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婚紗攝影構圖畫面感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拍攝體驗,明明背景是巨集偉建築、壯觀山巒、遼闊海岸,明明也用了廣角鏡頭,但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很平淡,很小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找片美景,讓夢境成真

  尋找美景似乎現在並不是難事,但如何將人巧妙融入景緻就需要反覆斟酌。讓人不被場景“吃”掉,突顯又不突兀,最好再有些趣味,那製造夢幻感就是不錯的選擇。可以通過融入趣味元素、嘗試獨特角度和姿態,以及畫面“蒙太奇”效果,去打破常規,營造夢幻。

  例項1:將獨特元素融入大場景中,形成奇幻的氛圍

  這是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從這裡能俯視整個巴黎城區。當時著名花式足球藝人Iya Traoré正在進行表演,我覺得特別有趣,想要讓他出現在我的畫面裡。出於尊重,我事先取得了本人的許可,提前徵求同意也能讓對方更配合,以便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理想的動作,達成最佳畫面效果。

  技術要點分析:

  1.當時正值傍晚,夕陽的光溫暖而明亮。為提高拍攝效率,我僅在畫面左側用了一個柔光箱進行簡單補光。

  2.固定機位,相機全程架在腳架上。正片拍攝完成後,保持原有機位和引數,又拍攝了10-15張空鏡素材,用於後期合成清除畫面下方穿幫的遊客。

  例項2:嘗試只停留在夢中的姿態

  這是日本關西的生石高原,那裡山巒疊嶂,叢林密集。我找到了一個山頂部的岩石,想要在此實現“飄浮”影像。拍攝的關鍵點在於,空景和人像的角度、光線及相機各引數必須保持高度一致,以便在後期合成時做到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技術要點分析:

  1.選址拍攝空鏡,牢記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仰角角度及自然光效等引數。

  2.選址拍人,平地即可,儘量要背景乾淨,方便摳圖。各引數需和空鏡圖同步,這樣合成後才會自然如一次完成。

  3.拍人時使用了兩盞布朗SirosL燈,一個負責人物的面光,一個用於模擬空鏡環境光。

  4.為了讓裙子褶皺自然、飄逸,我讓人站在器材箱上,低機位仰拍,注意應確保相機角度和空鏡的仰視角一致。

  5.快速選區一鍵摳人,將人貼合到空鏡中,旋轉角度使人物後仰,壓暗裙底岩石,模擬人的影子。

  二、在巨集大場景中拿捏好動靜對比

  很多攝影師在巨集大場景中卻很難拍出巨集大的氣勢,原因就在於缺乏對比。這裡的對比,指的不只是明暗對比,還包括人與環境的對比,動靜對比等。大場景的照片往往很難表達動勢,可以在環境中尋找或營造動感元素,並結合快門速度形成虛實對比,增強氣勢。

  例項3:利用澎湃的海浪營造動靜對比,增加畫面氣勢

  拍攝地點位於廈門的海邊,我找到了一個能帶到礁石、海水,同時人站上去又不會被海浪打到的位置。想要用較慢的快門捕獲快速流動中的海浪,形成虛化效果,同時利用燈光補亮人物,並凝固離人較近的浪花,展現動勢。利用流動的海浪和凝結的浪花形成虛實對比,同時與人形成動靜對比,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豐富性。

  技術要點分析:

  1.利用慢門拍攝出海浪的流動性,但過慢的快門會造成人物抖動,所以選擇了0.3秒這個相對平衡的快門值。

  2.水、晶體顆粒物等透明或半透明物體,在逆光或側逆光作用下能表現出通透的質感。我讓助理拿著布朗Siros L 800w的閃燈,外接60×100cm的柔光罩,從人物正上方的岩石上對著海浪打光,同時柔光箱輕微向人物偏移,為人物補光。需注意,因為人物距離燈光最近,柔光箱如果偏移過多,會導致人物過曝。

  例項4:利用運動前景,在增加透視感的同時實現動靜對比

  這是在巴黎的聖心教堂前拍攝的。前景除了引導畫面,還有強化透視效果的作用,我想要利用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捕捉到揮動翅膀飛舞的鴿子,這種動勢與安靜的人物、巨集偉的建築能夠形成絕佳的動靜對比效果。

  技術要點分析:

  1.相機上架,儘量升高機位,因人物站在較高的臺階上。機位越高,後方建築變型越小。

  2.背景已是對稱構圖,擺姿處理上應該讓人物重心偏離畫面中軸,同時利用裙襬來拉回平衡,因為絕對對稱的畫面往往顯得太拘謹、平庸。

  3.快門速度要適中,確保飛舞的鴿子絕大多數是清晰的。

  4.前景的鴿子要依靠大量拍攝素材的合成,因為鴿子的飛行路線很難掌控。拍好人物後,在不移動相機和燈,不改變拍攝引數的情況下,單拍鴿子5-10張,留用做後期素材。

  三、用最柔軟的紗,舞出最壯美的魂

  輕薄柔軟的紗、綢緞等材料做成的婚紗、頭紗以及其他造型元素,很適合在相對簡單、空曠的環境中飄動“飛舞”,這時會令原本單調無奇的畫面呈現出一種柔美而磅礴的氣勢。

  例項5:讓頭紗飛舞,柔美與壯美同在

  這是在日本北海道的活火山拍攝的,傍晚純自然光條件,且當時風很大,吹動著頭紗飛起來的樣子美極了。日落前的光線極具戲劇色彩,用閃光燈補光有時候反而顯得生硬和多餘,此時人物姿態上只要迎合自然光的光位即可達到完美效果。

  技術要點分析:

  1.學些地理自然知識,事前瞭解拍攝地風向、光線等狀況。

  2.儘量尋找逆光和側逆光角度,這樣頭紗的質感會很好。

  例項6:利用柔軟的綢緞,構圖、造勢

  這是在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元素的空間內拍攝的,我想利用紅色的綢緞打造出色彩主題,同時配合光線,使其增加畫面的空間感和節奏性。布光的精髓在於控光,讓閃光燈去照亮該照亮的,同時確保燈光不影響那些不該被照亮的被攝體,這樣才能做到明暗有度、重點突出。

  技術要點分析:

  1.左右背景後方各放置了一個30×180mm的條形柔光箱,對著鏡頭,同時外加了40度角光柵,確保它們能打亮布而不會影響到人物。

  2.人物則使用了150mm的八角柔光箱,外加40度角光柵,確保它重點照亮人物而不會把布打得太亮。

  3.框架構圖是常用的構圖手法,但是大多數攝影師只停留在Y軸的框架構築,我用飛揚的綢緞在Z軸構築了一個框架,讓畫面的透視和層次感更強。

  4.四名助理分別在兩側負責抖動綢緞,直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