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試卷質量分析

  是利用統計結果來指導教學,為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的反饋資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範文一

  一、試卷評析

  此次語文試卷,總體上看,知識覆蓋面寬,難度適中偏易,題量與平時相仿。具體說,此次語文試卷呈現如下幾個特點:

  1. 重能力考察卻並不偏廢基礎考察。整份試卷,除了詩文填空、現代文詞語音漢互寫、文學常識以及涉及到的課內文言文題目之外,其它均為能力的考察。詞語的運用能力,古詩的賞析能力,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說明文和散文閱讀的理解能力,是很重的。當然這與平日做的綜合試卷的出題模式也差不多少。

  2. 文言文課內課外相結合比較閱讀,是一大亮點。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課外選段的難字的註釋,及時且巧妙地換為了課內遷移能力的考察。

  3. 說明文閱讀的考察,除了“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某詞去掉可以嗎?為什麼”兩個題目外還對說明內容進行了考察。我們認為,這是合適的。針對中考只考兩題,出題者加上這道題,也是適時的。並不是全部非得以中考出題為指揮棒。

  二、錯題歸因

  學生對此次語文試卷,普遍反映:較為容易。但是不可否認,學生在考出的結果仍然不能令人大為滿意,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1. 音漢互寫的選擇題,3分,丟分的儘管不多,但是因為這只是記憶能力的考察,而且也不難,可還是出現錯誤,可見學生對此掌握得不牢固。

  2. 病句修改,也是選擇題,錯誤率尤為高。語病型別中,“缺少主語***主要是由‘通過„„使„„’引起的語病***、“兩面失衡”、“濫加否定詞”、“前後矛盾”、“重複囉嗦”等,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了。但是“缺少賓語”、“語序顛倒”、“歧義”以及“指代不明”“邏輯不清”等語病,掌握得很不好。尤其是“缺少賓語”這類病句,平時考得比較多,但是學生做起來就是比較不理想。

  3. 成語辨析的選擇題。這類題目仍是重點,也是難點。

  4. 古詩賞析,主要是對探討作者思想情感的題目,學生很是為難。

  5. 古文閱讀,這次是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比較閱讀,若是全部是課外,難度仍是很大的。主要是實詞註釋和句子翻譯,比較難。

  6. 說明文閱讀,問“國家體育場為什麼被稱為‘鳥巢’”的題目錯誤率很高。主要是學生只能找到表層的理解,不能深究“鳥巢”的內涵。

  7. 記敘文閱讀,這次的難度實事求是地講,不是特別大。但是學生的錯誤仍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8. 寫作方面,有部分同學走題了。我們一***6***班有兩個好學生,高成晨和許俊楠都是犯了這個嚴重錯誤。

  三、今後舉措

  針對此次試卷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我們認為應注意如下幾個原則和做法:

  ***一***理論掌握與實踐訓練相結合。有題目總結提煉出方式方法的理論,然後再讓方法和理論切實貫徹到訓練中去,而且適時考察方法和理論對解題的實際效果,遇到問題,及時調整和改變。

  ***二***講義和試卷要專題講義和綜合試卷相結合。針對考卷題目型別整理出專題,平時以專題訓練為主;而考前就必須精心選擇出適合的綜合試卷,進行考前集訓實練。

  ***三***切實貫徹學校封閉性學習方略。課前提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下獨立作業,老師及時批改,批改後及時訂正。

  ***四***作文訓練以專題版塊的形式操作。謹粗擬專題如下:

  1.審題訓練。命意訓練。開頭訓練。鋪墊訓練。高潮訓練。昇華訓練。結尾訓練。

  2. 橫向結構訓練。

  3. 擬題訓練。標點訓練。語言訓練。過度訓練。細節訓練。

  4. 題材訓練。***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處世,自然感悟***

  5. 體裁訓練。***記敘文,散文,小小說,讀後感***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下面再請許永主任,倪冬英和朱豔芳兩位老師作補充吧。

  範文二

  一、試卷簡析:

  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提倡並考查了學生的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的能力,立足於課內,進行適當拓展延伸,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實踐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試卷第一部分是“漢字”,10分。主要考察學生根據拼音及上下文意正確拼寫漢字、識別並改正錯別字、漢字規範書寫能力。

