩子自己都笑了。現在看來,在對孩子的柔和的愛上,還缺少了一點嚴厲。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作為父母除了那心中無私的愛以外,當孩子做錯了什麼,或者有不良苗頭時,該嚴時一定要嚴,該說時一定要說,不能心太軟,也就是說不能太慣孩子,悠著孩子的性,這樣對孩子的成長無益處的,應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七、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一條做人的準則。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言行一致,不輕易許諾,答應的事就一定要辦到,如辦不到就不要答應。我記得兒子小時,他提出過幾件事,我與愛人也答應過,有的兌現了,有的未辦。未辦的,孩子就很失望。答應孩子的事未辦,孩子就會說我們大人說話不算數,不講信用。時間久了,父母答應孩子的事不辦,找這個理由那個理由,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說,父母是孩子的表率,是孩子的榜樣。在孩子面前,父母表現得如何?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父母要言行一致,講誠信,說到做到,答應孩子的事要辦好。如遇到特殊情況,確實不能辦成的,要與孩子解釋清楚。道理講清楚了,孩子會理解的。

  八、優良品格。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一行一動,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作為父母有義務也有責任,在孩子成長的人生道路上,培養孩子的優良品格和如何做人的道理,這一點尤其關鍵。作為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有出息、有作為。在孩子成長中,作為第一責任老師的父母要積極培養孩子,使孩子不僅有學識,富有愛心,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尊敬他人、善待他人的優良品格。在這方面,父母可將生活中那些好的文學作品、優秀的故事書籍、科學文化知識介紹給孩子,使之潛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教育。

  九、成為朋友。在生活中,父母要與孩子搞好溝通,與孩子平等地相處,把孩子當成生活中的朋友,如這樣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孩子也會把自己的想法與父母說出,父母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在生活中無論是從孩子的行為培養上,還是生活上的關心等方面都會有針對性地去做一些工作。

  時代變了,人們的思想以及思維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記得自己小時,在父母面前老是畢恭畢敬,家裡來了客人,也都是客人吃完了飯才能吃,這是過去的傳統。隨著時代發展,改變一些過去的傳統方式也是應該的,應務實,畢竟時代發展了。

  十、面對困難。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意味著要走漫長的人生路。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當然是希望孩子有個一帆風順的人生。但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困難。作為父母就要積極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去面對各種困難,作好迎接各種困難的準備,思想上有這麼根弦。引導孩子當生活順境時不要驕傲,遇到困難時不輕易地放棄,迎著困難上,去戰勝各種困難,這也是為父母的最大心願。

  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生活得開心快樂。是呀!每當看到自己的兒了有時學習累了在家不快樂,不說不笑,默默無語時,為父母的我們也是會感到不高興的。當孩子有說有笑地與父母說話時,看到孩子的笑意寫在臉上,為父母地也是感到無比的高興。

  孩子在一天天地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地為之操心。孩子一生成長的道路上,除了要接受學校的學習教育外,孩子的起步階段作為第一責任老師的父母有義不容辭的培養責任,積極引導、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

  感悟孩子長大的短文章篇2:記錄孩子的成長 八年來點滴感悟

  回想孩子8年來的成長,我也是有歡樂有心酸。懷孕時候反應太強烈,因為創業初期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我只好躺在辦公室沙發上處理業務,午休時候被人扶著到外面散散步。3個月的時候晚上回家一腳邁空了,從樓梯摔下來,一切都還好。4個月的時候我和老公晚上一起步行回家,他發現我突然沒了,我一條腿掉進了路邊馬葫蘆裡,除了皮外傷居然很安全,孩子就是這樣和我一起度過了10個月。孩子的出生是我最大的福氣,這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多少次磨難都沒阻擋我們母子相見。

  因為工作忙,雙方父母也沒主動幫我帶孩子的意思,我就只好自己帶。有時候晚上下班很晚,只好把孩子帶到公司,週六加班,孩子也在公司,飢一頓飽一頓的,著實很可憐。2歲的時候我就給送去幼兒園,一天去接老師說孩子一天都沒吃東西,就是坐在窗前一下午都不動。回家後就病了一週多。無奈只好放棄去幼兒園。3歲的時候再送幼兒園就還很順利,畢竟大一點了。一次做個工程,我們忙到晚上8點多居然忘記接孩子了,幼兒園有寄宿孩子,老師以為家長不來接就住一晚上,但孩子不睡就是等爸媽去接,老師來電話我們才想起孩子還在幼兒園呢。這件事情想起來我就會心痛很久,感覺欠兒子的太多了,我不能像其他媽媽那樣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每天總是忙不完的事情。

