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題解析及答案

  面試作為公務員考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考生需要特別注重試題的練習。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公務員面試題幫助你提分。

  公務員面試題解析***一***

  學生因為分數考的低於全班平均水平就要上講臺給全班同學道歉,對此做法,有人認為能夠激勵學生上進,刻苦讀書,並培養集體榮譽感;有人認為此舉欠妥,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不利於孩子的教育。你怎麼看?

  【解讀】

  讓孩子上臺道歉,目的是培養孩子為集體爭光的意識,對自己行為負責以及有擔當的意識,同時也是一種挫折教育。但認真思考一下,卻不是這麼回事。在我看來,這種上臺道歉的方式,非但沒有培養孩子積極進取的意識,反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本來就因為考得不好心裡很難過,再加上上臺道歉,承認自己“拖後腿”的打擊,很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消極的影響,從此一蹶不振。

  老師做出此舉動的原因無外乎一下幾個,第一,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一出,相關部門就要排名,老師們也要跟著排名。如果所教班級的成績不好,老師的排名自然就會靠後,直接對老師的期末評優產生影響。第二,功利教育日益強勢,平時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於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關心不夠,甚至用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教育的智慧。第三,於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家長和學生,認為老師是出於“讓學生知恥後勇”的善意,往往忽視或放棄了維護孩子尊嚴和人格的權利。

  長此以往,也會產生更大的不良的影響,在義務教育階段,便“以分數論成敗”,給偶爾考試成績不夠好的孩子臉上貼上差生的標籤,不僅讓他們的家長難以接受,而且傷害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孩子也有人格和自尊心,而讓“低分”學生上臺道歉,留給孩子們心中的羞辱和陰影,將很難消除。

  解決這一事件,其一,從當事教師入手,讓其好好反思其行為,作為教師,要少一點急功近利的教育思維,更不能有一己私心,要以學生為主體,用積極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愛上學習,而不是讓學生上講臺道歉承認“自己拖後腿了”;其二,針對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採取一些鞭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把握好一個度,以正面引導為主,不能以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為代價,更不能損害孩子們的人格尊嚴。在學習壓力日趨繁重、學生個性普遍要強的今天,學校和老師都應當注意及時轉變自己教育和管理的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隱私、休息、娛樂等方面的權利,避免讓師道尊嚴淪為一種教育暴力;其三,家長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也要擔負起保護好未成年人的職責,做到既維護好正常的科學的教學開展,也要督促傷害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事件的發生,呵護好孩子的未來。

  公務員面試題解析***二***

  今年,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又開始在全國各地出現。不僅有山東、陝西等地的蘋果滯銷,還有云南的山藥、甘蔗、香菜等農產品滯銷。對於頻頻出現的產品滯銷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原因分析]

  第一,生產方式的封閉性。資訊並不暢通,由於缺乏有效的農產品資訊平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種植缺少市場調研的科學性,缺少最新的市場資訊和反饋,往往是根據上一年的行情而定,農產品價格高了,種植戶就會變多,價格就會下降,進而出現滯銷。

  第二,市場物件的單向性,產銷不對稱,農產品常常會出現滯銷的情況,如果擁有冷庫等倉儲設施,農民完全可以在滯銷時大量儲存,在市場出現短缺時銷售,就可以實現市場的均衡化供應。但是由於當前農民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資金、規模有限,農產品科學保鮮成本高,最終只能是按照菜果的自然生長週期來銷售農產品。銷售渠道窄且較為被動,除了較大規模的種植大戶有訂單來源外,多數農戶渠道較少。

  第三,分散種植的脆弱性,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農產品價格是由國內市場決定的,現階段的農民種植分散、規模小,未形成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農民在進行生產抉擇時難免存在投機心理,造成農產品市場價格不穩定。同時,一些農產品無安全保保障的種植和可能存在的不穩定質量,也會極大地影響其銷售。

  [解決對策]

  第一,針對農產品滯銷制定應急預案。

  中央和地方相關部門要針對農產品滯銷制定應急預案,如根據滯銷數量、程度和影響範圍,應急預案包括組織採購和促銷、設立專項補貼獎勵資金。其中組織採購和促銷包括搭建網上產銷對接平臺,加大網上促銷力度等。

