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與淞滬會戰有關係嗎

  白崇禧是國民黨的重要將領之一,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崇禧淞滬會戰這幾個字在當時一度曾經讓日軍恐懼害怕,因為白崇禧總是會出其不意,而且為人又有勇又有謀,只要他在戰場上日軍總是會吃虧,而白崇禧也因此獲得了小諸葛的稱號,足以見得他的作戰和指揮能力都是非常強的。

  白崇禧在淞滬會戰中經常會到第一線去了解和監督戰況,他深深的懂得敵我之間的差距,所以更加註重戰場上的情況。而在淞滬會戰中白崇禧也曾經有過獨特的意見。其實在淞滬會戰中白崇禧曾經屢次為上級出謀劃策,之前蔣介石有時候會考慮他的意見有時候也會否決。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淞滬會戰中他的一些政策最終戰敗,為此中方大軍也面臨著巨大的災難,中方軍隊很多缺陷在後期戰爭中都已經顯現出來,這時候白崇禧對淞滬會戰發表了看法。

  白崇禧認為淞滬會戰中這樣發費大量的兵力死守著三角地帶實在是不明智的舉動,希望蔣介石可以適可而止,但是當時蔣介石已經很難從戰役中走出來,依舊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完全沒有聽取白崇禧對淞滬會戰的意見。在此之後白崇禧還曾經三次對他提出意見,但是結果依舊是一樣的拒絕。

  李宗仁與白崇禧關係

  李宗仁和白崇禧被稱為“李白”。他們兩人是國民黨內最具能力和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兩人一直合作。最開始兩人一起加入了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聯合一起將廣西的舊軍閥驅趕走。北伐戰爭時期,李宗仁和白崇禧率領廣西軍隊攻打到山海關。兩人合作後和指揮了多場大戰,並且都有很好的戰績。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兩人不再和好如初。

  1908年,李宗仁和白崇禧兩人一起考入了廣西陸軍小學,在這期間,他們並不熟悉,但這也意味著一段歷史漸漸生長。在1911年,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使兩人提前走上了革命道路。1921年,舊桂系軍閥沈鴻英成為廣西的霸主。這時李宗仁和陸小同學黃紹已經各自擁有一定數量的軍隊。1922年,李宗仁和黃紹聯合,之後,白崇禧也加入“李黃陣營”,從此“新桂系三雄”聚首。李宗仁還記得第一次見到白崇禧的情形,他說:“他穿著整潔的西服,談吐顯得彬彬有禮,頭腦十分清楚,見解也很卓著。”在與白崇禧坦誠交談之後,李宗仁便認可了白崇禧一定會是他的生死之交的好兄弟。之後兩人也確實成為了好朋友。

  在1949年,解放軍進入南京城後,李宗仁因為不想再與蔣介石公事,於是就去了美國,而白崇禧應蔣介石之邀,依舊去了臺灣,從此“李白”分家,從此天各一方命不同,兩人也再沒有過交集。

  民國白崇禧簡介

  白崇禧出生在廣西臨桂的一個小家庭裡,小時候就已經知道要努力學習,學習也很勤奮。在當時,學堂裡的大孩子經常欺負小朋友,可白崇禧卻從來都不害怕他們,還用計謀與他們較量,可見小時候的白崇禧就已經有著一顆不服輸的心。

  長大後的白崇禧更是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被蔣介石看重,在北伐戰爭中一鳴驚人。一路高歌猛進。但漸漸的白崇禧功績地位越來越高,並逐步成為桂系軍閥的代表人物,全力支援李宗仁。蔣介石便開始與白崇禧成為對立面,鬥得如火如荼。曾經兩次白崇禧和李宗仁將蔣介石逼下臺。

  但隨著抗日戰爭一炮打響,在民族大義面前,白崇禧摒棄個人恩怨,與蔣介石聯合抗日,並在抗日戰爭中,提出一系列的戰略戰術,為抗日戰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戰爭結束以後,白崇禧繼續跟隨蔣介石與共產黨開始了一場惡戰。兩次與林彪正面對抗,同時,在大別山更是讓劉鄧吃盡了苦頭。隨後,國民黨節節敗退,共產黨攻入南京,國民黨逃到臺灣,而白崇禧也隨蔣逃到臺灣,離開了這個奮鬥了大半輩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