  在其他人眼裡軒軒是多麼幸福啊,因為爸媽大小有自己的事業,要啥有啥,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孩子是多可憐,要啥沒啥。也許是我太個性,一直沒找到一個理想的阿姨幫我帶孩子。因為畢竟是公司,總有客戶參觀孩子不好在公司裡,3歲起就一個人在家了。起初是30分鐘我回去一次,逐漸加長時間,後來就是中午才回去看看給弄點吃的。軒軒也漸漸學會了安排自己一上午寂寞的時光。4歲的時候就能下樓自己買鹽了,而且知道處理事情,爸爸手機忘帶了,正好等一票著急的貨,對方打到我電話上,我一愣怎麼知道我呢?對方說他給軒爸電話無人接聽,過會兒是個孩子反打過來的,說爸爸電話在家,就把我電話給對方了。也許是軒軒目睹了爸媽的辛勞,晚上我回家,他那麼小就端一盆熱水給我洗腳,坐在小凳上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著,我的眼淚吧嗒吧嗒的掉進盆裡。孩子不解的看著我,我說是感動的,你是上天賜給媽媽的,媽媽下半輩子就為你活了。

  孩子5歲的時候就自己帶鑰匙出去玩兒了,我不放心就給他帶上箇舊手機,孩子出去的時候先是通知我一聲,半小時我就會給他電話問行蹤,1小時還沒回家,我就跑回小區去看看。就這樣漸漸的他自己出去玩兒的時間加長,我也放心了。孩子很快到了上學年齡,我糾結了,回市內上我們通勤的確不方便,晚上回去的太晚,老人也不管。不回去吧,總是感覺這裡的學校和市內還是有差距,也許是偏見吧。最後無奈選擇這裡,孩子新學期那天,我哭了,感覺對不住孩子,不能給他更好的環境。軒軒知道我心裡難過,他安慰我說:“媽媽沒事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即便不是金子也是塊銀子吧,怎麼也能亮堂亮堂。”我說哪止金子銀子啊,在媽媽心裡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塊完美無瑕的玉。

  一學期下來孩子都是100分,他興奮的跑回家告訴我,其實我知道他是在為我爭榮耀,認為這樣媽媽會很開心。但我還是想告訴他不能太在意分數,路還那麼長,這才走幾步啊。孩子有些失落說我不理解他,他才不是只為自己那麼自私呢。我很開心,我看到了一個小男子漢的胸懷。後來他說很喜歡架子鼓想去學,我同意了。孩子學的很認真,他說他不想一節課的錢白白的浪費掉,因為那是媽媽每天很晚才下班賺來的辛苦費。孩子大了,也會聊天兒了,看到我不開心就說讓我談談心裡話,他雖然不能幫我什麼,但還能當我的垃圾桶。

  兒子漸漸的變成我的好朋友了,有什麼壓力困惑我都喜歡和他說,他很認真的聽著,偶爾會出點主意。有時候會說他聽不懂,但說出來就會舒服些。上2年級起,軒軒突然說每天要2元零花錢,自己用紙殼做了個漂亮的儲錢罐,但他就喜歡攢著從不亂花。有時候學校交點電影票錢什麼的他就自己拿錢。我問他怎麼不花,他說攢著買點大東西什麼的或者交伙食費。有時候我累了,或者不舒服的時候他會用零花錢給我買巧克力,給爸爸買幾聽啤酒。

  一次爸爸出差回來,軒軒提前給買的啤酒放冰箱裡,晚飯時候給拿出來,爸爸感動的啊直親孩子,孩子說爸爸出差也很辛苦的,應該的,不用這麼激動。自從孩子上學,我就下決心無論多忙多累,早飯一定要親自給做,每天都不重樣,好像這是我唯一能堅持做的了。昨天早晨起晚了,就熱點牛奶,餅乾對付。我怪自己起晚了,孩子說沒事的,怪他沒喊我其實他早醒了想讓媽媽多睡會兒的,餅乾也挺好的,這也是愛心早餐。孩子還特意說好吃,其實他根本就不願意吃餅乾麵包之類的。

  和孩子共同成長的8年裡我感悟到:孩子不能太寵,凡事不能都盡著孩子,要和孩子談心聊天總溝通,把他當成朋友。

  感悟孩子長大的短文章篇3:孩子的成長感悟

  沒事翻翻以前孩子上幼兒園時候的照片,每每看著心裡都會泛著些許的感動。看著他從小班、中班到大班的點點滴滴的成長,作為媽媽我還真是心緒難平。自從上幼兒園起,成成就在我的身邊,照顧著他, 雖不能說是無微不至,到也稱的上是盡心盡力。看著他的照片,回憶著當年,從一去幼兒園就哭的寶寶,到慢慢的適應集體生活,再到自信快樂的生活在孩子們的中間,看著他每一張笑臉,真的由衷的對趙老師心生感謝!每一張照片,都讓我憶起很多從前。

