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題

  智慧長,所有難題被掃光;託星月寄到你窗前.祝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順意!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初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

  ***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一、語文知識及運用 ***3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殷紅/殷切 接濟/濟南 斑斕/斑駁 風雪載途/三年五載

  B.衰減/蓑衣 追溯/朔方 鏤空/絲縷 伎倆/技術

  C.磐石/馨香 藻井/煩躁 愧怍/作用 驚駭/刻苦

  D.奔喪/喪命 連翹/翹首 積累/勞累 惟妙惟肖/姓肖

  2. 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重巒疊嶂 轉彎抹角 天衣無縫 物競天擇

  B. 蕩然無存 因地治宜 長途跋涉 巧妙絕輪

  C. 草長鷹飛 相安無事 窮愁繚倒 微不足道

  D. 雅俗之別 五彩斑瀾 氣息奄奄 哀草連天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名副其實的世界名帥裡皮加盟中超聯賽,中國體壇為之一震,對中國足球而言是件好事。

  B.餐桌上美不勝收的飯菜,讓採風團成員們垂涎欲滴,胃口大開。

  C.正是您的堅持與不懈努力,才創造了一個永垂不朽的傳奇。

  D.在越野障礙技巧賽上,摩托車飛躍巨石如履平地。

  4.下列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每當站在中國地圖前,使我產生無盡的聯想。

  B.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必須學習交通法規。

  C.會不會用心觀察,能不能重視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

  D.我們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種考驗前充滿信心

  5.下面表述的課文相關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小說《蘆花蕩》的作者是孫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乾瘦的老頭,敘述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B.《背影 》是朱自清寫的一篇表現父子之愛的敘事散文,語言生動流暢。

  C.《阿長與<山海經>》記敘“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七件事,刻畫了一位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雨果是法國作家,他憤怒譴責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並焚掠圓明園的罪行,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6.給文段中的橫線處選擇恰當的句子,與原文銜接最緊密的一項是*** ******3分***

  歷史是洶湧的潮汐,它呼嘯著衝上沙灘時,人人都為之驚歎;它悄然退潮時,許多人竟會忘卻它的磅礴,然而仍然忠實地記錄著它的足跡。歷史是起伏的潮汐, ,更不是歷史的倒退,落潮之後,必定會有新的潮汐。

  A.漲潮,未必是歷史的巔峰;落潮,也不是歷史的中斷

  B.漲潮,是歷史的巔峰;落潮,是歷史的中斷

  C.落潮,是歷史的中斷;漲潮未必是歷史的巔峰

  D.落潮,也不是歷史的中斷;漲潮,未必是歷史的巔峰

  7. 對下面文段中有關修辭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黃沙,黃沙,漫漫的黃沙,無垠的黃沙,讓人寸步難行。乾渴,乾渴,身在乾渴,心在乾渴,靈魂在乾渴!突然,大漠深處,天際升起一輪新月,閃現寶石般的藍光。——呀!月牙泉!綺麗的月牙泉,你是一朵爛漫的花,點染千古荒野。沙鳴是你的歌,雲飛是你的舞。你澄澈的胸懷裡,一半藍天,一半黃沙。芳草、繁花、駝影、亭閣,你把塞北江南的美景,繪成一幅無與倫比的流淌著生命韻律的畫!

  A. 文段開頭運用反覆,強調了黃沙的無邊無垠,給人們的行走帶來了無比的困難。

  B. 文段中“身在乾渴,心在乾渴,靈魂在乾渴”運用排比,語勢強烈,意在突出人們乾渴至極。

  C. 文段中“你是一朵爛漫的花”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牙泉對荒野的裝點作用。

  D. 文段結尾用“繪成”一詞賦予亭閣以人的行為,運用擬人,生動地寫出了塞北江南富有生機的獨特美景。

  8. 閱讀下面一則新聞,回答問題。***2分***

  人民網10月7日電本網綜合訊息,國慶長假今日將結束,受探親、旅遊和學生流等多種因素影響,各地高速公路今天將迎來返程客流高峰,多地高速或再現擁堵。

  據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預測,7日全國公路返程高峰將從10時開始,有可能持續到晚上21時。6日路網執行壓力較大的路段還將迎來新一輪的車流高峰,特別是一些城市道路與高速公路相交匯和連線線的交通流量將持續高位執行,交管部門採取有效的疏通措施,將是道路通暢的關鍵。

