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陋室銘愛蓮說測試試題及答案

  每到語文考試之前,認真的去做好語文試題卷也是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對於這種學習方法,你認可嗎?讓我們來做一做這套試卷吧!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陋室銘愛蓮說測試試題。

  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陋室銘愛蓮說測試試題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1分***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漣*** ***

  隱逸*** *** 褻*** ***玩 鮮*** ***有聞

  二、解釋下列加點詞***10分***

  斯*** ***是陋室 鴻*** ***儒

  無案牘之勞形*** *** 可愛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漣

  不妖*** *** 不蔓不枝*** ***

  亭亭淨植*** *** 褻玩*** ***

  三、辨別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陸草木之花 之: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漁人甚異之。 之:

  四、根據詩文內容填空***28分***

  1.《陋室銘》選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詩人 。

  2、 叫“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例如《陋室銘》用的就是 韻。有 等字在句末做韻腳,讀來琅琅上口。

  3.《陋室銘》處處緊扣 一句來寫,最後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詩說:“時人莫小池水淺,淺處無妨有臥龍。”《陋室銘 》中與這句詩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銘》中寫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寫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寫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愛蓮說》選自《 》,作者 ,是 時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為蓮的總陪襯,以 和 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 、 、 。

  8.《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

  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0分***

  譯: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

  六、閱讀訓練***36分***

  ㈠課內鞏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釋加點的字詞。***4分***

  ***1***名: ***2***靈:

  ***3***德馨: ***4***鴻儒:

  2.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從上文找出3句對偶句。***3分***

  ***1*** ***2***

  ***3***

  4.請你試著對對聯。***2分***

  ***1***上聯:吉羊辭舊歲 ***2***上聯:銀羊搖尾去

  下聯: 下聯:

  ***二******14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加點的字詞。***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鮮: ⑤宜:

  2. :“淤泥”和“清蓮”是寫蓮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寫蓮花的 ;“香遠益清”指蓮花的香味;“亭亭淨直”指蓮花的整個形體姿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是從觀賞者的角度說的,寫她 。正因為蓮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貴氣質,才會惹人喜愛,讓 人肅然起敬。***3分***

  3、你能說出蓮與君子有哪些相似之處嗎?***3分***

  答:

  4、本文主要寫作者愛蓮,為什麼還談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課外拓展

  齊人攫金***9分***

  昔齊人有 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搶奪***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 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選自《列子》***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 2、衣冠*** ***而之市

  3、適鬻金者之所*** *** 4、徒見金*** ***

  2、選出下列加點 “之”字與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項:*** ******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適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譯:

  4、給文中劃線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2分***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從這則故事中,你得到什麼啟示?***2分***

  啟示:

  六、寫作訓練

  請以“我愛 花”為題,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練筆。

  [綜合收斂]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1.解釋下面的詞語。

  ***1***峨冠: ***2***髯:

  ***3*** 袒: ***4*** 歷歷:

  2.翻譯下面的句子。

  佛印絕類彌勒。

  3.寫出文中描寫蘇東坡外形特徵的句子。

  4.寫出文中描寫佛印外形特徵的句子。

  5.用橫線在文中畫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

  [遷移整合]

  東坡畫扇 ***宋***何蓮

  先生職臨 錢塘江日①,有陳訴②負③綾絹錢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雲:“某④家以制扇為業,適父死,而又自今春以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之也。”公熟視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市⑥也。”須臾 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⑦作行書草聖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始踰⑧府門,而好事者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後而不得者,至懊恨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⑨ 。

  【註釋】①先生職臨錢塘江日: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②陳訴:狀告。③負:這裡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暫且。⑥發市:開張。⑦就判筆:順手拿起判筆。判筆,判案用的筆。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某家以制扇為業 ***2***適父死

  ***3***至懊恨不勝而去

  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公呼至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負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藉助文後註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市也。

  4.從文中看,制扇者欠債的原因是什麼?蘇東坡是怎樣幫助制扇者的?

  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陋室銘愛蓮說測試試題答案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 淤 濯 漣 逸 鮮 褻

  三、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裡。

  3、我只愛蓮花從汙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

  4、***蓮梗***中間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長旁枝。

  四、1、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有舒緩語氣,協調音節的作用。

  2、之:賓語提前的標誌,有強調作用。

  五、1、《全唐文》 唐代 劉禹錫

  2、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5、苔痕上階綠,草色 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周元公集》 周敦頤 北宋 哲學 諡號

  7、愛蓮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隱逸者 富貴者 君子

  8、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9、託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1、***1***名詞活用為動詞,聞名,出名 ***2***靈異

  ***3***品德高尚 ***4***博學的人

  2、***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

  ***2***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 ***2***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3***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 ***2***金猴駕雲來

  ***二***1、***1***多 ***2***洗滌 ***3***沾染***汙穢*** ***4***美麗而不端莊

  ***5***更加 ***6***立 ***7***很少 ***8***應當

  2、***1***的 ***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 ***3***這件事 ***4***到,動詞

  3、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4、***1***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2***對於蓮花的喜愛,跟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說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汙***高潔***;“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大名遠揚;“亭亭淨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廉行,儀態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說明:映襯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另一個突出物點。在課文中,作者 先用眾多可愛的花作一般的映襯,再以菊和牡丹作重點映襯。菊,從正面映襯;牡丹,從反面映襯。描寫蓮是時,濃圈墨彩,工筆細刻,卓然超群的蓮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襯下,在畫面上凸現出來,使人心馳神往。另外,本文還用隱逸者、富貴者映襯君子;用菊之愛、牡丹之愛映襯蓮之愛,以此表明作者與眾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看了的人還看:

1.初中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2.初中語文中考試卷

3.2016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4.初一語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