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試卷質量分析

  實踐證明,要想使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更加細緻、科學、全面,就必須廣泛應用多種統計方法。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範文一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現對七年級地理上冊試卷作一分析如下: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次試題突出教材重點,適當兼顧覆蓋面。 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準所列的重要知識點,各部分比例力求與課時要求保持一致,對重點章節有所傾斜,重要圖表都有所涉獵,所以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考查最基本能力,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部分考題取自或改變於目標與檢測 ,以使師生平日注重訓練。

  試題難易度適中。低、中、高三個難度層次的題,比例為3:6:1。無偏題、怪題、超標準題,這樣的試題既保證了一定的區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試,題目數量適當,目的適應新課程改革,學以致用,保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

  二、學生做題分析

  1.選擇題分析

  本張試卷共有25小題,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得分率高;個別學生不認真審題或對知識不紮實,理解力差,導致失分。

  失分較突出的有4題,12題, 15題,平時要求學生識記、訓練不夠,使簡單問題變難。下面舉例來說明:

  選擇題就9題

  12月22日前後***冬至日***,太陽直射在*** ***

  A、赤道 B、極圈 C、北迴歸線 D、南迴歸線

  很多學生對此題比較模糊,包括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在平時練習的時候還不夠多,學生沒能得到鞏固,導致學生沒識記住,所以造成答案千差萬別.

  2.綜合題分析

  第1題:10分。,較為簡單,此題主要考的是主要是考察七大洲和大洲分界線的相關知識。及格率達95%,優秀率達80%。

  第2題:12分。及格率為78%,優秀率為65%。建議: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不應單純的死記硬背,整體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避免在授課中應多邊繪邊講,易錯字多練,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多聯絡當地實際問題進行教學。

  第3題,本題也是8分,對讀圖識天氣知識的考查,考察面廣,能反映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4題:12分。及格率83%,優秀率67%,考察的是聚落的相關知識:聚落型別、看圖分析聚落、聚落選址因素分析等,大多學生都能讀懂圖,可以按要求完成。

  第5題:10分。綜合了世界人口分佈、語言和宗教分佈、人種分佈、等知識。要求學生通過讀圖來完成。其中第***1***、***3***小點完成得很好,但是第***4***小點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因為學生沒看清題目要求,隨便作答所造成的。

  三、改進建議

  1.試題的覆蓋面應進一步擴大,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識,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2.試題的呈現方式應進一步加強,新穎、靈活是今後努力的方向。要創設新情景,多聯絡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體現新課程特點。命題儘量減少單純機械記憶的題目。

  3.加強試題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圖,進一步方便學生獲取資訊。

  4、創造性使用教材

  要求教師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創造性使用教材。要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範文二

  一、試卷結構及命題特點。

  試卷一共分為兩大部分,總分為100分。第一部分為單項選擇題20小題共40分。第二部分為綜合題共60分。

  綜合整套試卷,試題以新課標和中考考綱為要求,以教材為依據,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和實際能力運用,並進行恰當遷移。題目難度適中,密度合理,題量合適,對初一學生一學期地理素養的形成可作一個階段性檢測。

  二、考情分析: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複習花費時間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加之不是中考科目,因而不去識記。

  三、試卷得失分分析。

  在第一部分,下設20道選擇題,共40 分,每題2分。大多是識記能力題,分析運用題不多,優秀率不令人滿意僅佔7%,合格率還不錯有70%,沒有全對。

  第二部分綜合下設6個小綜合題,有檢視填空題;有檢視連線題;有列表看圖繪圖題;知識點全,覆蓋面廣。1、讀經緯網題失分較為嚴重;2、看地球公轉圖.大部分做的不錯,正確率高。3、大洲大洋對號入座題,都填了,但不能對號入座。填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有少部分同學張冠李戴。4、等高線檢視簡答題,同學們普遍正確,學困生和厭學生是胡填寫。5、繪圖題。大部分能按要求認真描繪,就是不規範;6連線題答題最好。

  四、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題失分的原因:

  ①學生上課不認真,沒有做好相關的預習和複習工作。

  ②重視程度不夠,不願意做題。動手能力差。

  ③沒有樹立空間概念,缺乏方向感,識圖能力欠缺。。

  五、改進措施

  1、注重基礎。重抓知識的落實,特別是對技能綜合性訓練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2、要重視試圖訓練,動手操作訓練。

  3、紮實做好月考和考後的總結反思。做到有的放矢。加強鞏固訓練。

  4、教給學生識記、繪圖技巧,加強課堂練習的強度和效度。

  範文三

  從試卷成績來看具體分析如下:

  一 全面考察基礎知識

  第一題 選擇題共20個40分涉及所學大部分知識既緊扣課本又 聯絡實際,重在考察基礎知識,同時又注重其能力的培養。

  二 注重地圖運用,突出地理學科特點 很多題目既有文字又有地圖。通過學生檢視來回答,如海陸分佈的七大洲四大洋,經緯網、等高線的地形圖等作為專題來考察,看似簡單但又需細心,重點突出考察又廣,由於平時注重了這些問題,因此學生作答還可以,

  三 聯絡實際對策

  開放探究題,聯絡世界人口問題給出材料回答,大部分學生能回答出來但很少有條理,可喜的是大部分學生能提出問題又同時提出解決措施。

  存在問題

  一 學生審題不清,根據要求應填大洲、大洋,認識填圖中的知識,

  二 基本讀圖能力差,導致失分。

  三 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讀圖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學生才升入初中還不會或不適應初中的考試。

  採取措施

  一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突出能力的培養,緊扣課標教材,對主幹知識加大力度。

  二 加強地理圖表的教學,加強學法指導,倡導科學方法,

  三注重學生方法的指導,學會審題做題,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消化貯存,

  總之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多動腦,培養他們學會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努力下次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