  給這則新聞擬一個標題,不超過20字。***2分***

  9.在“全民讀書月”中,光明中學舉行了“名著‘”評”活動,同學們寫出了許多高度概括、語言精煉的書評,讀罷令人同味無窮,拍案叫絕。例如:

  《伊索寓言》:簡潔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格列佛遊記》:清新的文字,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將讀者帶入一個奇異的幻境。請仿照以上書評的形式,為下列名著寫上精彩的短評。***可以從作品的主題思想、主要內容、藝術特色以及自己的閱讀感受等方面來寫******4分***

  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②《駱駝祥子》:

  10.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習俗豐富多彩。請仿照例句,在傳統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節日中選擇兩個進行仿寫,使仿寫的兩個句子與例句組成排比句。

  ***注意節日的先後順序******6分***

  例句:春節貼對聯放鞭炮,寄寓生活紅火吉祥如意;

  , ; , 。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理解***25分***

  ***一***古詩文積累

  11.默寫填空。***10分,每空1分***

  ⑴斯是陋室, 。苔痕上階綠, 。***劉禹錫《陋室銘》***

  ⑵晨興理荒穢,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⑶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⑸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馬鳴襯托離情別緒的詩句是 ,

  ⑹王維的《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刻畫出奇特壯美的大漠景象的詩句是 , 。

  ⑺家書,蘊含著親情的溫暖,銘刻著戰火的記憶,承載著華夏的文明。請寫出本期學過的與“家書”有關的古詩詞***連續兩句***: , 。

  ***二***閱讀【甲】【乙】文言文選段,完成12-16題***15分***

  【甲】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節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節選自周密《觀潮》***

  12.請用“\”標示下面語句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⑴至於夏水襄陵。 ⑵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1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⑴或王命急宣*** ***⑵雖乘奔御風*** ***

  ⑶既而漸近*** *** ⑷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

  14.下列各組語句中的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沿溯阻絕。 往來而不絕者。

  B.其間千二百里。 有何間焉。***參與***

  C.方其遠出海門。 今齊地方千里。***面積***

  D.素湍綠潭。 吳廣素愛人。***平時***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⑵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16.填空。***3分***

  甲段描寫三峽的夏水,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描寫春冬之水則緊扣其__________的特點,以“素湍”、“回清”“___________”的動態之美映襯“綠潭”的靜態之美,動靜相映成趣。乙段從______、色、______等方面進行正面描寫,由近及遠地寫出了錢塘江潮雄奇壯觀的景象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7~21題。***20分***

  數字時代,我們的大腦被改變了

  人類的大腦是可塑的,當人類生活方式改變時,大腦也將會發生變化。當遠古人類首次發現如何使用工具時,人類的大腦就受到迅速而明顯的影響。數字時代,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我們每天離不開網路、離不開手機時,我們的大腦是否也被改變了?科學家認為,對網路科技的嘗試依賴,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人類的大腦結構。

  人類並不是天生就會閱讀的。在正常情況下,理解和運用口頭語言的能力由人類基因決定的程式形成,而閱讀能力的形式卻需要每個人的刻苦練習。這些在我們瀏覽網站時是體會不到的。雖然兩種行為都被稱為閱讀,但對書箱的深閱讀與在網頁上為了獲取資訊耐蠔的閱讀是不一樣的,兩者有不同的閱讀體驗,並且培養出不同的閱讀技能。

  傳統閱讀需要耐心,而數字閱讀堪稱“耐心殺手”。以微博為例,瀏覽一個微博頁面只要幾分鐘,眼睛在每條微博上停留的時間只有幾秒。不斷地掃視、瀏覽、搜尋感興趣的關鍵詞,點選閱讀——這個過程因為資訊的豐富性、多樣性而足夠刺激,但顯然不足以鍛鍊耐心。一本優秀的圖書審有內在的邏輯框架的,只有進入這一邏輯框架,才能說是閱讀。而網路內容特別是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每一條都互不關聯,跳躍性的閱讀當然談不上深入和邏輯了。