  第二部分是“閱讀”,50分。考查學生的識記積累、課外閱讀能力,對學生進行獨立閱讀課外書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段文言文閱讀及三段課外閱讀文章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分析、概括能力。第四大題文段內容取材於5.12地震,立足課內,面向生活,提醒學生關注身邊及國內外大事,語文學習必須貼近社會生活,必須緊跟時代步伐。

  第三部分是“作文”,其中小作文20分,大作文40分。小作文題目:譚千秋小傳。要求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提煉資訊,用簡潔平實的語言完成一篇人物傳記。同時考查了學生提煉整合資訊的能力及應用文的寫作能力。大作文半命題《我心中的那---------》,改變了沿襲中考“話題作文”的做法,這對選材能力相對較弱的初一的學生來說,是極其恰當的,而且題目本身極富挑戰性和思維想象的空間。

  二、各題答卷情況分析:

  ***一***漢字

  此大題分值10分,得全分者在30%以上,一般失分在2分左右。主要錯誤集中在根據拼音寫漢字的“積dian”,改正錯別字的“婦儒皆知”中“儒”字的修改和“勝卷在握”中“卷”字的修改。這說明部分考生常用字識記不到位。此題為培養學生良好、規範的書寫習慣起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二***經典積累

  此題由2小題組成,共6分。有古詩名句填空、名著閱讀考查。古詩名句填空4分,因7空中任選4空做,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空間,所以這一題普遍完成好,能得全分。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寫錯字,如“朔”、“柝”、“窺”、“嘯”等,還有一部分學生識記不準確,出現漏、添、倒等現象。名著閱讀2分,《童年》的作者高爾基一般都會填,但主人公的名字“阿廖沙”有近一半的學生不知道,這說明很多學生對名著只有最初步的瞭解,並沒有花時間去讀原著,名著閱讀還存在缺失。

  ***三***文言文閱讀

  分值10分,文段為《黔之驢》,絕大部分學生得分在6分左右。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故事,而且有8個相關注解,學生閱讀中能讀懂大意,完成翻譯、用原文填空、及發揮想象補寫的題目。但第3題,要對文中的文言詞作出準確解釋,失分較多。“蹄”考查詞類活用,一般都能填對。“且”、“習”的解釋很多人錯,“以為”一詞無一人能準確解釋出來,此題應是“以之為”的省略,正確解釋是“把-----當作”,但都誤為“認為”。這說明學生對常見文言詞的意義識記不到位,對有些常見文言詞用法不能準確辨別。

  ***四***現代文閱讀

  由閱讀***三***、閱讀***四***、閱讀***五***組成,共34分。

  閱讀***三***是言木的《獵人》,表現出動物身上的母愛,主題對學生平說很容易把握,所以這一題回答很好,失分少。第7、9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以及資訊篩選提取能力。第10題考查學生對優美句子的賞析能力。第11題考查理解主旨及分析比較能力。但第8題結尾句“蒼山滴翠,殘陽如雪”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很多學生沒有抓住環境描寫渲染氣氛這一要點來回答,有人寫總結全文,甚至是寫過渡、總領,顯然對有些寫作手法並沒有真正理解。

  閱讀***四***是緊扣時事的《永遠記住你張開雙臂的姿勢》。失分集中在13題,第3段記敘的方式“插敘”幾乎無人填對。此知識點應該在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中學習過,今後應加強該知識點的訓練。

  閱讀***五***是《沒有一棵小草自慚形穢》。失分集中在18題,考查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很多學生答題時未說明這句話運用了“象徵”手法。

  三題現代文閱讀呈現出同樣的問題。絕大部分學生能基本讀懂文章,但在答題過程中不夠規範,回答太籠統,陳述不嚴密。

  ***五***作文

  小作文主要是對文章的體裁不明。這類文體平常訓練較少,多數學生完全沒有注意到提示中所說的“多以第三人稱的方式介紹人物的基本情況***生卒年代、籍貫、學歷、身份、工作狀況***及人物的生平業績等”,對生卒年代、籍貫、學歷等完全未提及,不是小傳,而寫成了一般記敘文,僅僅只記敘了譚千秋老師最後的英雄事蹟。

