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自考學習方法有哪些

  如果說自學考試是渡河,那麼,好的自學方法就是船和橋。良好的心態,濃厚的興趣,再參照自己的實踐,自學考試必然成功。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心理學自考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心理學自考學習方法

  摘要學習法

  在自學過程中,邊學習邊摘要,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在做同步練習題和自測題時,對平時的摘要進行校對和更正非常重要,它有助於知識的深化。

  邏輯分類法

  自考複習階段,可適當地打破教材章節的限制,按照全書的邏輯結構,編制一個比較簡明的邏輯關係圖表,這對於知識系統化是一個很好的複習途徑。

  做題拓展法

  很多複習參考書的單選題數量比較多,覆蓋面也很廣。因此,在做單選題時,要全面考慮題目所包含的知識點、相互關係和可能出現的變型題,這將有助於快速完成複習,也可以瞭解更多的題型。

  爭論提問法

  真理的火花,會在碰撞中更加閃亮;適當的爭論,會在記憶中更加深化。不妨在同學之間,多爭論和提問。

  重複學習法

  當感到知識已經掌握得差不多的時候,再重複學一次。這一次也許會獲得更深的印象和更多的體會。

  換位思考法

  在自學中,不要老是把你自己當成是“學生”,處於被動地位,而要不斷的把自己擺放到“先生”的位置上,採取主動,產生不同的想法來。

  角色轉換法

  在自學某個專業時,比如會計,不要僅僅把自己當成考生練習題目,而要把自己設想成一個資深會計人員,正在替企業做帳。這樣,就會學以致用,有益於考試。

  交叉應用法

  對知識多方位、多學科的交叉應用,會對本門課程的學習產生更大的效應。這在科學史上已是不勝列舉的成功方法。

  經典指導法

  在自學中,會經常碰到困惑。這就需要運用自己學到的經典學科的理論知識,如馬克思主義辨證唯物論以及邏輯學、心理學等來指導實踐。

  重點把握法

  好的自考生從不胡亂的猜題。但是,考前重點把握考點是可行的。就在考試前三五天,集中把學科的重點、難點弄懂,如果內容多、記不住,可以選擇“重中之重”,強記下來,必有收穫。

  學習心理學的內容重點的建議

  一是圖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心理學的自我提升離不開展卷閱讀。然而,對於琳琅滿目的心理學圖書,非心理學專業出身的人,如何判斷一本心理學書靠譜不靠譜?其實也不難,找到自己喜歡的圖書,首先先看出版者。靠譜的出版社總會出靠譜的書。就心理學圖書而言,幾所高校出版社出的心理學書相對還是有質量保證的,如北大、北師大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華東師大出版社,等等;另外,有些書系的書出的也不錯,如萬千心理系列,湛廬文化系列,等等。其次,再看著者。雖然有的心理學家你並不知曉,但如果是一本嘔心瀝血的著作,作者常常會在前言後記中把該書特性,成書艱辛之類娓娓道來;而相對另一些圖書,前言後記都無,編者不詳,這樣的圖書就要小心一些了。

  二是影視。

  在圖書之外,關於心理學的影視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網路上各大高校公開課的存在,可以讓大家做到足不出戶,而遊學天下。在網易、新浪等公開課的課程中,也有一些心理學的內容,而且他們大多是來源於世界名校,和他們學心理學,等於同高手過招,自然獲益多多。

  三是同志。

  三人行,必有我師,但學習心理學也必須找到同道中人。當然,身邊有喜歡心理學的同行更好,可以互相促進著學習。如果身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少,也不怕,現在的網路眾聲喧譁、資源豐富,去微博、微信、豆瓣轉轉,很快就會找到同道中人;而且,一些專業的科普網站也在不斷更新著心理學的內容,如壹心理、果殼網,等等,瀏覽一下,你會找到理想的內容和合意的人。

  心理學自考學習科目

  一是心理學史。

  心理學學派林立,內容繁多,究竟哪些內容是科學心理學的範疇,哪些內容又是民間心理學的智慧,哪些靠譜,哪些扯淡?……讀史使人明智,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心理學史的學習得到解決,學習心理學史,我們可以知曉心理學是怎樣成為一門科學的,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每個學派在心理學史上的地位如何,你所喜歡的心理學研究和理論,在歷史上,又處在什麼樣的地位……等等。通過心理學史的瞭解,你可能更清楚心理學各種理念和研究的源頭,以及自己對於心理學的興趣在哪裡,學什麼,會滿足自己的工作需要,學什麼,會提升自我的心理素養。

  推薦書目:墨頓·亨特《心理學的故事》;基思•斯坦諾維奇《對偽心理學說不》;Roger R Hock:《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Lauren Slater《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二是社會心理學。

  一些人可能有疑問:社會心理學是不是要談社會變革、不同社會中的群眾心態啊?這個和我們的工作有關係嗎?還真不是,在英語中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的“社會”***social***,不是我們日常概念中“社會主義”那個社會,在心理學上,社會心理學其實談的就是人和人相互動的心理現象及規律,涉及到的內容多是人怎樣自我認識又怎樣認識他人啊,人和人之間為什麼喜歡為什麼愛,偏見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如何受到別人影響的,等等,更確切一點表達似乎是“人際互動心理學”。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心理學不幸是由西方人建立的,結果,西方的心理學研究了太多的變態心理和個性行為。如果心理學是由中國人建立的,那麼它一定是一門強調社會心理學的基礎學科”。中國人學心理學,一般學到社會心理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內容。人們要想理解自我、影響他人,社會心理學必須好好學,掌握了這其中的規律,不僅對理解自我有幫助,在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互動中也不無裨益。

  推薦書目: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羅伯特•B•西奧迪尼《影響力》

  三是心理學導論。

  如果心理學史和社會心理學你讀得性質盎然,心理學不僅沒有嚇跑你,反而對心理學的興趣越來越濃了,那說明你是真正喜歡心理科學的。所以,就要從西方人學習心理學的第一本書看起吧,可能枯燥一點,但過去這一關,你就真正步入科學心理學的世界了。該看心理學導論了。

  推薦書目:《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最佳入門》

  這些書讀完,剩下的內容不推薦了,你已經在頭腦中建立了基本的心理學學科框架,現在可以根據興趣進入自由閱讀階段了。育兒的,讀《發展心理學》;當官的,讀《組織行為學》;戀愛的,讀《親密關係》……

 猜你喜歡:

1.自考學習心得體會6篇

2.大學生如何快速學習心理學

3.自考生學習方法

4.自學考試心得體會3篇

5.關於學習心理學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