  大腦和肌肉一樣,是很有適應能力的,給它什麼刺激就會發展什麼樣的模式。習慣於數字閱讀的快速、跳躍、瀏覽,就難以適應傳統的慢速、口味和思考的閱讀方式。

  數字時代,智慧手機和網際網路已經完全滲入到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資訊時代長大的“數字原住民”,因長時間用拇指操控智慧手機和上網,從而改變了大腦形成神經通路的方式,更適應碎片化資訊,也更善於利用網路資源,但結交線下朋友的能力卻越來越弱。

  ***選自2015年《百科知識》,有刪改***

  連結一:

  人們可以分成兩類別:數字原住民***出生於數字時代***和數字移民***出生在數字時代前,但現在開始應 用數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賴於用招待費輸入,而後者閱讀他人表情的能力則更勝一籌。上網時,前者和後者的大腦受到的訓練是不一樣的,尤其在社交和學習能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學家發現,網際網路雖然影響著所有年齡層的人群,但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數字原住民。

  ***節選自加里•斯莫爾《網路化大腦:適應現代大腦的技術變革》***

  連結二:

  “過去幾年中,我一直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覺得某些人或某些東西正在擺弄我的大腦,重塑中樞神經系統,重置記憶。我的大腦正在變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與過去相比已經截然不同,當我閱讀時,能最為強烈地感覺到這一點。全神貫注於一本書或一篇長文,曾經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腦能夠抓住敘述的演進或論點的轉折,我曾耗費數個小時徜徉在長長的詩行裡。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閱讀兩三頁後我的注意力就開始漂移了。我變得焦慮不安,開始尋找 其他事情來做。我感覺我一直在試圖將自己任性的大腦拽回到書本,過去曾經甜美如蜜的閱讀已變成一場戰鬥。”

  ***節選自美國打樁專家尼古拉斯•卡爾《網路也有黑暗一面》***

  連結三:

  美國心理學家瑪麗安娜•沃爾夫說:“我們並非只被閱讀的內容影響,我們也被閱讀的方式所影響。”網路所倡導的將“豐富”與“時效性”置於首位的新閱讀方式,可能已經削弱了我們進行嘗試閱讀的能力。幾百年前的印刷術,讓閱讀長而深奧的作品成為尋常之事,也讓人們能坐下來靜心閱讀,而線上閱讀時,我們只不過就是個“資訊解碼器”而已。我們對文句的詮釋,嘗試閱讀時形成的豐富精神聯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棄我們而去。

  連結四:

  與我們平時在網上進行的淺閱讀相反,深閱讀是一種漸漸被忽視的閱讀行為。深閱讀的消失將不利於伴隨著網路長大的後代的智力和情感發展,也會影響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長篇小說、史詩等文學型別的傳承,這些作品只有經過閱讀訓練的人才能欣賞。近期研究已經證明,深閱讀是一種慢速的、沉浸式的、有著豐富的感官細節和複雜的情感、精神體 會的閱讀,是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與單純的認字型的閱讀完全不一樣。雖然嚴格說來,深閱讀的載體不一定非得是傳統的紙質書,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對於深閱讀體驗卻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紙質書上是沒有超連結的,這樣讀者就少了一些干擾——不用糾結是不是得點開連結,從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書中的文字裡。

  17. 閱讀上述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 古人學會了使用工具,現代人學會了使用網路,他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

  B. 閱讀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類基因決定的程式形成,需要刻苦學習才行。

  C. 網路時代所倡導的新閱讀方式,可 能使人難以坐下來靜心閱讀長而深奧的作品。

  D. 網路上的超連結模式,是紙質書上沒有的,它會對讀者的深閱讀產生一些干擾。

  18. 下列對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 傳統閱讀可以鍛鍊人們的閱讀速度;數字閱讀可以鍛鍊人們的閱讀耐性。

