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課後古詩詞

  八年級語文古詩詞教學要對古詩詞的內容有系統規劃,教學目標要總體優化。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古詩詞,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課後古詩詞

  《贈叢弟***其二***》劉楨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終南別業》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蘇幕遮》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八年級語文課外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賞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註釋]

  飲湖上初晴後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遊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的意思。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亦:也。

  奇:奇妙。

  欲:想要。

  西湖:這裡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豔地打扮。

  [譯詩、詩意]

  水波閃動晴天時景色迷人,

  山巒迷茫煙雨中也顯得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無論淡妝濃妝她總是美麗。

  水波盪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豔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賞析]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