  大作文情況較好。對學生來說,不存在審題障礙,已命的半部分題目給了學生一個限制,避免了出現漫無邊際地亂談的情況,自命的半部分題目又給了學生自由選擇、想象發揮的空間。適合於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都有內容可寫,話題作文中經常出現的空發議論的情況在這次作文中較少出現。而且從評卷中看來,很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寫作技巧。記敘、描寫、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結尾用抒情性的語句突出主題。很多學生選擇了“一絲牽掛”、“一份真情”,表達對地震災區的牽掛和真情。還有些作文選材獨特,構思巧妙。一個學生選擇的是“一道風景”,開頭用寫景、抒情性的文字,中間記敘了一件事,最後點明“這道風景就是我的父親” 。還有一個學生選擇的是“一隻烏鴉”,仔細描繪了一隻拼死保護幼鳥的母鳥,結尾抒寫了“任何一個偉大堅強的母親都是值得敬佩的”這個主題。

  範文三

  一、本次閱卷的基本情況:

  本次七年級語文期中教學情況調查的閱卷是由各學區自行組織的。第二學區是統一考試,統一閱卷。學區召開閱卷組長會議,統一評分的尺度。應該說過程較嚴密,但少數教師對評分標準的把握不很準,有鬆與緊的現象。

  二、對試題的總體認識:

  本試卷在保持穩定統一的基礎上凸現新課改的特點,體現《語文課程標準》全新理念、突出綜合能力立意、強調整體創新是本套試卷的總體特徵。在“三基”要求上首先考慮新課標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的精神,知識點覆蓋面廣,在此前提下突出了識記、語言運用和閱讀理解能力。全卷著眼“大語文”觀,貫穿“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的新理念。亮點很多,具體表現在:

  重視漢字考查和古詩文默寫。第一小題作為文字材料的幾行文字優美生動,既能提高試卷的文化品位,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陶冶了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檢驗,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採取有效的措施讓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並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多積累。默寫部分要多進行紙筆訓練。

  設定自助題型。自助題型,即多題任選形式,如:第4小題,設定多個詞語,讓考生從中選擇作答。這樣可擴大考生的選擇空間,照顧了考生的個性特點。這種出題方式不僅降低了考試的偶然性,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利於學生髮揮水平。再如:讓學生從《湯姆·索亞歷險記》中任選一個你欣賞的人物,說說你欣賞的理由。又如:作文為半命題的形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發揮考生的寫作水平,這種做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寫作自主權,有利於考生寫出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材料選擇“生活味”強,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探究性學習活動”以學生校園生活中經歷過的事為素材,學生熟悉,也易產生親切感,樂於解答;現代文閱讀材料來自課外,主要考查學生對語段的綜合理解能力,考查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從總體上看,本次考試的試卷既有助於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也有助於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語文素養,大面積提高初中教育教學的質量,試卷具有較好的導向性。

  三、對各板塊的分析

  ***一***第一板塊:積累運用

  看拼音寫漢字。很多學生不會寫“盎然”的“盎”,把“熔鍊”的“熔”寫成“溶”。由此可見學生答題遊離於語境之外,課外閱讀和積累不夠。

  默寫。古詩詞默寫比較容易,得分率較高。說明老師們平時的紙筆訓練到位,注重名句的積累。只是第4小題部分同學沒能明確要求寫出最後五句,出現不是多寫就是少寫的現象。提醒我們應指導學生看清題目要求。

  名著閱讀。這題出的很好,也是試題中的一個亮點。給學生的自由度較大,而且只要瞭解這一名著的基本常識,就能答題,因此得分點較高。優點是既考查了學生的名著閱讀,又檢查了教師是否軋實完成課本上“實踐活動”的教學任務。但由於學生在說欣賞人物的理由時不夠深入,只是淺嘗輒止,導至扣分。

  選詞寫一段連貫的話。這是一道開放性的試題,倡導並鼓勵多元而富有個性化的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這樣的考查更能真實地反映答題者所具有的語言表達能力。部分學生雖然能寫一段話,可語言組織能力較差,表達不明晰、缺乏意境。

  對聯題。因只求句式大體工整,所以學生失分並不多。學生答題時存在以下問題:***1***字數不等。***2***為求對仗而生造詞語。

  文章修改題。修改文章,是實際運用,這樣的題目比較接近語文運用的具體情境。這次的文章片斷修改難度有所降低。更趨科學。“使人心曠神怡”應調到文段最後,大部分學生沒有改出來。原因有二:一是學生讀文不認真,根本就沒有發現錯誤;二是學生語文基礎知識不夠軋實,語言的感悟能力不強。

