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的散文

  丁香花的葉子挨挨濟濟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小桃子,紫丁香在這些小桃子之間露出了頭。有的才露出兩三朵小花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綻開了笑臉,有的還是含苞未放,看起來像一個個大玉米棒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丁香花開

  前面院子的丁香花總是早開半個月,半個月之後,我屋外的丁香花也開了,這樣一來,我就能更長時間地聞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味道。

  每每聞到那清新的味道,總會陶醉其中。希望在年老的時候,和老朋友聚在一起,丁香樹下,支一桌麻將,吃著小點,喝著小啤酒,聊著家常,享受每寸陽光。

  記得從前總會相約去放縱地跳舞唱歌,或者幾個人安安靜靜的喝茶聊天,述說心事,度過無憂無慮的美好,而今總是忙忙碌碌,難得相聚,好不容易遇個假期,也是這個值班或者那個值班,誰知道當我們頭髮花白,兩眼昏花的時候,誰又在哪裡生活,誰又能和誰相聚在一起呢?

  總是希望與孩子一起去遊玩,感受自然的氣息。可是孩子小時候交給父母,交給保姆,交給託兒所,交給幼兒園,交給學校,總是聚少離多,很羨慕那些能與自己的孩子天天共處的人。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大點的時候,自己老了,有時間了,孩子又會為生活奔波,為了理想奮鬥,為了青春無悔而拼搏。忙忙碌碌中,錯過了多少春暖花開?

  想象與遠在天涯的你共坐丁香樹旁,享受陽光和花香。可是天不遂人願,愛情總是在空氣中漂浮,不知是自己的思想太不切實際,還是理想和現實的距離太遠?過去的已然過去,未來不知在哪裡,我窮盡心力盼望的你,是否在不遠處等著我?丁香花兒年年開,愛情卻依舊在流浪,不知道到那一年,才能停止流浪的腳步?

  我喜歡院子裡的丁香花,好看又好聞,只是花期很短,但我還是喜歡。一季花開之後,我依然要不停地去闖蕩。當我為了生計漂泊在外,磕磕碰碰一身疲憊,滿心的失望擬或絕望的時候,又是一季丁香花開,用滿院的清香迎我回家,讓我受傷的身心在安靜的花香中療養,讓我重新又燃起滿滿的希望,重整行囊,再去追逐我的夢想。

  歌裡唱著: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裡。我想說,請把我埋在這丁香樹下,讓我聞著那一季一季的花香,守著那一季一季的希望。

  :丁香

  第一次被它吸引的是它那濃郁的香氣。

  通往家門的小徑有個涼廳,涼廳旁的草坪上有一顆丁香樹。

  花開時節,遠遠地聞到淡淡的清香,愈走愈近,花香愈來愈濃,整個把你包裹在它的香氣中。那花香泌人心脾,強烈的氣味刺激著你的嗅覺神經,讓你興奮。

  以後每次走過它旁邊,總要打量它幾眼,深吸一口氣,體味一下它的氣味。閒來無事坐在涼廳看看書、看孩子們在池邊嬉戲。但主要是為了那紫丁香的香氣。

  一次隨手在電腦上百度了一下丁香,驚奇地發現丁香競然是愛情之花。

  關於它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古時,一 位書生和一個姑娘相戀,兩人私定終身,姑娘父親發現後,責罵女兒敗壞門風,姑娘性情剛烈,以死殉情。不久在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鬱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後人為了懷念純潔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

  看了 這個故事,我開始敬重丁香,更加喜歡它,就象守護自已的愛人。

  一次閒坐涼廳,鄰居女兒匆匆上班去,走到丁香樹旁突然徑直走到身下,鼻子湊到丁香花旁恍若無人地嗅了嗅,咹咹說到:真 香…她也為花香而感染,我有些吃驚,也有一絲嫉妒,我愛丁香卻不敢表達出來。我原以為只有我注意丁香,以為丁香也通人意,只為我開。想到這,我不禁笑了,我太幼稚了,一切美好的東西並不能我自已所能擁有。想到這裡我釋然了。

  願丁香花長駐我心中。

  :美麗的丁香花

  題記: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少美麗變成的夢啊,就這樣匆匆的走來,留給我一生牽掛,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滿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城市間多少煩惱,從此不必再牽掛。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隨著時光的流逝,融入涓涓流淌的河流,有點已漸漸模糊,而有些卻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讓人難以忘懷,就像電影裡的一個個片斷,帶著某種情緒,淡淡的縈繞在心靈,緩緩而溫暖地流動著……

