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的圖片設計

  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較為薄弱,通過製作手抄報等方式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的圖片

>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圖***1***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圖***2***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圖***3***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圖***4***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圖***5***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圖***6***

  關於小學生三四年級手抄報的資料

  一、成語故事

  【成語】: 老當益壯

  【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的名將馬援曾在北方經營畜牧業,因為管理得法,發展很快,許多人都來投奔他。

  他經常語重心長地對他周圍的人說:“大丈夫立志,越是窮困,越要堅強;越是年紀大,越要不服老***原文是‘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人們聽了,都很佩服他。

  馬援有幾千頭牛和羊,還有大批糧食,但是他不看重這些財物,常把經營得來的錢分給大家,自己卻過著比較樸素的生活。他說:“積累資財,就在於用它來幫助別人,否則,只不過是一個守財奴罷了!”

  馬援在這裡說的“老當益壯”,後來被引用,成了成語。“當”是應當;“益”是更加;“壯”是雄壯、強壯。常用來形容年歲越老,志氣越壯,幹勁越足。

  二、小故事大道理

  曾無數次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枯井裡,農夫聽著驢子的哀鳴,目睹它的困境,想了很久後,斷定救不了它,但又不忍心看它痛苦而死。於是,農夫決定往井裡填土,把驢子悶死,讓它早些脫離痛苦。當土就要填到井口時,農夫竟驚喜地發現,驢子竟把所有打在它身上的泥土踩在了腳下,最終走出了井口。

  很多人認為,驢子獲得自救,是因為驢子勇敢。面對困境,它不是畏懼和退縮,而是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去挑戰困境,去戰勝困境。

  果真如此嗎?我倒不這樣認為。驢子獲得自救,正是因為驢子對突然而至的災難產生極端的恐懼。因為恐懼,所以它對埋葬它的泥土恨之入骨,並極力地掙脫它。因為恐懼,它才逃離了恐懼,逃離了災難,最終獲得了自救。

  弱小的羚羊之所以能成為非洲大草原上的賽跑健將,就是因為害怕強大的獅子追上它們。有時拯救我們的,不只是勇敢,還有來自內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