  探究題。這是一道好題,一改往日的材料探究,而是畫了一幅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漫畫,請學生仔細觀察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做到寓教於樂。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很好地反映了現在的學生學業負擔越來越重的教育現狀。從而教育了學生們應以健康的體質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部分學生因不理解漫畫的內涵,故失分較多。

  ***二***第二板塊 閱讀理解

  8題主要考查閱讀篩選資訊的能力,文段中有明顯的關鍵詞,學生只要認真閱讀文段就可以了,本題失分極少。

  9題既考查學生閱讀篩選資訊的能力,又考查學生的比喻修辭的理解,還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以說一箭“雙”雕,這道題出得很好。其中“本體”、“喻體”比較容易找,至於“特點”很多學生就不知如何下手,故本題失分主要在這裡。

  10題失分較多,其實看所給的標準答案實在太狹隘,“委於我心的”是因浸透了汗水、淚水與歡笑而格外充實的時光,其實學生可以答得更具體。這題失分較多。

  11題比較簡單,學生基本上能夠讀懂小詩,因而能夠把握詩中所強調的內容----“我是不繫之舟”,因此,第一問基本不成問題。至於這句詩表達的意思,學生也基本能說出來,所以本題失分極少。

  12題本來難度不大,但失分情況比較嚴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部分同學審題不清,沒有“結合選文”來答題,所以失去了不該失的分。②很多學生就憑自己對北大的理解來答題,因而有失分的情況。③學生根本沒有注意問題後面的分值有3分,該題答對一點給一分,有學生洋洋灑灑的寫了幾十個字,可是隻答到一點。

  13題意圖在於考查學生從文中捕捉資訊的能力,學生基本能夠寫出主要意思,故本題失分較少。

  14題難度不大,只要學生能夠通讀全文,就能說出胡豔豔幸福、疼痛和留念的原因。但是有不少學生不能根據文字的內容來解題,他們不根據胡豔豔自身的遭遇來理解她的幸福、疼痛和留念的原因,因此失分。

  15題只要瞭解“燈”的作用特點,再看胡豔豔的遭遇,就不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大部分學生能答對。

  16、17兩題出得很好,旨在考查學生的能力***口語交際、分析等能力***,主觀隨意性很大,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了,所以不失分。

  文言文閱讀,除考查對詞義、句義的理解外,更重視對文段的整體理解和感悟。因難度不是太大,在此不作分析。

  ***三***作文

  本次作文題為半命題作文,以“我讀懂了 ”為題,並提示了選擇的範圍。半命題作文對文章有一定的範圍限定,但它比全命題作文在內容和主題上還是寬泛得多。這就給作文者很廣闊的選擇空間,讓他們可以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真話,抒真情。本作文題即是如此,“要求”和“材料”既是要求又是提示,它告訴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一個方面來寫,只有寫自己熟悉的生活,才會寫得有真情實感。

  亮點如下:

  1、學生大都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2、部分學生作文語言有文采,能引用較多的詩句,很有感染力。

  存在問題:

  1、學生作文整體水平不高。

  2、材料與中心不一致,學生閱歷淺,素材少,感悟不深,作文中心不突出或無中心。

  3、作文結構不完整,首尾不呼應,不分段等。

  4、語文基礎差,病句多、錯別字多,用語不規範,書面語少,書寫不工整。

  四、建議與策略:

  教學重視語文基礎知識訓練,要特別加強學生基本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做到說話明白得體,作文文從字順,用語規範,書寫工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有求實、堅韌的心態,切忌浮躁、急功近利,要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把握文字內容、結構特點,領會佳詞美句的含義,感悟文字的思想情感,訓練落實在概括內容、篩選資訊、綜合表達、體驗感悟等能力的提高上。

  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思維的拓展延伸訓練,但要注意拓展有度,延伸有邊,切忌學生思維信馬脫韁,表達無中心、無要點、無層次,這也是開放性試題答題的大忌。

  作文教學要循序漸進,形式內容要多樣化。做到大作文與小作文結合,課內片段訓練與課外寫讀書心得結合,命題作文與話題作文結合,專題作文與自由作文結合。教師既要注重作文方法指導,更要注重作文內容、結構、思想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瞭解生活,感悟生活,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