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養生功效有什麼

  鮮人蔘的藥用食用價值,打開了人際交往饋贈的新領域,併成為會議、年節和走親訪友饋贈的文雅禮品,既有觀賞價值,又有人際交往饋贈的意義。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人蔘的養生功效。

  人蔘的養生功效

  1、補氣補血:女性朋友中有很多體質寒涼的,這樣的人不適合用西洋參進補。因為,西洋參屬涼性,體寒的女性食用西洋參不但不會改善體寒症狀,反而會加重。這樣的群體最好的選擇就是人蔘,人蔘屬熱性,可以很好地改善體寒怕冷,凍手凍腳的症狀。有的人會擔心引起內火,所以要選擇鮮人蔘,鮮人蔘溫和,70%是水份,夏天吃也不會上火,吃鮮人蔘可以調理女性氣血,強健體魄。

  2、 調節經期:很多中年女性朋友由於內分泌失調,生理週期混亂失調。經常服用新鮮人蔘可以有效調節內分泌,改善女性生理期不適。

  3、美容養顏:人蔘提取物具有撫平皺紋、除盡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可有效調理肌膚,延緩衰老,恢復健康年輕狀態。

  4、產婦進補鮮人蔘:剛剛生產完的產婦不易食用人蔘,通常在產後2~3周,產傷已經癒合,惡露明顯減少,這時才可服用鮮人蔘。特別是針對產後體虛,無力,適量進補新鮮人蔘可有效改善。

  鮮參的食用方法

  1、切片口含

  將人蔘切成薄片,每次取2—3片,放***中含服,直到味淡或無味,再把參片嚼服。

  2、切片泡服

  將人蔘切成厚度2mm左右的薄片,每次取5-8片,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泡30分鐘,代茶飲用。可反覆沖泡,直至參茶變淡無味,而後將參片咀嚼吞嚥。如有需要可加入紅棗和蜂蜜一起泡服,味道更佳。

  用量:5-8片/次,一日2-3次!

  鮮人蔘周身都是寶

  參蘆

  參蘆是植物人蔘的根莖。我國古代大部分醫藥書籍中,有人蔘 " 不去蘆令人吐 " 的記載,從而把參蘆作為催吐藥。《華氏中藏經》首載參蘆,並有 " 吐人 " 的記述。歷代醫家也多沿襲此說,如《本經逢源》就認為 " 參蘆能耗氣,專入吐劑 " 。因此,臨床上以參蘆救治痰涎壅塞胸膈、食積阻於胃脘等症。

  經有關部門研究,參蘆的有效成分含量比鬚根、莖、葉還高,並未發現有其它特殊的不同成分。這些研究,既推翻了前人對參蘆和片面認識,又為人蔘的合理利用創造了理論依據。參蘆佔全參的 8%-15% ,以往入藥前須將其除淨,削下的參蘆雖有少量作催吐藥,但大部分卻黴爛掉了。據統計,從前我國每年去除的參蘆達 15 萬公斤以上。現今,參蘆隨人蔘一併入藥,既能節約藥材資源,又可增加經濟效益。因此,奉勸選購人蔘進補者,請勿固守陳規而去掉參蘆。

  主根

  植物人蔘根莖上的不定根,稱為主根或參條。據《本草從新》載,參條能 " 生津、止渴,補氣。其性橫行手臂,指臂無力者,服之甚效 " 。因而,古代醫家用其治療虛弱病人的肩臂及上肢痛、抬舉無力、手指麻木***相當於肩周炎、末梢神經炎、網球肘等病***。現今,它是我們選擇服用的主要部分!

  支根***參須***

  人蔘的細支根及鬚根,狀若鬍鬚,故有參須之稱。參須性平、味甘而苦,功同人參而力遜,因其價格低廉,故臨床上非危急病重者,不需用人蔘,常以參須代替。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紅直須、白直須、紅彎須和白彎須四種。直須較彎須為好。

  《本草從新》在介紹參須時說:“參須,生津補血。亦橫生蘆頭上而更細者,其性與參條同,而力尤薄。要知參條、參須,不過得參之餘氣,危險之證,斷難倚仗。”古代醫家用參須治療胃氣虛弱的嘔吐、呃逆,肺氣虛弱的咳嗽、咯血及氣津兩傷的口渴思飲等。現代臨床也常將其作為人蔘的代用品。

  參子

  人蔘的果實叫做參子。參子具有極弱的補益作用,除此之外,尚可用來“發痘行漿”。據文獻記載:“凡痘不能起發分標行漿者,藥內加參子,後日無癢塌之患。 ”可見參子曾作為痘科要藥,但後世已很少使用。

  參花

  人蔘的花蕾稱為參花。參花與人蔘的功用相似,但力量遠較人蔘為弱。

  綜上所述,同出一株的參條***主根***、參須、參子和參花,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補虛扶正作用,但其力量強弱不一,且還兼具其它功用。因此,服用新鮮人蔘基本會選擇整支參使用,這樣效果才會達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