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學習方法精選

  數學概念是構建知識網路的出發點,也是數學中考考查的重點。所以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初二數學學習方法精選,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

  1.預習方法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覆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方法上可採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

  2.聽課方法。

  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的關係。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2***聽知識引人及知識形成過程;***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5***聽好課後小結。

  “思”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於大膽提出問題;***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4***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可以說“聽”是“思”的基儲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記”是指學生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麼學生就抄什麼,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要求學生:***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3***記小結、記課後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掌握好這三者的關係,就能使課堂這一數學學習主要環節達到較完美的境界。

  3.深後複習鞏固及完成作業的方法。

  初一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

  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直觀記憶等***。然後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後再反思。

  4.小結或總結方法。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初一學生容易依賴老師,習慣教師帶著復結。我認為從初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方法。在具體指導時可給出復結的途徑。要做到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這相當於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檔次、型別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應該說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

  二

  一、重視構建知識網路——巨集觀把握數學框架

  要學會構建知識網路,數學概念是構建知識網路的出發點,也是數學中考考查的重點。因此,我們要掌握好代數中的數、式、不等式、方程、函式、三角比、統計和幾何中的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的概念、分類、定義、性質和判定,並會應用這些概念去解決一些問題。

  二、重視夯實數學雙基——微觀掌握知識技能

  在複習過程中夯實數學基礎,要注意知識的不斷深化,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和關係,將新知識及時納入已有知識體系,逐步形成和擴充知識結構系統,這樣在解題時,就能由題目所提供的資訊,從記憶系統中檢索出有關資訊,選出最佳組合資訊,尋找解題途徑、優化解題過程。

  三、重視強化題組訓練——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礎訓練題、平面幾何每日一題外,還可以做一些綜合題,並且養成解題後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優劣,反思各種方法的縱橫聯絡。而總結出它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並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題目編成一組,不斷提煉、不斷深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逐步學會觀察、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四、重視建立“病例檔案”——做到萬無一失

  準備一本數學學習“病例卡”,把平時犯的錯誤記下來,找出“病因”開出“處方”,並且經常地拿出來看看、想想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怎麼改正,這樣到中考時你的數學就沒有什麼“病例”了。我們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定數量的數學習題,積累解題經驗、總結解題思路、形成解題思想、催生解題靈感、掌握學習方法。

  五、重視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維敏捷

  準確對經常使用的數學公式要理解來龍去脈,要進一步瞭解其推理過程,並對推導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可能變化自行探究。對今後繼續學習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對生活實際經常用到的常識,也要進行必要的訓練。例如:1-20的平方數;簡單的勾股數;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以及高和邊長的關係;30°、45°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係……這樣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並勝過做大量習題,而且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重視中考動向要求——勤練解題規範速度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動向,特別是近年來上海的中考越來越注重解題過程的規範和解答過程的完整。在此特別指出的是,有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解出題目的答案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只要是有過程的解答題,過程分比最後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會做而不得分。

  七、重視掌握應試規律——提高考試成績效率

  有關專家曾對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別是一些地區的高考“狀元”進行過研究和調查,結果發現,他們的最大區別不是智力,而是應試中的心理狀態。也有人曾對影響考試成功的因素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排在第一位的是應試中的心態,第二位的是考前狀況,第三位的是學習方法,我們最重視的記憶力卻排在第17位。事實上,側重對考生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已經是各類考試改革的大趨勢,應試中的心態對應試的成功將日趨重要。具有良好心理狀態的考生,可以較好地預防考試焦慮,較好地運籌時間,減少應試中的心理損傷。

  三

  解題思路的獲得,一般要經歷三個步驟:

  1.從理解題意中提取有用的資訊,如數式特點,圖形結構特徵等;

  2.從記憶儲存中提取相關的資訊,如有關公式,定理,基本模式等;

  3.將上述兩組資訊進行有效重組,使之成為一個合乎邏輯的和諧結構。

  數學的表達,有3種方式:

  1.文字語言,即用漢字表達的內容;

  2.圖形語言,如幾何的圖形,函式的圖象;

  3.符號語言,即用數學符號表達的內容,比如AB∥CD。

  在初中學段中,不僅要學好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掌握好思想和方法,對數學的學習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中整體與分類、類比與聯想、轉化與化歸和數形結合等不僅僅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思想,同時對您今後的生活也必將起重要的作用。

  先來看轉化思想: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在不斷的運動,也就是轉化和變化。在生活中,為了解決一個具體問題,不論它有多複雜,我們都會把它簡單化,熟悉化以後再去解決。體現在數學上也就是要把難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把不熟悉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的問題,把未知的問題轉化為已知的問題。

  如方程的學習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學習方程的基礎,那麼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可以通過加減消元和代入消元這樣的手段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轉化***加減和代入***是手段,消元是目的;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可以通過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轉化為兩個一元一次方程,在這裡,轉化***分解因式***是手段,降次是目的。把未知轉化為已知,把複雜轉化為簡單。同樣,三元一次方程組可以通過加減和代入轉化為二元一次方程組,再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在幾何學習中,三角形是基礎,可能通過連對角線等作輔助線的方法把多邊形轉化為多個三角形進行問題的解決。

  所以,在數學學習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轉化思想的運用,解決問題,轉化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