  一群懵懂無知的少年

  —突然有一天,一群懵懂無知的少年遇見了您,從此他們的世界開始有了生命和色彩。

  小學一到三年級時,我一直是在村子裡上的,三個年級就一個何老師,還不是科班出身,後來實在帶不了,到四年級時,就一起轉到了鄉里的中心小學,一同轉入的村裡和我一般大的孩子有七八個,春梅、金勝、小黑子、小紅子等。

  我就是在這所小學裡遇到了譚老師,她正好教我們語文,又是班主任。第一天上課我就被她的人和課吸引了。那天她穿著一件白色帶小碎花的襯衫,一頭齊耳的短髮,很是清爽。 譚老師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聽起來像廣播電臺裡的播音員,課也上得好。記得有一次上《香山紅葉》,譚老師說北京香山的紅葉有很多種類,其中有一種是楓樹,還問哪位同學會說“楓”字,我當時舉了手,在黑板上寫了“楓”字,譚老師還誇我楓字不僅寫得正確,而且寫得端正,寫字就要端正,這是一種學習態度。至今那個“楓”字在黑板的哪個角落我都還記得,老師所說的學習態度更是影響了我成年後的工作和學習。

  最快樂的就是上音樂課了,沒有想到譚老師還會彈風琴,而且彈的非常好聽。學校裡就一臺風琴,一到上音樂課幾個男孩子就提前將琴抬到教室裡,教室裡立刻傳出悠揚的琴聲。還記得譚老師教我們唱的第一首歌是《櫻桃好吃樹難栽》。“櫻桃好吃樹難栽 不下苦功花不開, 幸福不會從天降 社會主義等不來……”

  就這樣,我們一群懵懂無知的孩子在譚老師的教誨下,不僅獲得了知識,還第一次懂得了什麼是音樂,什麼是美,什麼是快樂!

  那滿院的丁香花呀

  —四月,是丁香花開的季節,你優雅、芬芳,從不炫耀自己,卻燦爛著整個春季。

  轉眼到了第二學年,譚老師讓我們幾個住在一個村裡的孩子組成一個互助學習小組,到週末的時候到她家去寫作業。一是怕我們貪玩忘了作業,二來也省得父母擔心。

  譚老師的家離我們村並不遠,不過十幾分鐘的路程。這是第一次走進譚老師的家,也是第一次認識一種叫丁香的花。已是四月天了,天氣溫和適宜,遠遠地就看見一棵高大的樹,上面開滿了白色的小花,伴隨著暖人的風吹著,還時不時能聞見一股淡淡的清香。可能是昨夜的一場春雨,地下已散落了一層花瓣,白白的,像雪。譚老師說,這叫丁香花,是她最喜歡的花,花雖不豔麗,但卻清新脫俗,獨立傲人。她說她喜歡丁香花的品性。從此我的腦海裡便有了關於丁香花的記憶。

  走到前院,更是讓人驚詫,那門前居然全都是花,桃樹、杏樹全部都開了花,連後山的杜鵑花都被移栽了好多在這,正值開放的時候,真的讓人心醉。休息的時候,老師還讓我們幫著拔拔院子裡的雜草。高興的時候,譚老師給我們念她寫的詩,只可惜我已不記得當年老師的詩句了。但心裡那種對文字的喜愛我想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吧。

  就這樣,從春到夏,每逢週末,我們這些孩子都徜徉在譚老師家的花海一樣的小院裡。

  花 祭

  那滿樹的丁香花,如今還依然開放著嗎?有它陪著,老師啊,您永遠都不會孤單。

  暑假一到,所有的孩子便不再光顧譚老師的小院了,而是像放了風一樣天天到處亂竄。然後就在那樣一個傍晚,我突然聽到大人們傳來一個噩耗,我們最敬愛的譚老師卻因突腦溢血辭世了。訊息傳來,我半天沒有回過神來,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聽母親說譚老師的愛人在縣城裡工作,孩子也在縣城裡讀書,為了能和他們團聚,譚老師多次到縣裡去跑調動,終於,暑假過了,她就能調到縣城裡工作了,但卻在回來的途中就倒下了再也沒能站起來。譚老師去世後,被埋在了前山上,正好遠遠地可以瞧見她家院子裡那棵丁香花。

  至到今天,我的女兒也像當年譚老師的兒女那樣大的時候,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一個母親的心和偉大。當年她那樣寧靜而優雅地生活在一個鄉村,獨守內心的寂寞,實際上內心飽受了多麼大的親人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而對我們卻像孩子一樣的疼愛著,或許在她眼裡已早已把我們當做了她的孩子。

  如今,又到了四月,我記憶中的那棵丁香花還依舊開放著,就如同老師一樣,在我的心裡永遠銘記著。如果時光能倒回三十年,我寧願再做回一次她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