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試卷質量分析

  試卷分析是教學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環節,是測試診斷試題與試卷質量的有效性,從而保證試卷具有較高客觀性的必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試卷質量分析,歡迎大家參閱。

  ***一***

  一、基本情況:

  三年級有71人蔘加考試,總得分 5575.5 分,平均分 78.52 分,其中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0分,及格率:88.7 ,優秀率:40.8

  二、 試卷特點:

  本次三年級語文試卷,覆蓋面廣,既考查了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又考查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言的積累運用,閱讀理解、分析及習作能力。較為充分的考查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答卷情況分析。

  第一大題:寫好鋼筆字。從答題情況來看,多數學生的卷面整潔,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書寫都相當潦草,塗改也較嚴重,還有就是書寫的格式問題。

  第二題、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部分學生平翹舌不分,出現很多錯誤。

  第三題、讀拼音寫詞語。總共10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1分。存在的問題,多數同學不會拼音,有極少數的學生是雖然會拼但是寫出的是錯字。

  第四大題:比一比組詞。總分6分,最高分6分,最低分2分。存在問題是多數學生不能正確組詞。

  第五大題:照樣子寫詞語。總分16分,最高分16分,最低分2分。存在的問題是部分學生積累詞語較少,不能寫出成語。

  第六題:按要求完成句子填關聯詞語部分,學生掌握不好。總分8分,最高分8分,最低分3分,學生在積累詞語方面掌握較差,因此填空出現的錯誤比較嚴重。

  第七大題:閱讀積累。學生平時積累較多,失分較少。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下去不背和存在書寫錯誤嚴重的現象。

  第八兩道大題:閱讀短文,完成練習。多數同學能夠閱讀短文,並能正確分析,部分學生不會分析理解能力差,平時缺乏訓練,。

  第九大題:自由作文:總共17分,最高17分,最低0分。此題是寫一篇關於自己的生活中的印象最深的“第一次”作文,

  四、存在的問題是同學們不會審題,加上積累的詞彙量太少,以及語言組織及表述能力比較差,導致錯字較多,層次不清,甚至存在空白未寫的現象。

  ***1***詞語積累不夠。

  ***2***綜合能力薄弱。

  ***3***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4***書寫不規範。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型潦草不規範。

  五、 改進措施

  通過這次素質檢測,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也很好地反觀了教師們的教學情況,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遺憾。為進一步加強下一學段的教學,採取如下教學措施:

  1、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但是比較機械,死記硬背的現象嚴重,忽視理解記憶。隨著年級的升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逐漸加強意義識記,這既是基本的認識規律,也尊重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熟背的內容還要求學生會寫。書本上的優秀片段、包括課外的,讓他們多讀,感悟中華語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語言的薰陶,以致在語言中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寫作水平。

  2、潛心解讀文字。文字文字,教學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讀文字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設計。錯別字的出現、標點運用的不當、詞彙量的不足、語言的乾癟蒼白,都是訓練量的不足、訓練法的不到位所致。由於理解與認識的偏頗,語文教學過分強調其人文性,而對工具性有所削減,因此語文課堂仍須加強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能力”的訓練。在課堂上加強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準確性,在課堂上就多寫多練。 這一點教師要嚴格要求,規範書寫,加強易混淆字、詞的區分、認識。

  3、重視運用語言的訓練。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練習和小筆頭的練習,指導學生多讀多寫。進入中年級後的習作訓練,不僅要激勵學生“樂於寫”,引導學生“寫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訓練,逐漸讓學生“寫得好”。平時讓學生勤動筆寫日記,不論水平如何,只要能堅持下來,同時教師要做榜樣。從中也要運用激勵措施,讓學生願意動筆寫,找到寫作的興趣。寫作與生活緊密聯絡,不光要從生活中選材,還要對寫法及時指導。

  4、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瞭解文章的內容,並多教“設身處地想”、“聯絡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漁。一個語文教師要承擔的很多,引領學生感受中華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的語言魅力,我們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將學生領進文學寶殿,我們所做的還有很多,在要求學生的同時,我還感到自己必須善用時間,為自己充電,從而為學生當好引路人、鋪路石。

  ***二***

  一、試卷特點:

  這份試卷命題堅持以新大綱為依據,力求適度體現新課標精神,拓寬語文教學領域,打通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渠道,檢查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及課內外閱讀能力。新的語文教學要求構建大語文教學觀,讓學生廣泛地涉獵課外讀物,積累感悟祖國語言的豐富內涵。檢測的內容不僅侷限於教材,還檢測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命題人員是希望通過試卷,對教師的教學提出建議,不要只圍繞課本而教書,而應注重課外閱讀的輔導,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同時整份試卷還體現了“兩重”,即重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識字能力、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積累運用能力***。

  二、答題情況:

  ***一***、基礎知識

  1、拼寫詞語。正確率較高,同學們書寫的也很美觀。

  2、選擇正確讀音。嫉妒一詞,練得不多,少數同學出現錯誤。其它錯誤較少。

  3、組詞。正確率很高,極少部分學生有錯別字現象。

  4、選詞填空。課文上有的幾乎沒錯誤,課外的個別同學出現了錯誤,原因是基礎差,對詞語分辨不清。

  5、積累。整體看完成的還是不錯的,大多沒有實質性的錯誤,只是少數同學出現錯別字,原因是基礎差的同學老是記不牢,所以老師在平時訓練的時候要注意靈活性與全面性的統一。

  ***二***、閱讀理解:

  此題是既跟基礎知識有聯絡,又與“語文素養”密切相關,綜合考察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通過答題直接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大部分學生能正確理解文章內容,個別學生缺乏語文理解分析能力。以後需要多加訓練

  ***三 ***、作文

  以前訓練過類似的題目,大多數同學完成很好,丟分不多;但個別同學由於基礎太差,在作文的完整性,語句的連貫性以及字的正確性三方面把握不當,以後應該從基礎抓起,在發揮積累運用的同時,多讀多寫。

  三、改進措施:

  教法:

  1、認真鑽研教材,研讀課標,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精心組織教學活動。

  2、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審題時,不能掰碎了餵給學生,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提高審題的能力。

  4、利用好早自習,培養好小幹部,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5、平時把一些型別的題目訓練貫穿在課堂中,不到考試臨時抱佛腳。 學法:

  1、 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卷面的情況看,學生在寫字方面對漢字的基本筆畫,間架結構的書寫欠規範,學生在卷面上出現的錯別字較多。教師平時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讀書。利用學後班時間練習寫字。

  2、培養學生的認真閱讀態度,平時提高要求,端正態度,作業的質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做完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3、 對個別同學要加強輔導,特別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於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重視閱讀方法的培養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同時,要將閱讀延伸至課外,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5、作文教學改進作文方法的指導,注意學生思維的訓練,建立錯別字小檔案,減少作文的錯別字,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 ,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