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賣水果經驗_擺地攤的經驗技巧***2***


  擺地攤的經驗技巧篇一

  我擺過地攤,夜市,趕過集市和廟會,也許是當時第一年獨立做生意,印象特別深刻。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賣什麼呢?有親戚在商場裡賣布,生意和利潤不錯,就跟著他到柯橋進布料賣。

  第一次,什麼也不懂,跟著他轉悠一天,沒感覺,他進貨什麼品種,我跟著少進一點,先回來賣著看看。

  當時是夏天,進回來以後才知道擺夜市適合價格實惠,顏色鮮亮,面料柔軟,透氣,花樣多一點的,適合做襯衣和綿綢套裝之類的面料好賣。***還有一點好處就是,賣布方便,剪刀剪個口子,雙手均勻用力,一下就撕開了***

  而適合做褲子的面料價格高一些,黑色和藏青色,深灰色,深咖啡色在夜市都看不清楚,顧客就不敢買了,也就不好賣了。***我也不喜歡賣:因為布料厚了,要剪刀慢慢的剪到頭,因為才開始賣布,經驗不足,擔心剪斜了,顧客就不要了,剪布一次都會手心冒汗哈***

  第二次就有備而去,目標明確的進貨,就輕鬆多了。

  回來後,所有品種的花布十元一米,當天晚上賣了100多米,賺了300多元,比打工半年的工資還多。開心的哈。

  那時候夜市只要60元每月的電燈費和管理費,開支夠少的吧。

  夜市也就夏天生意好,但是要準備足夠的雨具,不然雷陣雨忽然來了,沒有擋雨的材料,那是淚水和雨水一把抓哈。

  經驗:想好了就去做,不要前怕狼後怕虎,第一次少進幾個品種,賣幾天以後就有數了,在大量進貨,薄利多銷。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要堅持每天出門擺攤,一天不出門,也許第二天也不想出門了,貴在堅持。做好防雨措施。

  擺地攤的經驗技巧篇二

  入夏時就在夜市擺攤,一部三輪車,每天都穿著綠色的短袖。他賣的貨有點特別,都是些處理的尾貨,有的還有破損的,但照樣每晚多會有很多人瘋搶!

  原因是什麼?“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全場1元,廠家賠本清倉!”東西既便宜又精美,哪個女孩能禁得住這樣的誘惑呢?

  我也不例外,覺得1元太實惠了***1塊錢現在能買到啥?***!他每天堅持騎著不大的三輪車,還習慣性站在車的坐凳上喊賣,太有吸引力了!銷售就是要將自己豁出去呀。登高喊賣還有1個目的為了更好提防城管。有時候城管會限制擺地攤,因為下班高峰期影響交通,特別是綠衫哥的位置還靠近站牌。所以大家要是看到綠衫哥收拾東西自然就知道是城管來了。所以綠衫哥也算是給地攤達人們站崗了,站得高看得遠嘛!

  這個時候正是下班高峰期,天還沒黑他早早就來了.......這動作算是登高造極吧!佩服~~~

  綠衫哥別看一股憨厚相,做生意可在行了。他三輪車上的飾品都是1塊錢,但在地上騰一塊地將包裝稍精緻的賣3塊錢,我買了一個手鍊以為是1塊錢的,付錢的時候他說:“美女,你這是3塊的。”不是1快嗎?他巧妙的說:“你看戴在你手上誰能看出是3塊錢的30都便宜了。”衝他這句話我也就買下來了。他利用自己和1塊錢飾品將客人吸引過來,客人選到自己喜歡的飾品了,1塊錢也不會影響購買的衝動。

  更厲害的他還會連帶銷售。說:“美女,這麼便宜又好看處理完就沒有啦,買兩個送朋友多好”。呵呵!多會賣東西啊!客人引進門,銷售在個人,這就是綠衫哥的訣竅。一部三輪車日復一日,一張能言善道的利嘴,加上那憨厚的品質。這就是銷售需要的品質:能吃苦+方法+人品。這不正是每位企業老闆所需要的人才嗎?

  擺地攤的經驗技巧篇三

  南京的泰山廟會,又稱“三二八廟會”,歷史源遠流長。據方誌記載,早在明洪武時期就已形成廟會,其盛況堪稱南京江北之最,每年在農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期間舉辦,三月二十八是正日,物資交流從泰山新村一直到向陽橋,攤位延續幾公里,人流量很大,交通擁堵,真正的人山人海。

  第一次趕廟會,經驗不足,一個人,生意也算不錯,面對蜂擁的人群,忙的手忙腳亂。

  一箇中年婦女,拿起一條褲子就跑,不理會我的呼喊,就這樣的眼睜睜的被她搶走了。

  後來其他鄰居告訴我,還好當時沒有追趕過去,她們有一夥人,故意一個人搶了就跑,如果店主追出去了,攤位裡就被她的同夥偷走更多。

  教訓:趕廟會,特別是大型的廟會,一定準備充足的人手,做好防盜防搶安全措施。

  那一年,經歷了很多,後來南京有個大型的批發市場開業招商,我就去市場裡做生意了。

  雖然當時也不覺得的有多少苦與累,現在回想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也許沒有當時的夜市,地攤,廟會的經歷,也不會有現在的好心態,想起以前那樣風吹雨淋日晒的日子,現在已經很滿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