  那時成成剛三歲,第一天送他去託兒所,我心裡彷彿像丟了什麼最寶貴的東西一樣,空落落的,一上午都心思不安的,也說不出為什麼,總是有心事般,上班都集中不起精神來。終於熬到11點了,***當時上託班,中午吃完飯後可以接出來***匆匆忙忙趕到託兒所,孩子見到我像見了救星一樣,緊緊抱著我讓我帶他走,我這心裡心疼的呀,看著孩子在我懷裡哇哇大哭,我的眼淚也止不住的流下來。心理想,孩子媽媽讓你受委屈了,你不喜歡這裡,咱以後就再也不來這個地方了。可理性又讓我覺得應該讓他鍛鍊鍛鍊,這樣對他以後的集體生活會有好處。第二天,在我的堅持下,還是狠心把他送到了託兒所,即使他百般的不願,這一路,讓我至今還記憶猶新的是路上孩子對我說的話,當時孩子一路反抗不去倒一直是哭著的,快到託兒所門口的時候,孩子說:“媽媽,再讓我哭一會,讓我哭一會兒我就進去。”孩子的這句話讓我記到現在,當時我心裡也很難受,孩子確實很懂事,知道他必須要去做這件他極不情願的事。好在我比較瞭解孩子的心,也體諒他,抱著孩子,安慰並答應他讓他哭一會兒。過了一會,他說:“媽媽,好了”,然後抽噎著就走進了託兒所。自那以後孩子除了生病,卻也是堅持著上完了託班。

  九月份升入幼兒園小班了,有幸分到了趙老師那個班,趙老師是位很有經驗的老師,她帶孩子也是極其耐心和愛心的,她那熱愛生活的態度,無時無刻的都在感染著孩子們。看著很多的照片,都是趙老師帶著孩子們在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一些場景,有觀察植物的,還有觀察小動物的,更多是孩子們在幼兒園時候的生活。看著成成稚嫩的小臉,彷彿又回到了從前。

  這張照片,我記得是成成上小班的時候,全班小朋友第一次給媽媽們過母親節的時候,為所有媽媽唱歌的場景。我做在他的對面,孩子們站成兩排,成成在第二排,儘量的露著他的小腦袋,看著我的眼睛,演唱者送給媽媽的歌曲。我印象至今仍舊深刻,看著成成的目光,始終都在我的身上,彷彿這首歌真的就只是為我演唱。第一次突然間意識到孩子長大了,懂事了,眼淚不自覺的溢滿眼眶。真的是看到孩子點滴的進步,都是所有做媽媽的最大的欣慰。

  成成起初上小班的時候,確實也並沒有表現出他的優秀,羞澀稍內向的性格,並沒有讓他特別的引人注目。那時的他,從不主動說起他在幼兒園的事情,雖然我特別想知道,但總是交流比較困難。回家也是比較安靜的,好在有他自己特別的愛好——看繪本。那時,同事戈阿姨第一次找到東營市第一家可以出租的繪本館,在東城,比較遠,來回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們就帶著孩子每每有空的時候會去那裡,為孩子們拿回很多的書。好在老闆是個特別通情達理的人,總也體諒我們遠途的辛苦,總是讓我們每次都帶回滿滿兩大包的書,夠我們看一個月的。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那時培養起來的,增加識字量的同時,也拓寬了他的知識面。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思維也越來越寬,慢慢的就表現出比其他孩子較成熟的一面,孩子的自信心也慢慢的樹立起來。

  在我最後一次聽他的公開課的時候,是在大班了,明顯的感覺出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許多,人也放開了很多,也能特別好的融入到大家的環境中去了,特別的欣慰。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孩子的性格也在慢慢的轉變,優勢也在逐漸的加強。

  2011年4月份,孩子的腳受傷了,很嚴重,以至於大班下學期基本沒有去。因為馬上面臨孩子上小學,我一直都在因擔心孩子的腳會影響他上學而心生不安。這半年,帶著更多的心疼和愧疚,實實的是放鬆了孩子,心裡總在擔心孩子的腳能不能完全恢復,會不會留下殘疾,總是痛心不已。孩子的腳縫裡十多針,整個後腳跟的面板及皮下脂肪層全部撕脫傷,露出最裡面的白色的跟腱,鮮血染透了他的運動鞋,血襪子緊緊的粘在他的腳上,孩子在姑姑的照顧下來到醫院,忍著萬般疼痛沒哭,當我知道孩子腳傷了,趕緊來到外科急症室的時候,孩子見到我這才放聲大哭了起來,真 真的嚇壞了,見到我也真真的完全放鬆了下來,因為我是他的媽媽。我看到孩子的傷口,歷歷在目,說實話當時我的心已經疼的不能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了。只知道我不能哭,孩子現在需要我,我要儘量安慰他,他一定是嚇壞了。