  B. 傳統閱讀的內容都非常具有邏輯性;數字閱讀的內容都非常具有跳躍性。

  C. 傳統閱讀讓人關注內容的深度;數字閱讀讓人關注內容的豐富和時效性。

  D. 傳統閱讀使人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數字閱讀使人的線下交往能力減弱。

  19. 數字時代,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被改變的?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對網路科技的深度依賴,已經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並且改變了人類的大腦結構。

  B. 不斷掃視、瀏覽、搜尋、點選閱讀,使過於關注豐富多樣的資訊而不能深入閱讀。

  C. 長時間地使用拇指操控智慧手機和上網,致使大腦形成神經通路的方式發生了改變。

  D. 某些人或某些東西通過擺弄、重塑中樞神經系統,重置記憶,促使人們的大腦變化。

  20. 請分析下面語句中加點詞的表述效果。***5分***

  過去曾經甜美如蜜的閱讀已變成一場戰鬥。

  21.“連結四”中提到,深閱讀的消失“會影響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長篇小說、史詩等 文學型別的傳承”。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此觀點的理解。***6分***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2~26題。***20分***

  痴心石

  ①許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時,看見街上有人因為要蓋房子而挖樹,很心疼那棵樹的死亡,就站在路邊呆呆的看。樹太大了,不好整棵的運走,於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鋸子,把樹分解。就在那個時候,我鼓足勇氣,很不好意思的問,可不可以把那個剩下的樹根送給我。那個人笑著了我一眼,說:“只要你拿得動,就拿去好了。”我說我拿不動,可是拖得動。

  ②父母看見當時發育不良的我拖回來那麼一個大樹根,不但沒有嘲笑和責備,反而幫忙清洗、晒乾,然後將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後的很多年,我撿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回家,父母並不嫌煩,反而特別看重那批不值錢但是對我有意義的東西。我和父母,其實很少一同欣賞同樣的事情。他們有他們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國書籍裡。

  ④我的父母並不明白也不欣賞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們包涵。我也並不想父母能夠了解我對於“美”這種主觀事物的看法,只要他們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應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邊。結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書,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著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點,母親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會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喪失睡眠,總之,她很為難。半醒了,我只揮一下手,說:“不去。” 醒來發現父親留了條子,叮嚀我一個人也得吃飯。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遠處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掃落花殘葉,弄到下午五點多鐘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媽媽迎了上來,責我怎麼不吃中飯,我問爸爸在哪裡,媽媽說:“噯,在陽臺水池裡替你洗東西呢。”我拉開紗門跑出去喊爸爸,他應了一聲,也不回頭,用一個刷子在刷什麼,刷得好用力的。過了一會兒,爸爸又在廚房裡找毛巾,說要擦乾什麼的,他要我去客廳等著。

  ⑦一會兒,爸爸出來了,媽媽出來了,兩老手中各捧著一塊石頭。

  ⑧爸爸說: “你看,我給你撿的這一塊,上面不但有紋路,石頭頂上還有一抹淡紅,你覺得怎麼樣?”媽媽說:“我挑挑揀揀,才得了一個 石球,你看它有多圓!”我注視著這兩塊石頭,眼前立即看見年邁的父母彎著腰,佝著背,在海邊的大風裡辛苦翻石頭的畫面。

  ⑨看著比我還要瘦的父母,看著這兩塊沒有任何顏色可以配上的、世間最樸素的石頭,一時裡,我想罵他們太痴心,可是開不了口,只怕一講話聲音馬上哽住。父母的愛——一生 一世的愛,都藏在這兩塊不說話的石頭裡給了我。

  ***節選自《三毛文集》,有刪改***

  22.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中第①②段寫的是少年時拖樹根回家的故事,這與標題“痴心石”無關,應該刪除。

  B.品讀第③段畫線句,這些語句表現了父母對我個性和愛好的尊重,是痴愛的表現。

  C.第④段加粗加線的“包涵”的含義是:父母對於“我”的那些怪癖,認為情有可原,而選擇了理解與尊重。

  D.第⑨段畫線句中,作者說“可是開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愛,“我”怕一開口就會淚流滿面。

  23.面對父母的濃濃愛意,作者卻在第⑨段中說“一時裡,我想罵他們太痴心”,這是為什麼?***4分***

  24.品讀下列語句,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6分***

  ①爸爸說:“你看,我給你撿的這一塊,上面不但有紋路,石頭頂上還有一 抹淡紅,你覺得怎麼樣?”