  第二,藉助網際網路+農業,構建資訊對接平臺。

  資訊釋出平臺的構建,產銷資訊對稱,利用農信社點多面廣和資訊渠道暢通的優勢,全方位收集農產品銷售資訊,多形式向農戶釋出供求訊息,幫助聯絡銷售客商,在第一時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同時,加大與涉農企業的密切聯絡,利用涉農企業的銷售網路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快農產品銷售,減少農產品掉價、滯銷對農戶造成經濟損失。

  第三,建立健全合作組織,形成產銷規模化。

  要加強組織創新,鼓勵農民把農產品拿到城市去銷售,這就需要將產區的組織化程度提高。一方面加快合作社建設,進行規模化、組織化生產,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這種組織還能幫助農民主動及時瞭解掌握市場資訊,避免盲目種植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對一些適合深加工的產品進行深加工。

  第四,引導農民加入種植保險

  要切實保障好農民的利益,使農產品種植走上集團化運作之路,防止市場投機行為,建立種植保險,防止農產品供銷兩端出現價格剪刀差,引導農產品市場有序健康發展,使農民真正走上產供銷一條龍的致富之路。

  公務員面試題解析***三***

  S市為治理大氣汙染和浮塵,通過水泥澆灌將樹根封堵住,並下發紅標頭檔案要求轄區內的飯店全部停業,引發廣大民眾和輿論的譁然和質疑,認為這就是“一刀切”,對此你怎麼看?

  【解讀】

  對於這件事情,本應是一件有利當地的一件好事,政府部門下大力氣治理大氣汙染,飽受其害的民眾應該歡欣鼓舞才是,為何要對政府治理工作“喝倒彩”,顯然,政府部門用“一刀切”的方式治理大氣汙染時,將複雜的社會問題過度簡單化了,並且把民眾的生活方式當成了對手,無論是關停餐館還是堵住樹根,均是把民眾當成治理大氣汙染的最後“埋單者”.

  因此,面對洶湧的輿論,相關部門應意識到,這兩件本應成為好事的工作中,堵住民眾參與之路,政府相關部門急需從自身找找原因了。

  政府部門治理大氣汙染時,沒有足夠的民眾參與,孤軍冒進導致進退兩難。民眾參與社會治理有三種模式:最好的模式是拿出議題讓民眾充分參與,達成共識之後再出臺政策;其次的是專業人士拿出草案,徵集民眾意見之後進行修改,最後再推行;最差的是自己選擇議題自己拿出草案自己推行,此舉會堵塞民眾參與的渠道,在自己的家園建設中,被“排擠”成為圍觀者。遺憾的是,S市政府選擇了最差的治理策略,民眾的冷嘲熱諷,實際上是對無法參與其中的不滿。

  簡言之,都知道空氣汙染傷害甚多,為了避免負面效果,就把正常生活攪成一團亂麻,為了將來呼吸新鮮空氣,眼巴前的日子沒法過了,二者關係沒有平衡好,政策再好也難徹底實行。尤其是,治理大氣汙染並非簡單關停汙染源和升級改造相關產業,而是藉此重新塑造民眾的生活方式,將環保理念變為各個生活階段的不同細節。也因此,像治理汙染這樣的民生大事,需要傾聽民眾的聲音,他們是治理成本的承擔者和治理後果的受益者,理應有發言的一席之地。以此觀之,S市政府部門的雷厲風行,是自上而下的推動,甚至形成了下必甚焉的局面,有些自以為是了,自然只能在政策實行後才聽到不滿之聲。

  基於此,環保事業的開展,首先要端正工作態度,學會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真正實現環保工作的全民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打好環保工作的全民攻堅戰;其次要健全環保工作機制,實現科學調研、統籌規劃、重點治理。不能急功近利,要特別警惕有人玩“環保花活兒”.對那些在環保上玩手段、耍滑頭的人,理當嚴肅問責,以儆效尤。最後要在具體措施操作上,體現因地制宜,方法得當,做到真正體現環保工作的效果。