  我緊緊的抱著他,讓他在我懷裡痛快的哭,我想哭能減輕他的疼痛。能想象的到,孩子當時是多麼的無助,我多想受傷的是我,想著孩子從小到大,爺爺、奶奶、姑姑、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連一個小傷口都沒有留過。從小成成比較膽小,特別的聽話懂事,說什麼都聽,只要是大人告訴他危險的東西,他絕不去觸碰。這次的傷真的是我都接受不了,心裡想著,媽媽從小到大都沒有縫過針,沒做過什麼手術,連生孩子都是順產,怎麼讓我寶寶受這麼大的罪呀,心裡疼的真不是滋味。多好的孩子呀,都是媽媽沒照顧好你!痛心後悔不已!打上麻藥,孩子並沒有感覺到太多的疼,大概是哭累了,在我懷裡睡著了。大概晚上六點多的時候,麻藥針的藥效過了,孩子疼的睡不著,我便守在他的身邊,一夜未眠。孩子總是喊疼,我也知道,一定很疼,我更希望疼的是我自己。孩子又困又疼,一陣一陣的昏昏欲睡,受傷的腳,把它輕輕的抬高,他緊張的不讓碰,總一個姿勢孩子也特別難受,真是委屈了他。一整夜,他也幾乎沒大睡著。我就一直守在他的身邊,聽著他痛快的呻吟,眼淚也流了一整夜。一連三天,孩子都總是在疼痛和噩夢中驚醒,我也每每心痛不已,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懊悔。我一直守在成成身邊,一刻不離,孩子每每驚醒,都混聲打顫,然後伸出小手在身邊開始找尋去觸控我,一定要找到我才能繼續安睡一會。半夜一聽到孩子有動靜,我馬上就及時的給孩子迴應,伸出自己的手趕緊去抓他那一直在搜尋著我的小手,緊緊握住,嘴裡安慰著:“沒事,寶寶,媽媽在你身邊,媽媽在,媽媽在,睡吧……睡吧……”

  那段時間,真的是煎熬,對孩子、對我來說都是。怕爺爺奶奶擔心,我一直瞞著他們,沒讓他們知道,自己請假在家照顧成成。那時,孩子不能動,活動少,體重也逐漸增加,好在小孩,癒合能力比大人強,一週左右,孩子就不怎麼疼了,我帶他定期換藥,姑姑也常來看他,還找來了康復醫生,教我如何幫助他做鍛鍊和康復運動,以免跟腱粘連,癒合畸形。那時,我總擔心孩子的腳癒合不好,會不能平著著地,怕他以後走路會有影響。照顧他也總是盡心盡力,儘量給他買他愛吃的東西,也儘量滿足他的要求。一週後,孩子能在地上爬了,受傷的腳一直保持著一個姿勢。下班回來,看到他在地上爬,我心裡這個難受,本該活蹦亂跳的孩子,又回到了嬰兒階段般,渴望著成成什麼時候能自己站起來走路。大概兩個星期後,孩子能自己用一直腳站立了,如同金雞獨立一般。我每天中午下班回來,都給他做康復,有些疼,為了哄他,我總是把電視開啟,他最喜歡看的就是賽車頻道,他一邊看我一邊給他做康復。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每天都堅持著。後來,孩子慢慢的用腳尖踮著走路了,兩個月左右,恢復了,可以走了,但只能穿著沒有腳跟的鞋,拖鞋或沙灘鞋之類的。因為這段經歷,孩子沒有上大班,4月7號傷的腳,兩個月後,幼兒園基本上快放假了,孩子沒有跟上幼兒園的進度,這段時間的教育就是錯過了。一心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就足矣了。

  轉眼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一如他剛上小班時的境況,孩子因為前幾個月的腳傷,我們帶的比較散,上學後,有一段時間不適應學校的生活。夏老師也的確是個比較有責任心的老師,我也儘量的要求孩子,告訴他一些學校的規章制度和要求,告訴他什麼才是一個小學生應該做的。給孩子一段適應時間,我想慢慢他會好的。孩子現在一年級下學期了,很多的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也沒有給他養成。我也很著急,今晚看著孩子以前的照片讓我似有所悟,想到以前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的情況,到後來,稍微大了一點以後,他的成長變化,便也在想,現在要求我一如既往的去愛他,規範他,要求他,去相信他,我想也許以後幾年,孩子也會像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樣,給我驚喜,讓我滿意吧!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感悟孩子長大的短文章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