  ②我注視著這兩塊石頭,眼前立即看見年邁的父母彎著腰,佝著背,在海邊的大風裡辛苦翻石頭的畫面。

  25.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為文章題目的原因是什麼?***3分***

  26.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對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請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55分***

  27 任選一題作文。

  1、“那天,雨一直下”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

  寫作要求 :①將題目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貼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襲或套作;③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④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第一個吃螃蟹是一種勇氣;神農氏 嘗百草是一種勇氣;大膽亮出不同的觀點是一種勇氣;隻身出外闖蕩是一種勇氣;敢於承擔責任是一種勇氣;主動選擇放棄是一種勇氣……勇氣常

  請以“勇氣”為話題,自擬題目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閃亮在你不經意的生活中。

  ③卷面整潔,字跡清楚。

  參考答案

  一、***30分***1.D 2.A 3.B 4.D 5.D 6.A 7. D8. 黃金週長假今結束,多地迎來返程客流高峰考驗.***本題共2分,①長假結束1分;②返程客流高峰1分***

  9.示例:***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理想主義光茫,激勵過無數中國人積極進取的文學作品。 ***2***《駱駝祥子》:舊社會最底層平民辛酸故事的真實寫照。 ***4分。每小題2分***

  10. 答案:示例:清明上墳墓拜祖先,緬懷先輩恩德激勵後人;中秋吃月餅賞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團圓幸福。

  二、***25分***

  ***一***11.***10分***

  ⑴惟吾德馨 草色入簾青;⑵帶月荷鋤歸; ⑶沉鱗競躍; 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⑸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或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二***

  12. ⑴至於\夏水襄陵。 ⑵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13.⑴有時⑵飛奔的馬⑶不久⑷城牆14A

  15.⑴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真是趣味無窮。⑵錢塘江潮,是天下雄偉的景象。

  16.水勢大 水流急 清澈 懸泉 或:飛漱 瀑布 形 聲 或:勢

  三、***40分***

  ***一***20分

  17.B 18.C 19.D

  20. 加點詞運用比喻和對比的手法,“甜美如蜜”一詞形象地表現了過去令人愉快、陶醉的閱讀感受;“戰鬥”一詞,則寫出了現在難受、掙扎的閱讀感受。兩個詞語對比,說明了網路閱讀帶來的不良影響,表達了“我”焦慮的心情。 21我贊同這個觀點。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字時代的到來,網路閱讀的發展導致我們深度閱讀的能力大大下降甚至消失,這是令人擔憂的,而長篇小說、史詩等文學型別的傳承是離不開深度閱讀的,缺 乏深度閱讀能力的後代將無法欣賞這一文學型別,更無法體會當中的價值,這必然不利於文化的傳承 。所以,我們應該培養深度閱讀的能力,提升文學素養,傳承和發揚這一文學型別。

  ***二***20分

  22.A 23.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們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給了“我”;另一方面因為父母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罵”實際上是反語。***答出大意即可***

  24.①作者通過語言描寫,細緻地表達了父親為“我”挑石頭、洗石頭的良苦用心和濃濃愛意。***答出大意即可***②作者描寫“我”的心理活動***或:通過“我”的聯想與想象***,細膩地表達了“我”對父母“痴心之愛”的醒悟、感動和自責。***答出大意即可***

  25.“石頭”是文中傳遞情感、表達愛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飾“石頭”,表達了父母對我的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意近即可***

  26.提示:肯定或否定這種做法均可以,但必須寫出充足的理由。

  27.按重慶中考評分標準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